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24章 周郎拒命,赤壁陈兵

长江的湿暖水汽氤氲在江东秣陵城的将军府邸,却驱不散此刻堂上弥漫的肃杀寒意。

吴侯孙策高踞主位,一身戎装未解,征尘犹在,那张英武勃发的面孔此刻因怒极而微微扭曲。他面前的书案上,散落着接二连三自北方而来的诏书,皆是晋王袁绍以天子名义发出,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责令其交还所占荆州城池,特别是江夏郡。

“袁本初!欺我太甚!”孙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杯盏乱跳,声音如同受伤的猛虎低咆,“江夏是我江东儿郎血战得来!长沙、江陵亦是公瑾亲冒矢石所下!荆南三郡指日可定!他坐享其成,凭几纸空文就想让我等拱手相让?天下岂有这般道理!”

他抓起最近一封近乎最后通牒的诏书,狠狠掷于地上,环视麾下众臣,目光如电:“我意已决,绝不奉诏!荆襄之地,入我手者,断无再吐出去的道理!公瑾,”他看向身旁那位羽扇纶巾、姿容俊雅的都督,“你即刻整军,我要让袁本初知道,这长江,他说了不算!”

众将群情激愤,以程普、黄盖、韩当等老将为甚,纷纷攘臂高呼:“主公所言极是!誓死不交寸土!”“北军若敢南下,定叫他们葬身鱼腹!”

然而,在一片激昂声中,长史张昭面色凝重,出列躬身道:“主公,息怒。袁绍势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更兼得中原及荆北,锋芒正盛。若公然连番抗命,恐彻底激怒于他,招致倾国之兵来伐。不若暂避其锋,交出部分城池,以换取时间,巩固我江东基业……”

“子布此言差矣!”张昭话音未落,便被周瑜清越的声音打断。周瑜缓缓起身,他面容平静,唯有一双凤目中闪烁着洞彻世事的睿智与不容置疑的坚定。“袁绍此令,绝非仅为几座城池。此乃绞索,步步紧逼!今日我退江夏,明日他便敢索要长沙、江陵!步步退让,只会令其认为我江东软弱可欺,待其彻底整合北方,水师练成,则我江东门户大开,唯有坐以待毙!”

他走到堂中,向孙策及众文武朗声道:“袁绍陆军虽强,然水战非其所长,且其新得荆北,人心未附,需时消化。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更兼完全掌控江夏,据有长江之利,水师精锐,岂能因一纸文书而弃血战之功?此时抗命,看似冒险,实则是以攻代守,为我江东争一线生机!若能在荆南彻底平定,依托江夏、长沙、江陵构建坚固防线,甚至将来寻机挫其锋芒,则南北对峙之势可成,袁绍纵有百万大军,亦难越雷池一步!”

周瑜的话语,如一阵清风吹散了部分人心头的迷雾与恐惧,更点燃了主战派胸中的烈火。孙策猛地站起,斩钉截铁:“公瑾之言,正合我意!抗命!不仅要抗命,还要让他袁本初知道,我江东儿郎的刀锋,依旧锋利!”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周瑜:“公瑾,荆南战事、江夏及整个长江防线,我便全权托付于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周瑜深深一揖,语气铿锵:“瑜,必不负主公重托!必使我江东旌旗,稳固于大江之南!”

决议既下,整个江东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周瑜持孙策节钺,以中护军身份,总领荆州已占之地及沿江诸军事。他并未立刻返回前线,而是首先坐镇秣陵,进行全局调度。

一道道命令如同蛛网般从都督府发出:

“令:程普老将军为副都督,总督水陆粮草器械转运,确保荆南战事及江夏防线无虞!”

“令:黄盖、韩当、周泰、蒋钦诸将,即刻率领本部水军,向江夏及长沙沿线集结,控制水道,严密监视江北动向!”

“令:吕蒙、凌统、董袭等部,加紧肃清荆南残敌,巩固长沙、江陵防务,并操练新附士卒!”

“令:陆逊……”周瑜的目光落在那个尚且年轻的儒雅将领身上,“伯言,你率一支偏师,驻守柴桑,总督鄱阳湖一线防务,招募山越精壮,训练水陆奇兵,以为全军策应,同时监视豫章方向。”

陆逊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沉稳领命:“逊,遵令!”

