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25章 划江而治,暂息干戈

襄阳,晋王行辕的议事厅内,炭火正旺,却驱不散弥漫在几位核心决策者眉宇间的凝重。来自前线的详细军报与江东的动向分析,摊开在巨大的舆图之上,长江沿线,特别是赤壁周瑜大营的标记,以及荆南已被孙策占据的广大区域,显得格外刺眼。

袁绍身着亲王常服,负手立于图前,目光深邃,久久凝视着那条横亘南北的浩荡江水,以及江南那片本欲收入囊中、如今却落入孙策之手的土地。身后,贾诩、程昱、诸葛亮、司马懿、田丰、沮授、许攸等谋士肃立,气氛严肃。

周瑜拒命,赤壁陈兵,荆南大部易主......袁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千钧之力,孙伯符,这是要借势坐大,与孤隔江对峙了。

程昱面色冷硬,率先出列:大王,孙策、周瑜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其趁我平定荆北之际,席卷荆南,更据江夏而抗王命。若放任不管,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臣仍主张,当集结重兵,不惜代价,强渡大江,趁其荆南立足未稳,一举荡平!

贾诩微微摇头,声音平稳低沉:仲德之言,勇则勇矣,然欠考量。我军陆战虽强,然水师初立,将卒不习风浪,战舰、水手皆远逊江东。周瑜选赤壁立寨,已占尽地利。强行渡江,犹如以卵击石,纵有百万大军,难施于波涛之上。一旦受挫,损兵折将事小,动摇新附之荆北民心,令西凉、蜀中窥得我可乘之机,则大势去矣。

诸葛亮轻摇羽扇,接口道:文和先生所言极是。亮观江东,孙策虽锐,然其内部,非铁板一块。张昭等文臣主张保境安民,与主战之武将素有分歧。且江东六郡,山越未平,后方亦有隐忧。我若大军压境,反会使其内部团结,一致对外。不若暂缓兵锋,承认现状,使其放松警惕。我可借此良机,西图雍凉,整合内部,操练水师。待我西方平定,水军练成,江东内部矛盾或已显现,届时再挥师南下,事半而功倍。

司马懿、田丰、沮授等人亦纷纷附议,认为当前不宜与江东在水上决战,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疆域,西征凉州。

袁绍默默听着,目光在地图上的与遥远的之间来回移动。他深知麾下谋士所言皆是实情。一股难以明言的疲惫感也悄然袭来,连续征战,将士需要休整,新得的庞大疆域需要消化。

良久,他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决断:诸公之意,孤已明了。周郎借长江逞威,孤便暂容他些时日。这江南之地,便先寄存在孙伯符处。待孤收拾了西凉,练成了水师,再连本带利,一并取回!

他走到案前,沉声道:拟表:以天子名义,晋王荐议,加封吴侯孙策为车骑将军,假节,总督江东六郡及荆州长沙、江夏、江陵等已定诸军事!承认其对现有占据之地的管辖权。另,敕令其需安境保民,不得再兴兵衅。

这道诏命,等同于正式承认了南北划江而治的现状。

诏书既下,袁绍深知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内部整合与战略调整。他连续下达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与军事部署:

西线先锋:任命曹仁为征西先锋都督,曹休为副将,张绣、董昭、辛毗随军参赞军事,即日起整顿本部兵马,汇合司隶钟繇、夏侯惇所部,进驻潼关,加强对西凉方向的威慑与侦查,待命出击!

青州安排:夏侯渊与夏侯尚返回青州,夏侯渊继续担任青州都督,镇守东方。

豫州安排:任命徐庶为豫州牧,总领州政;魏延为豫州都督,负责训练豫州军;任命蒯良为豫州刺史,负责整顿吏治。另调派李通、马岱、王双三将协助魏延整训军马。

荆州安排:任命关羽为荆州牧,主持荆州(江北部分)军政,侧重防御江东;张飞为荆州都督,负责训练荆州军,关平、周仓为副将;蒯越为荆州刺史,整顿吏治;马良、简雍、孙乾为州牧府参军,赞画军机。同时,任命文聘为荆州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副将,全力负责水军编练事宜。

中枢回迁:决定亲自率领贾诩、程昱、诸葛亮、司马懿、田丰、沮授、许攸等核心谋士,以及文丑(北军)、颜良(北军)、张合(大戟士)、高览(兖州军)、许褚(武卫军)、赵云(白马义从)、甘宁、黄忠等精锐部队及将领,返回许都,统筹全局。

