黑风寨的雪还没停,粮仓外的对峙仍在僵持 —— 王嵩握着火柴的手悬在半空,既不敢点燃火药(怕烧了自己仅剩的粮),又不甘心放侍卫靠近;而趴在雪地里的侍卫们,正借着百姓持续的喊叫声掩护,悄悄调整位置,等待最佳时机。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京城方向传来,冲破风雪,停在镇国将军的骑兵阵前。
是密探!是之前派去查探王嵩外围粮草的密探回来了!
密探翻身下马,雪水顺着他的披风往下淌,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地图,不等喘匀气,就对着骑兵阵大喊:“将军!找到叛军的粮草了!藏在城外 3 个粮仓 —— 分别在东南的十里坡、西北的乱石林,还有西南的河湾村!每个粮仓都有 50 个豪强的人看守,粮袋上还印着王嵩的私印,估计够他们吃一个月!”
消息很快传到皇宫,林风正站在了望台上,看着黑风寨方向的炊烟(王嵩还在硬撑着煮稀粥),听到密探的回报,眼睛瞬间亮了 —— 王嵩躲在寨里的粮仓不过是 “应急粮”,城外这 3 个才是 “根本”,只要断了这 3 个粮仓,他不出 5 天就得缴械投降!
“陛下,” 苏晴很快赶过来,手里拿着密探绘制的粮仓地图,“十里坡和乱石林的粮仓靠近山路,河湾村的挨着河边,都易守难攻。要不咱们派骑兵突袭,一把火烧了粮仓?这样最干脆,王嵩连缓冲的时间都没有!”
“烧了太浪费,” 林风摇了摇头,手指在地图上的 3 个粮仓位置圈了圈,“这些粮食都是王嵩抢百姓的,烧了可惜。咱们不如换个法子 —— 让京城的粮商去买!用高于市价两倍的价钱,把 3 个粮仓的粮食全买下来,既断了王嵩的粮,又能把粮食还给百姓,还能让商人赚点钱,一举三得,比烧了强。”
“买下来?” 苏晴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陛下这招太高了!烧粮会让百姓觉得可惜,买粮却能让豪强愿意卖(他们本就是为了钱帮王嵩看守),还能让粮商主动配合,不用咱们动手,就能断了王嵩的粮!”
小李子也凑过来,挠着头笑:“俺就说烧粮浪费!这些粮食要是运回来,张师傅能做多少包子啊!两倍价钱买,粮商肯定愿意,他们最喜欢赚钱了!”
说干就干,林风立刻让人去请京城的十大粮商 —— 这些粮商之前大多被王嵩以 “捐粮” 为名敲诈过,对王嵩早就不满,一听说陛下要高价收粮,还能顺便断王嵩的后路,都积极得很,不到半个时辰,就有 8 个粮商带着银票赶到皇宫。
“陛下放心!” 为首的粮商刘掌柜,手里攥着算盘,笑得眼睛都眯了,“两倍价钱!别说 3 个粮仓,就是 10 个,俺们也能买下来!俺这就派伙计去十里坡,让那些豪强看看,是跟着王嵩等死,还是拿着银子过日子!”
“不过有件事得麻烦陛下,” 另一个李掌柜补充道,“那些豪强手里有刀,俺们伙计怕被欺负,能不能请侍卫跟着去,镇镇场子?”
“没问题,” 林风笑着点头,让苏晴派 20 个侍卫,分别跟着粮商的伙计去 3 个粮仓,“记住,只镇场子,别动手。只要豪强愿意卖粮,咱们就给银子;要是不愿意,就跟他们说,王嵩快完了,他们跟着也没好处,让他们自己想清楚。”
粮商们领命而去,带着伙计和侍卫,推着装满银票的小车,冒着雪往 3 个粮仓赶。最先到十里坡粮仓的是刘掌柜的伙计,看守粮仓的豪强是王嵩的远房亲戚,姓王,手里握着刀,看到粮商的伙计,还以为是来抢粮的,凶巴巴地喊:“站住!这是王将军的粮,谁敢靠近,俺砍了谁!”
刘掌柜的伙计却不慌,掏出银票晃了晃:“王头领,别激动!俺们是来买粮的,两倍价钱!你这粮仓里大概有 500 石粮,俺们给你 1000 两银子,现银!你拿着银子,想去哪就去哪,比跟着王嵩强多了 —— 你没听说吗?王将军现在躲在黑风寨,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你还跟着他干啥?”
王头领愣住了,手里的刀垂了下来 ——1000 两银子!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跟着王嵩,最多只能分点粮食,还随时可能被砍头;拿着银子,能去城里买房子、娶媳妇,过好日子!他犹豫了半天,终于咬了咬牙:“真…… 真给 1000 两?现银?”
“当然!” 伙计笑着让侍卫把装银子的箱子打开,白花花的银子晃得王头领眼睛都直了,“你点清楚,银子到手,粮仓就归俺们了,你带着你的人,赶紧走,别耽误俺们运粮。”
王头领赶紧让手下点银子,自己则偷偷收拾东西,连王嵩的私印粮袋都忘了管,拿着银子,带着人,头也不回地往城里跑 —— 他要去买房子,再也不跟着王嵩混了!
不到一天时间,3 个粮仓的粮食全被粮商买了下来 —— 乱石林的豪强更干脆,看到银子,连价都没还,直接签字画押;河湾村的豪强本来还想讨价还价,结果看到其他两个粮仓的人拿着银子走了,也赶紧答应,生怕银子被别人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