周瑜的调兵遣将,井井有条,既倚重程普、黄盖等宿将的威望与经验,又大胆起用吕蒙、陆逊等新生力量,显示出其卓越的统御之才与长远布局。他不仅要守住江夏,更要稳固新得的荆南地盘,构建一条完整的南部防线。

数日后,周瑜轻舟快马,重返前线。他没有先去江夏城,而是直抵长江南岸的赤壁山。站在陡峭的江岸之上,但见长江浩荡,横无际涯,对岸的乌林地带郁郁葱葱,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好地方!”周瑜眼中精光一闪,羽扇指向脚下及对岸,“此地乃控扼长江之咽喉!江面于此收束,水流复杂,暗礁潜涌,北军不习水性,大型船队于此极易混乱。”

他详细部署核心防务:

“水军大寨,就设在此处赤壁与对岸乌林之间的江湾!依山傍水,设立重重栅栏、暗桩,多备火船、拍竿、弓弩。我要让此地,成为北军舟师的坟场!”

“赤壁山险要,立坚寨,广设箭楼、投石机,与江夏城成犄角之势。周泰、蒋钦,你二人率精锐驻守赤壁,无我将令,纵敌军至眼前,亦不可擅自出击,务必守住此咽喉!”

“江夏城由韩当将军加固城防,作为第二道支撑。”

“游弋哨船扩大范围,西至江陵,东至蕲春,江面之上,任何北军船只踪影,立刻来报!”

“荆南吕蒙所部,加快平定速度,稳固后方,抽调资源支援前线。”

周瑜意图明确,以赤壁为核心,江夏、长沙为两翼,构建一条强大的水陆防御体系,将长江天险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他深知,与袁绍的决战,关键在于水军,而赤壁,就是他选定的决战之地。

就在周瑜于赤壁大兴土木、构筑工事之际,袁绍派遣的第三波催促交割城池的使者,带着明显的不耐与问责之意,抵达了周瑜在赤壁的新设大营。

此次使者规格更高,乃是晋王府邸一名属官,姓王,态度更为倨傲,见面便质问:“周都督!晋王三令五申,尔竟置若罔闻!不仅拒不交割江夏、长沙等城,反而在此陈兵布防,意欲何为?莫非真要叛逆不成?”

营中江东诸将闻言,无不怒形于色,手按剑柄,帐内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周瑜端坐主位,神色不变,轻轻摇动羽扇,淡然道:“王先生言重了。瑜非抗命,实乃荆南未靖,武陵、零陵、桂阳等地尚有刘备余孽负隅顽抗,江夏、长沙等地亦需大军镇守,以防不测。此时若交割城池,万一乱起,殃及百姓,恐辜负天子与晋王托付之重。待瑜彻底平定荆南,肃清寰宇,稳定地方之后,再行交割,方为万全之策。”

王使者冷笑:“巧言令色!周都督,你这套说辞,前番李使者早已领教!晋王耐心有限,你莫要自误!”

周瑜脸色微微一沉,语气转冷:“瑜乃外臣,受吴侯之命,镇守疆土,保境安民。如何用兵,何时交割,自有考量。使者还是请回吧,将瑜之言,如实禀告晋王即可。”他不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直接挥手:“送客!”

甲士上前,那王使者气得面色铁青,指着周瑜:“好!周瑜!你等着!晋王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说罢,愤然离去。

周瑜看着使者背影消失在帐外,目光锐利如刀。他知道,所有的外交辞令与缓兵之计都已用尽,与北方的正面冲突,已如箭在弦上。

周瑜第三次强硬拒命,并在赤壁大规模构筑军事要塞的消息,连同江东军加速经略荆南的情报,迅速传回了襄阳晋王行辕。

行辕之内,气氛凝重。袁绍看着程昱呈上的详细军报,面色沉静,但眸光深处已有寒芒凝聚。他将绢帛传给下列的贾诩、诸葛亮等人阅览。

“周瑜小儿,是铁了心要划江而治了。”袁绍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力,“不仅寸土不让,反而借扫荡荆南之名,行扩张之实。如今更在赤壁扎下根来,这是摆明了车马,要与我在这长江之上一决雌雄。”

贾诩捻着胡须,缓声道:“周郎俊杰,有此决断,不出所料。其选择赤壁,眼光毒辣。此地利,尽归南军。其水军本就精锐,如今又据地利,士气正旺,此战……若仓促进行,胜负难料。”

程昱则语气森然:“狂妄至极!三番五次抗命,形同造反!大王,当立即集结重兵,水陆并进,强攻江夏,拔除赤壁,擒杀周瑜!唯有如此,方能震慑宵小,彰显天威!”

袁绍目光扫向帐下将领与新附之臣:“云长、翼德、兴霸,你等以为如何?”

关羽抚髯沉吟:“长江之险,非比陆地。周瑜既敢如此,必有依仗。其水军之能,不可小觑。”

张飞环眼圆睁:“大哥!打就是了!俺老张就不信,他那几条破船,能挡得住咱们千军万马!”

