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12章 三路伐荆,棋局铺开

时值建安八年深秋,肃杀的秋风卷过豫州大地,吹拂着汝南城头那面略显残破的“刘”字大旗。城下,连绵无际的营寨如钢铁丛林,将汝南围得水泄不通,那是袁绍的中军主力,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在秋日黯淡的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然而,这份表面的肃静之下,是持续月余的攻防战所带来的凝重与疲惫。

汝南城,这座原本富庶的豫州州治,如今已成为中原战局最后的,也是最坚硬的一个节点。城内,刘备收拢了自颍川、谯郡败退下来的残部,汇合了自东线星夜驰援而来的关羽及其部众,总兵力约四万余人。虽连遭败绩,但核心犹在。关羽的沉稳,张飞的悍勇,以及最关键的是——军师徐庶的存在,如同给这支困守孤城的军队注入了不屈的灵魂。

徐元直,这位出身寒门却智计百出的谋士,以其对兵势地形的敏锐洞察和对人心的精准拿捏,将汝南变成了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他完善城防,组织巷战预备,更屡出奇谋,或遣死士夜袭袁绍粮道,焚毁数车辎重;或设疑兵佯动,诱使袁绍一部偏师入彀,虽未造成重大杀伤,却极大地迟滞了北军的进攻节奏,挫动着他们的锐气。刘备军如同陷入绝境的猛兽,凭借城池的利齿和徐庶的智慧,进行着最顽强的抵抗。

袁绍中军大帐内,气氛并不如外界想象那般轻松。巨大的豫州舆图悬挂中央,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袁绍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负手立于图前,眉头微蹙。他虽已平定中原大部,但刘备这颗钉子一日不拔除,便如鲠在喉,不仅拖延了他南下的脚步,更隐隐助长了天下观望者的气焰。尤其是最近来自襄阳的细作情报显示,荆州牧刘表病体沉疴,其子嗣与部属间暗流涌动,若不尽快解决豫州问题,荆州恐生大变,届时局面将更为复杂。

“主公,”谋士逢纪出列,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刘备已是强弩之末,困守孤城,只需再增兵猛攻,不计代价,旬日之内,必可克城!”他代表了军中一部分渴望速胜的将领的意见。

另一侧的沮授立刻反驳:“元图之言差矣。汝南城高池深,刘备军虽败,士气未堕,更有徐庶为之谋划。强攻之下,我军纵能获胜,亦必伤亡惨重,徒耗元气。岂不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届时,我军疲惫之师,如何应对荆州未定之局?又如何震慑江东虎视之孙策?”

田丰也颔首附和:“公与所言极是。我军当以大势压之,而非一味逞强。刘备如今外无援军,内乏粮秣(此为田丰判断,实则徐庶已竭力囤粮),久守必失。我等应深沟高垒,断其外援,耗其粮草,待其自乱,方可一击奏功。”

袁绍默然不语。沮授、田丰的战略稳妥,符合他一直以来“以本伤人”的理念,但逢纪所说的“荆州恐生大变”也并非虚言。时间,似乎站在他这边,又似乎站在刘备那拼死争取的每一刻里。他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文武——贾诩垂眸似睡,程昱眼神锐利,许攸捻须沉思,张合、高览等将则跃跃欲试。这庞大的力量,竟被一座汝南城暂时挡住,这让他心中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他知道,必须有一个更高层面的战略,来打破眼前的僵局,将中原的战火,彻底引向那片广袤的南方。

持续的争论在几日后的一次核心军议上达到了临界点。这一次,袁绍没有让众人自由发言,而是直接点名了那位平日里最为沉默,却往往能一语定乾坤的谋士。

“文和,”袁绍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各方之论,汝已尽闻。眼下之势,破局之道,在汝心中,可有一图?”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贾诩身上。这位被誉为“毒士”的谋臣缓缓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外界纷扰皆与他无关。他走到舆图前,枯瘦的手指先重点了点汝南,然后缓缓向南,越过地图上标示的淮水、汉水,最终重重地落在荆州的核心——襄阳之上。

“主公,”贾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汝南,癣疥之疾;荆州,方为心腹之患。刘备之所以能负隅顽抗,徐庶之智固是一端,然其内心深处所恃者,乃是荆州刘景升可能之援手,乃是南逃荆州之退路。若断其念想,毁其依托,则汝南孤城,不攻自乱,刘备,亦成瓮中之鳖。”

