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的京城驿馆,晨雾刚散,院外就传来马车轱辘的 “咕噜” 声 —— 工部派来的工匠正往院里搬东西,织好的羊毛毯、装订好的图谱、密封的菜籽袋,堆在廊下像座小山。离与雪域国、黑羽国、海岛国的正式谈判只剩两日,林风一大早就让人召集工部、户部官员,商议外交礼物的事,外交天团的几人也围在旁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待选的物件。
“陛下,按您的吩咐,工部把最近做的新奇物件都带来了,您看看哪个适合当礼物。” 工部侍郎张大人擦着汗,指着堆在最前面的羊毛毯,“这是特区纺织连锁铺新织的羊毛毯,用的是西北的细羊毛,织了保暖花纹,冬天盖着比棉被还暖和,您看怎么样?”
林风伸手摸了摸羊毛毯,指尖触到细密柔软的羊毛,花纹是对称的云纹,边缘还绣着浅金色的 “炎” 字,既精致又实用。他刚点头,小李子就捧着个沉甸甸的木盒凑过来,打开盒盖,里面是金灿灿的金锭子,晃得人眼睛疼:“陛下,奴才觉得还是送黄金实在!黄金值钱,不管哪个国家的使者,见了黄金都高兴,比这羊毛毯强多了!”
周围的人都笑了,李通判憋笑着说:“小李子公公,您这想法太直接了!要是送黄金,人家会觉得咱们大炎没别的好东西,只会用钱财收买,反而显不出诚意。”
“就是啊,” 林风笑着合上木盒,把黄金递给小李子,“黄金太俗,而且每个国家的需求不一样 —— 雪域国常年积雪,冬天冷得很,他们最缺的是保暖的东西;黑羽国崇尚武力,缺的是改良兵器的法子;海岛国在海边,土地盐碱化,缺的是能种活的蔬菜种子。送这些实用的,比送黄金更能让他们记着咱们的好,这才是真诚意。”
小李子似懂非懂地挠挠头,把黄金盒抱在怀里:“奴才明白了,陛下是说‘送人家需要的,比送值钱的强’,就像之前给包子铺建议卖豆浆,送对了才管用!”
“小李子这比喻倒是贴切!” 林风笑着点头,指着羊毛毯对张大人说,“这羊毛毯就送给雪域国 —— 选十床最厚的,每床都绣上云纹和‘炎’字,再附一张纸条,告诉他们这是特区连锁纺织铺织的,要是觉得好,以后可以用皮毛换,咱们按成本价给他们供货。”
张大人赶紧记下:“臣遵旨!十床羊毛毯,绣云纹和‘炎’字,附贸易说明!”
接着,林风走到堆着图谱的桌子前,拿起一本封面印着兵器图案的册子 —— 这是兵部和工部一起改良的《兵器图谱》,里面画着改良后的长枪、弯刀,标注着 “枪头加铁棱,更锋利”“弯刀弧度调整,劈砍更省力”,还有骑兵铠甲的改良方案,既保留了防护性,又减轻了重量。
“这本图谱送给黑羽国。” 林风翻开图谱,指着改良长枪的图纸,“黑羽国擅长骑兵作战,他们的弯刀和铠甲都有些笨重,这图谱里的改良方案,能让他们的兵器更趁手。告诉他们,要是想批量制作,咱们可以派工匠去指导,用他们的兽皮换咱们的铁器,互利共赢。”
周文彬眼睛一亮:“陛下这主意好!黑羽国每年都办比武大会,要是他们用了改良后的兵器,肯定会觉得咱们的技术厉害,以后在贸易和边境问题上,他们也会更愿意配合。”
“没错,” 林风点头,“送图谱不仅是送技术,更是显实力 —— 让他们知道,咱们大炎不仅有丝绸、瓷器,还有改良兵器的本事,别想着在边境搞小动作。”
最后,林风走到密封的菜籽袋前,打开一袋,里面是颗粒饱满的白菜籽、萝卜籽,还有几包耐旱的玉米种。“这些送给海岛国,” 他拿起一把菜籽,对户部官员说,“海岛国土地盐碱化,普通蔬菜种不活,这些是咱们在特区试种成功的‘耐盐碱菜籽’,种下去成活率能到八成。再派两个懂种植的农民跟着去,教他们怎么施肥、浇水,等他们种出蔬菜,咱们再跟他们谈蔗糖合作 —— 用瓷器换他们的蔗糖,他们肯定愿意。”
户部官员赶紧接过菜籽袋:“臣这就去准备,选最好的菜籽,再挑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让他们跟着使者去海岛国。”
接下来的一天,驿馆里忙得热火朝天 —— 工匠们给羊毛毯缝上精致的布套,上面印着雪域国的雪山图案;兵部官员在图谱里补充了骑兵训练的小技巧,用红笔标注重点;农民们把菜籽分装成小袋,每袋都附一张种植说明书,画着从播种到收获的步骤,就算不识字也能看懂。
外交天团的几人也没闲着,周文彬和李通判对着礼物,模拟跟使者介绍的场景;王小吏和张主簿则整理礼物清单,确保每样东西都有对应的说明,不会让使者看不懂用途。只有小李子抱着黄金盒,在旁边帮忙递东西,时不时凑过去摸一摸羊毛毯,嘴里念叨着 “这毯子真软,要是冬天盖,肯定暖和”。
可驿馆里的热闹,却传到了京城保守派官员的耳朵里 —— 刘大户虽然因为之前藏炎币被罚了款,但还没被剥夺家产,他最近总跟几个不满林风新政的老臣聚在一起,打探外交谈判的消息。当听说林风准备的礼物是 “羊毛毯、图谱、菜籽”,而不是黄金、珠宝时,刘大户当场就笑出了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