北疆侧翼:命令张辽为朔方都督,高顺为副都督,率领所部南军并陈泰、张嶷、马忠、邓贤四将,前往朔方,配合田豫治理地方,并在朔方练兵,作为未来凉州战场的战略侧翼。

东线防御:传令征南将军荀攸,继续总督东线(合肥方向)防务,严密防御孙策,确保侧翼安全。

这一系列安排,层次分明,既明确了西征的主要方向,又稳固了南方防线,同时加强了对新附区域的治理和整合,尤其是对关羽、张飞、徐庶等新附人员的重用与合理安置,彰显了袁绍的魄力与驾驭能力。

当袁绍的使者带着新的诏书和一系列人事变动的消息(部分公开)抵达秣陵时,江东文武的反应复杂。

孙策接受了车骑将军的封号,但对袁绍迅速进行人事调整、尤其是西进的动向保持了高度警惕。周瑜再次指出这是袁绍的缓兵之计,意在争取时间西征和整合内部。孙策虽然表面遵从诏命,息兵罢战,但暗中下令周瑜加速整合荆南,训练水陆军马,丝毫不敢放松。

长江两岸,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冷和平状态。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停止,但小规模的侦察、试探与情报搜集从未间断。北岸,文聘、蔡瑁、张允在关羽的支持下,日夜督练水军;南岸,周瑜的赤壁大营更是戒备森严,操练不息。双方都在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拼命积蓄力量。

袁绍率领庞大的文武百官及精锐扈从,浩浩荡荡返回许都。天子率百官出城相迎,仪式极其隆重。重返权力中枢,标志着袁绍的战略重心正式从南方暂时转移,一个新的阶段开启。

在许都晋王府邸,袁绍立刻召集核心班底,进一步细化西征方略。

文和、仲德、孔明、仲达,西凉韩遂、马超,彪悍难制,且地处偏远,征讨不易。诸公有何妙策?袁绍开门见山。

贾诩道:韩马联盟,外亲内疏,利则相争,害则相救。可遣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往说韩遂,许以高官厚禄,离间其与马超关系。同时,可令钟繇在关中广布流言,使马超疑韩遂。

诸葛亮补充:凉州羌胡混杂,若能结好部分羌族豪帅,使其不为韩马所用,甚至为我内应,则可事半功倍。亮愿草拟结交羌胡之策。

程昱则强调粮草与进军路线:大军西征,粮道为重。当命司隶、并州全力保障粮草,先行囤积于潼关、长安。进军路线,可分兵数路,虚实结合,使韩马难以判断我主攻方向。

司马懿提出情报与侧翼配合:需加派细作,深入凉州,绘制详图,探听虚实。同时,朔方张辽部之行动至关重要,其侧翼牵制,可分散西凉兵力。

袁绍一一采纳,下令即刻准备。

在新的格局下,各方人员迅速到位:

许都中枢:谋士团日夜策划,兵员、粮草、军械的调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潼关前线:曹仁、曹休、张绣等人到位后,立刻加固关防,派斥候深入凉州侦查,气氛日渐紧张。

荆州治下:关羽坐镇襄阳,与张飞、文聘等人一道,整军经武,巡视江防,与南岸周瑜隔江相望,虽无大战,但无形的压力弥漫在江面。

豫州境内:徐庶、蒯良着力安抚流民,恢复生产,魏延则与李通、马岱、王双严格操练兵马,豫州军容日渐整肃。

朔方边塞:张辽、高顺率部抵达,与田豫汇合,开始整备边军,演练骑射,兵锋隐隐指向凉州北部。

青州防务:夏侯渊与夏侯尚返回后,加强海防与陆防,防备可能来自辽东或江东的袭扰。

许都宫城的高台之上,袁绍在贾诩、诸葛亮等人的陪同下,远眺西方。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金黄,仿佛预示着那片土地即将迎来的烽火。

孙策、周瑜暂得喘息,然其终非池中之物。西凉豺狼,亦需尽快剿除。袁绍语气沉静,此局,关键在于时间。看是孙周整合荆南、练成水师快,还是孤平定西凉、稳固后方快!

诸葛亮道:大王布局已定,东西南北,皆有能臣良将镇守。只要按计而行,步步为营,待西凉平定之日,便是我军挟雷霆万钧之势,南下一统之时。

贾诩颔首:然此期间,荆州关羽、豫州徐庶、东线荀攸,皆需谨慎,不可予江东可乘之机。

袁绍目光坚定,最后看了一眼南方,毅然转身:传令曹仁,加紧准备!待粮草齐备,时机成熟,即刻兵发西凉!孤,要在明年此时,在凉州牧马!

历史的车轮,在长江边略作停顿后,伴随着晋王返回许都的銮驾,发出了更加沉重的轰鸣,坚定不移地向着广袤而烽烟将起的西方,滚滚而去。一个南北对峙、东西并举的大争之世,进入了全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