他顿了顿,继续道:“今刘表病重,荆州人心惶惶,蔡瑁、蒯越等辈,守成之犬耳,并无开拓之志。此正天赐良机,使我等可毕其功于一役。故,诩之策,不在急攻一城,而在……布局全盘。”

他手指在舆图上划出三条清晰的进军路线,一条自汝南向南,径指襄阳;一条自东南方向的谯郡、寿春,西向江夏;还有一条,则自北面的宛城,直下樊城。

“三路伐荆,棋局铺开。”贾诩吐出这八个字,帐内顿时一片寂静,唯有地图被手指划过的轻微声响。

袁绍眼中精光爆射,身体微微前倾:“详细道来!”

“诺。”贾诩躬身,随即详细阐述了他的战略构想:

“中路,乃主公亲率之王者之师。目标非即刻南下,而是以雷霆之势,彻底解决汝南之敌。待豫州全境平定,大军再携大胜之威,自鲁阳、叶县南下,直逼襄阳。此路,乃正兵,挟泰山压顶之势,震慑荆襄。”

“东路,可由征南将军荀公达统率。其所部已克谯郡,兵锋正盛。可令其不必西来会师,而是就地整合兵马,清扫豫州东南残余,巩固寿春等地。随后,以寿春为基,摆出西向江夏之进攻姿态。江夏乃荆州东大门,一旦有失,荆州东部洞开,且可威胁南郡侧翼。此路,为奇兵,牵制荆州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全力北援。”

“北路,此路尤为关键。”贾诩的手指重点敲了敲宛城的位置,“宛城曹子孝,性情沉稳,深通兵法,更有张绣之西凉骁骑为辅,谋士董昭善于攻心。可敕令曹仁,不必等待中路消息,即刻整军备武,自南阳盆地南下,强攻襄阳北面门户——樊城!樊城与襄阳隔汉水相望,乃襄阳之锁钥。樊城告急,刘表若在,必惊惶失措;刘表若亡,则继任者更无力应对。此路,乃杀手锏,直刺荆州心脏,迫使荆州内部迅速做出抉择。”

他最后总结道:“三路大军,并非同时发动,但需同时布局。中路定豫州,东路示形施压,北路则率先猛攻。如此,荆州将面临三面受敌之绝境,内部主战主和之争必趋白热化。刘备退路已绝,外援无望,军心必溃。届时,我军可不战而下汝南,亦可迫降荆州。纵有负隅顽抗者,在我三路大军合围之下,亦如螳臂当车。”

此策一出,满帐皆惊。这不仅是一个军事计划,更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心理攻势。它将战火从豫北一隅,瞬间蔓延至整个荆州北境,将压力直接施加于荆州统治核心。

程昱抚掌赞叹:“文和此策,高屋建瓴!将战场从一城一地,提升至天下格局。三路并进,荆州顾此失彼,其亡可待!”

许攸也捻须笑道:“妙极!尤其北路一出,刘景升怕是真要一命呜呼了。只是……东路公达处,虽为佯动牵制,但荆州若探知江东与我同盟,恐难深信我东路威胁。”

袁绍大手一挥,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子远所虑,正是此计精妙之处。正因孙伯符已受封吴侯,明面上与朝廷一体,我等更可借此大做文章!”他看向贾诩,“文和,东路之‘势’,或许不在刀兵,而在人心?”

贾诩微微颔首,接口道:“主公明鉴。可令荀征南广布密探,于荆州境内,尤其是江夏一带,散布流言。便说吴侯孙策,感念朝廷恩义,已应丞相之邀,欲与荀征南东西对进,共击江夏,擒杀黄祖,以报旧仇,并全其吴侯之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纵使刘表、黄祖半信半疑,也必不敢掉以轻心,江夏之兵,便不敢轻动北援。此乃借势而为,不费我一兵一卒,而收奇兵之效。”

袁绍闻言,放声大笑:“善!大善!便依此计!文和之策,深合吾心!此非仅为一战之谋,实乃定鼎南方之宏图!”他随即下达一连串命令:

“传令荀攸:加其都督徐、豫东南诸军事,整合所部,广布斥候,多派细作!其要务,非即刻攻城略地,而是将‘孙策欲联我军共击江夏’之消息,如瘟疫般散于荆州!务使江夏人心惶惶,黄祖疑神疑鬼,不敢他顾!所需钱帛,由朝廷及徐州府库支应!”