甘宁则跃跃欲试,朗声道:“大王!周瑜水寨虽固,然我北军亦非无一战之力!荆州水军旧部,颇善水战,只需加以整合,严加操练,配上北军之勇,未必不能破敌!那赤壁水域,宁愿为前锋!”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道:“大王,周瑜此举,意在逼我于其有利之战场决战。我军新合,水师初立,将卒尚未完全适应风浪,且荆北新附,人心浮动。若此时倾力南征,胜则固然可定江南,然若受挫于大江,则新附之地恐生变乱,西凉韩遂、马超亦必窥伺在侧,大势危矣。”

袁绍静静听着麾下谋臣将领的议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上的地图,目光停留在“赤壁”二字之上,又缓缓移向西方的“凉州”。片刻后,他看向司马懿:“仲达,你以为呢?”

司马懿躬身道:“大王,诸葛亮先生与贾诩军师所言,乃老成持重之见。周瑜拒命,正在意料之中。我军当下之急务,在于彻底消化荆北、豫州,稳固根基,同时筹备对西凉之战。此乃心腹之患,亦是我军陆战之长所在。若此时与江东在水上争锋,实乃以短击长,即便胜,亦损失惨重,延误西进时机;若败,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反之,暂缓对江东用兵,表面示弱,实则争取时间。一则可借周瑜连番抗命之举,坐实其‘割地自立’之罪,广布天下,占据道义高地;二则可命甘宁、文聘等将领全力整合水军,督造战船,练卒于汉水;三则可加紧对西凉韩遂、马超的安抚或离间,确保西线无虞。待我水师初成,内部稳固,西凉平定,再挟雷霆之势南下图之,则江东可一鼓而定。”

司马懿的分析,着眼于全局和长远,与贾诩、诸葛亮的思路不谋而合,也深深打动了袁绍。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微微颔首。他最终站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定下了未来的战略基调:

“诸公之言,甚善。周瑜欲激我于赤壁决战,孤岂能中他下怀?”

他环视众人,下令道:

“传令:”

“一、将周瑜屡抗王命、割据荆南之行,昭告天下,斥其无君无父之罪,檄文遍传各州郡!”

“二、沿江各部,加强戒备,多设烽燧哨探,严防江东军北上袭扰。然无孤王令,不得擅自发起渡江攻击!”

“三、擢升甘宁为横江中郎将,与文聘等人总督水军事务,全力整训水军,督造战船,演武于汉水。孤予尔等时日,必要练出一支可纵横江上之师!”

“四、加派使者前往西凉,厚赏韩遂、马超,探其虚实,行分化之策,为西征做准备!”

“五、江东方向,暂取守势。然,若孙策、周瑜敢主动北犯,则集重兵,给予迎头痛击!”

袁绍的决策,迅速转化为整个江北的军事态势。虽然具体的荆州防线安排不在本章赘述,但一种战略层面的对峙已经形成。

而在汉水及其他支流的水寨中,新组建的北军水师在甘宁、文聘的带领下,开始了日夜不息的紧张操练。甘宁以其悍勇与经验,很快赢得部分荆州水军的敬畏,巨大的楼船、灵活的走舸在江面上破浪而行,号令之声日渐整齐。虽然比起对岸百战之师的江东水军仍显稚嫩,但那日益高涨的士气与逐渐磨合的战术,已显露出成长的潜力与未来的威胁。

长江,这条浩瀚的天堑,此刻仿佛化作一条无形的巨蟒,分隔开两个日益庞大的势力。南岸,赤壁周瑜大营,旌旗蔽日,战船如云,军容鼎盛;北岸,虽无大规模渡江准备,但那种森严的戒备与水面下涌动的力量,同样令人心悸。

周瑜立于赤壁山巅,遥望江北,俊雅的脸上并无丝毫放松。袁绍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也让他感到了更深的压力。他知道,这暂时的平静,意味着北方正在积蓄力量,未来的较量,将更加艰难。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彻底平定荆南,巩固防线,并将脚下的赤壁,打造成真正的铜墙铁壁。

而在北岸,袁绍在巡视野王水军操演后,对随行的贾诩、诸葛亮等人道:“周郎虽借地利暂得一局,然孤有天下之腹心,有时日之利。待西凉平定,水师练成,再看这万里长江,究竟谁主沉浮!”

江风猎猎,吹动众人的衣袍,也吹动着天下大势。南北隔江对峙的局面,就此以赤壁为焦点,稳固下来。一场决定中国南北命运的大战阴影,已然投注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江面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