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175章 天子下诏,晋王冕旒

建安七年冬,己卯日,寅时初刻。

许都丞相府内烛火通明,曹操凝视着案几上刚刚用玺的诏书。明黄色的绢帛上,册封袁绍为晋王的字迹在烛光下格外醒目。这是自高祖立下非刘不王的祖训以来,首次有异姓受封王爵。

丞相,车驾已备好。许褚身着甲胄,大步走入书房,末将精选五百铁骑随行护送。

曹操微微颔首,目光仍停留在诏书上。这一刻,他手中捧着的不仅是一纸诏书,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仲康,你可知此去官渡,意味着什么?

许褚抱拳道:末将只知道,丞相去哪,末将就跟到哪。

曹操长身而起,将诏书郑重收入紫檀木匣中:传令,即刻出发。

就在曹操准备启程的同时,尚书台内,荀彧正对着一封密信出神。信是族侄荀谌从河北寄来的,字里行间详细描述了袁绍在河北的施政:

...叔父明鉴:袁公在河北,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设官学。去岁黄河决堤,袁公亲临堤防,与民共苦。今河北之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荀彧的指尖轻轻划过信纸,另一封来自荀攸的信更是直言:

...文若当以天下苍生为念。袁公贤明,更兼兵强马壮,此乃天命所归。若执意相抗,徒使生灵涂炭...

烛火跳跃,映照着荀彧阴晴不定的面容。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而入:令君,刚得到消息,晋王前锋高顺、辛毗已率五千精兵,不日将抵达许都接管城防。

荀彧手中的笔微微一颤,墨点滴落在宣纸上,缓缓晕开。

翌日清晨,德阳殿内气氛凝重。

荀彧手持玉笏,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率先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献帝略显惊讶:荀爱卿请讲。

臣请陛下出城三十里,亲迎晋王入朝。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孔融当即怒斥:荀文若!你可是读了圣贤书的!天子亲迎臣子,这是哪朝哪代的礼制?

伏完更是痛心疾首:文若,你可是我大汉的尚书令啊!怎能说出这等有违君臣大义的话?

荀彧面色平静,从容应答:孔大夫,伏国丈,彧请问二位:若是高祖皇帝在世,面对如今局势,是会固守虚礼,还是以社稷为重?

他不待二人回答,继续道:当年楚汉相争,高祖屡败屡战,能屈能伸。若是一味讲究虚礼,又何来大汉四百年基业?

孔融冷笑:荀文若,你这是在偷换概念!高祖忍辱负重,为的是兴复汉室。如今你这是要断送汉室!

断送?荀彧突然提高声调,孔大夫以为,如今的汉室,还经得起一场大战吗?

他环视众臣,声音沉痛:诸公可知道,就在昨日,晋王前锋高顺、辛毗已率五千精兵向许都开来?可知道这五千精兵是什么概念?这是横扫河北的陷阵营!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荀彧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此乃河北各郡县近年政绩。袁本初在河北减免赋税三成,兴修水利十八处,开设官学二十四所。去岁河北大熟,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

他将文书展开,逐条念道:建安五年,减免冀州赋税;六年,开通漕运;七年,设立太学...这些政绩,难道不正是我等一直追求的治国之道吗?

耿纪怒道:荀文若!你这是在为逆臣张目!

逆臣?荀彧冷笑,耿少府可知道,就在今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均已派使者前往河北朝贺?若是连汉室宗亲都承认了晋王的地位,朝廷还要自欺欺人吗?

这番话让保皇派一时语塞。

荀彧趁势说道:诸公可知道晋王麾下如今都有哪些将领?颜良、文丑、张合、高览,这些都是万人敌。更有新归附的夏侯惇、许褚等将。若是开战,许都守军能支撑几日?

他走到殿中,面向众臣,痛心疾首地说:彧请问诸公:是要固守着所谓的礼制,让许都百姓再经历一场战火,还是要暂屈一时之尊,保全社稷?

司马防沉吟道:荀令君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天子出迎,实在有违礼制。

礼制?荀彧突然激动起来,司马卫尉可还记得初平元年的事?那时彧随陛下从长安出奔,亲眼见到乱军之中,陛下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那时的礼制在哪里?

他眼中含泪:如今晋王愿意以臣节事君,这是保全社稷的最后机会。若是错过这个机会,等到大军压境,诸位是要陛下再次经历那样的苦难吗?

这番话触动了很多人心中的痛处,就连一些保皇派大臣也开始动摇。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殿外突然传来急报:陛下!晋王使者到!

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快步入殿,单膝跪地:启奏陛下,晋王已率大军抵达官渡。曹丞相正在军中宣诏。

使者顿了顿,继续道:晋王让末将转奏陛下:若陛下以诚相待,绍必当以臣节事君。前锋高顺、辛毗不日将抵达许都,愿与朝廷共商城防交接事宜。

这番话中的意味再明显不过,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孔融气得浑身发抖:这...这分明是在威胁天子!

荀彧却趁势说道:陛下!晋王既然愿意派遣使者先行商议,这正是以礼相待的表现啊!

他快步走到殿中,面向众臣:诸公可知道高顺是何许人?他统领的陷阵营,号称攻无不克。可知道辛毗是何许人?他是河北有名的贤士。晋王派这样的人物前来,正是要给朝廷体面!

耿纪怒道:荀文若!你这是在为虎作伥!

耿少府!荀彧突然提高声调,你可知道就在今晨,徐州刘备已派人向晋王示好?若是连一向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备都选择归顺,朝廷还要负隅顽抗吗?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保皇派目瞪口呆。

荀彧从袖中取出荀攸的来信,朗声诵读:文若当知:袁公在河北,政通人和,兵强马壮。今率仁义之师,欲安天下。若朝廷能以礼相待,必可保全汉室宗庙...

他放下书信,痛心疾首地说:连公达这样持重的人都如此说,诸公还要执迷不悟吗?

华歆适时出列:荀令君所言极是。陛下出迎,正可彰显天子气度,也使晋王感受到朝廷诚意。

司马防也道:老臣以为,荀令君句句在理。如今天下大势已定,与其负隅顽抗,不如顺势而为。

保皇派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也都无奈跪拜。

献帝看着殿下跪倒的群臣,又想起使者话中的深意,终于颓然道:既...既然众卿都这么说...那...那就依荀爱卿所奏吧。

荀彧再拜:陛下圣明!

当下,献帝下旨:三日后,天子将亲率文武百官,出许都三十里,迎接晋王入朝。同时诏令守城将士,待高顺、辛毗到达后,配合交接城防。

退朝后,荀彧独自站在德阳殿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知道,自己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已经彻底背离了多年的信仰。但为了保全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做出这个痛苦的选择。

远处,一骑快马绝尘而去,将天子的决定送往官渡。而在官渡大营中,曹操正手持诏书,准备向袁绍宣读这个改变历史的册封。

三日后的清晨,高顺、辛毗率领的先锋部队抵达许都。看着井然有序入城的河北精兵,荀彧知道,一个旧的时代正在落幕,而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