“敕令曹仁:擢升其为平南将军,即可整备宛城、穰城兵马,以张绣为先锋,董昭参赞军机,克日南下,兵围樊城!告之子孝,此路关系全局,许胜不许败!”

“致书吴侯孙策:为安其心,亦为助长流言,可再以朝廷名义,赏赐其平定山越、安定地方之功,并询问其是否需要朝廷敕令,助其‘协防’江夏,使其有口难辩,徒增荆州疑虑!”

最后,他看向汝南城方向,声音变得冰冷而坚定:“至于此地……诸君且看,待三路棋局铺开,这汝南孤城,还能坚守几时?刘备,徐庶,你们的挣扎,到头了!”

战略既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信使携带着盖有袁绍大将军印的军令,骑着快马,分别奔向东南的荀攸大营和北面的宛城。中军大营也开始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主力仍围困汝南,但各种南下所需的物资、舟船已经开始在后方集结预备。

军令传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徐州,下邳城外,荀攸军大营。

征南将军荀攸接过使者递来的军令,仔细阅毕,清癯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与赞赏。他对于贾诩能提出如此宏大且精巧的战略并不意外,那位同僚的眼光,向来毒辣而深远。

他立刻升帐,召集麾下将领谋士——徐晃、于禁、李典、曹休、夏侯尚,以及陈宫、杨修、邓艾等人。

“诸位,”荀攸将袁绍的军令传示众人,“丞相宏图,三路伐荆。我东路之责,在于造势,以谋代兵,锁住江夏之军。”

帐中诸将闻言,初时有些疑惑,待荀攸解释了借孙策之势行离间威慑之实的核心意图后,纷纷露出敬佩之色。

徐晃抱拳道:“将军,既然如此,末将请令,多派精干斥候,渗透至江夏边境,捕捉敌情,亦可助长我军压境之态势。”

于禁沉吟道:“此举甚妙。我可令各部多张旗帜,日则炊烟倍增,夜则鼓噪呐喊,做出大军云集,即将西进之假象。同时,严守营垒,避免与荆州军实质性接战,以免弄巧成拙。”

年轻的邓艾目光闪动,补充道:“将、将军……除了细作散布流言,或、或可仿造部分江东军械、衣甲,于、于边境地带‘偶然’遗弃,令荆州斥候拾得……如、如此,流言便有物证,由不得黄祖不信。”

荀攸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士载心思缜密,此计甚佳,可一并行之。”他看向杨修,“德祖,你文笔敏捷,可草拟数份内容含糊,但极易引人遐想的‘密信’,伪作是与我军或与孙策往来之文书,设法‘泄露’给荆州细作。信中不必坐实,只需提及‘东西对进之约’、‘瓜分江夏之议’等语即可。”

“遵命!”杨修躬身领命,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这种虚实之间的文字游戏,正是他所擅长。

荀攸最后看向陈宫:“公台,此番谋势,所需金银、物资甚巨,与徐州陈元龙处之协调,以及密探之遴选派遣,烦请公台多多费心。”

陈宫微微颔首:“此计若成,胜似十万雄兵。宫必尽力为之。”他顿了顿,“只是,江东孙策处,若闻此流言,恐生不快……”

荀攸淡然道:“孙伯符非庸主,即便知晓,亦能明此乃阳谋。他得朝廷吴侯册封,名义上已归附。我军借其名号用兵,他若公然否认,是自绝于朝廷;若默许,则能助长其威,使荆州更惧。利害之间,他自会权衡。况且,丞相已去信‘安抚’,将其置于炉火之上,他暂时只能忍耐。”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等当前要务,便是将这‘无形之兵’,演得比真刀真枪更为凌厉!”

宛城,曹仁府邸。

平南将军曹仁接到敕令时,正在校场督促士卒操练。他仔细阅读着绢帛上的每一个字,特别是“克日南下”、“兵围樊城”、“关系全局”等语,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也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他立刻请来张绣与董昭。

张绣听闻即将作为先锋南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旋即被决然取代。他投靠袁绍以来,虽得厚待,却始终未有显赫战功以安身立命,此战,正是他证明价值的机会。“末将领命!必为将军拿下樊城外围诸寨!”

董昭则捻着胡须,微笑道:“将军,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樊城守将文聘,乃荆州少有之良将,硬攻恐伤亡不小。昭愿先行一步,或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文仲业来降。即便不成,亦可散播流言,动摇其军心。如今东线流言已起,我可借此大做文章,便说襄阳已与孙策暗通款曲,欲卖江夏以求和,文聘在此死守,不过是为人作嫁,徒耗性命。”

曹仁沉稳地点点头:“公仁之言甚善。如此,便有劳公仁先行。张将军整顿骑兵,为公仁后援,扫清沿途障碍。我自率大军随后便至。记住,此战关键在于‘快’与‘势’,要在荆州反应过来之前,将兵锋直抵汉水北岸,将战火,烧到刘表的卧榻之旁!”

宛城的军队迅速动员起来。张绣的西凉铁骑首先呼啸出城,卷起漫天烟尘。董昭乘坐轻车,在少量护卫下,带着大量的金银绢帛和封官许诺的诏书,紧随其后。曹仁则坐镇中军,调度着庞大的步卒军团和攻城器械,浩浩荡荡,如同黑色的洪流,涌出宛城,向着南方的樊城倾泻而去。

汝南城头。

刘备与徐庶并肩而立,望着城外虽然暂时平静,却更显森严的袁军营垒。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心头。

“元直,”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袁本初围而不攻,已近旬日,仅是不断加固营垒,派出游骑遮断四方。此非其风格,恐有更大图谋。”

徐庶眉头紧锁,目光仿佛要穿透这秋日的薄雾,看清北方的动向。“主公所言极是。袁绍麾下谋士如云,绝不会坐视我军在此拖延。彼辈不动则已,一动……必是雷霆万钧,直指我方要害。”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我最担忧者,非是眼前之敌,而是……荆州。刘景升病重,嗣子未定,蔡、蒯之辈,向来畏袁绍如虎。若袁绍遣一军自宛城南下,直扑襄阳,荆州……恐生大变。”

刘备闻言,脸色骤然变得苍白。他紧紧抓住城墙的垛口,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汝南之所以能坚守,除了将士用命和徐庶之谋,内心深处,何尝没有对荆州援军的一丝期盼?若荆州自身难保,甚至……不战而降呢?

“报——!”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奔上城楼,“禀主公、军师!北方……北方宛城曹仁所部,大军尽出,旗号向南,疑是……疑是奔樊城而去!”

又一个斥候几乎是前后脚赶到,脸色惊惶:“报!江夏……江夏传来消息,市井间流言四起,皆言吴侯孙策已与袁绍联手,欲东西夹击,共分江夏!黄祖将军已下令紧闭城门,严加戒备,恐……恐无力北顾!”

第三道消息接踵而至,如同最后一根稻草:“报!东南方向,袁将荀攸所部,活动频繁,细作大量渗透,营中日夜喧闹,似有大规模西进之意!”

三道消息,一道比一道惊心,如同三把冰冷的铁锤,接连砸在刘备和徐庶心头。

徐庶闭上双眼,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再睁开时,眼中已满是血丝与一种近乎绝望的了然。“三路伐荆……虚实相间,借刀杀人……袁本初麾下,真有高人!此局……几乎无解!他这是要将我军,连同荆州最后的希望,一并扼杀!”

刘备身形剧震,一股冰寒彻骨的绝望瞬间攫取了他的心脏。他望着南方,那是他寄予厚望的基业所在,如今却仿佛看到三张巨网正从北、东、南三个方向缓缓收拢,而汝南,不过是网中最早被锁定的一隅。城外的袁军大营,在那帅旗之下,袁绍仿佛正以冷漠的目光,俯瞰着这盘他已稳操胜券的棋局。

棋局已经铺开,无形的谣言与有形的刀兵齐飞。中原的硝烟未散,而荆襄大地的天空,已被这精心编织的战略阴云彻底笼罩。一场决定南方命运的宏大战役,以一种超出所有人预想的方式,拉开了它诡谲而致命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