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43章 洛阳火起,义军分歧

洛阳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死亡的气息。昔日帝都的巍峨宫阙、繁华街市,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无声地诉说着董卓的暴行。联军主力在袁绍的率领下,终于踏入了这片象征着巨大胜利与无尽耻辱的焦土。

然而,踏入洛阳的联军,并未能长久维持同仇敌忾的氛围。眼前的惨状带来的初始震撼与愤怒过后,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开始在各路诸侯心中滋生、蔓延。

袁绍的中军大帐设在了洛阳城南一处尚未完全焚毁的官署内,相较于其他诸侯,这里显得秩序井然,巡逻的冀州士卒眼神锐利,纪律严明。但帐外,整个联军大营却隐隐透出一种混乱与躁动。

“主公,情况有些不妙。”沮授眉头紧锁,向袁绍汇报,“各营诸侯,除曹操、鲍信、王匡等部尚在整军戒备,清理废墟,救助伤患外,其余如刘岱、孔伷、张邈等人,其部下军士已开始……抢掠。”

“抢掠?”袁绍眼中寒光一闪,“抢掠什么?这洛阳还有何物可抢?”

田丰冷哼一声,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董卓虽焚毁宫室,劫掠一空,然洛阳富户众多,仓促间岂能尽数搬空?总有遗漏。加之一些豪门大宅的地窖、夹壁,或藏有金银细软。如今这些诸侯的兵卒,便如蝗虫过境,四处挖掘搜寻,与盗匪何异?更有甚者,为争夺一处疑似藏宝之地,各部之间已发生数起械斗!”

正说话间,帐外传来喧哗。原来是豫州刺史孔伷麾下的一队兵士,与山阳太守袁遗的部众,为争夺一处前朝宦官废弃府邸下可能埋藏的财货,大打出手,双方各有损伤,此刻正闹到中军帐前来评理。

袁绍面沉如水,并未立刻处理,只是令亲卫将双方领头之人暂时扣押。他走到帐门处,望着外面乱哄哄的景象,心中那股因“逼退董卓、光复洛阳”而生的豪情,渐渐被一种冰冷的现实感所取代。

“乌合之众……”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嘲弄。这便是关东联军的真面目吗?大敌当前,尚且能因利益而内斗;如今强敌暂退,面对一片废墟,竟已迫不及待地开始争抢残羹冷炙。

“报——”一名斥候飞奔入帐,“启禀盟主!后将军袁术(字公路)遣使来报,言其已率南阳精兵三万,抵达轩辕关外!”

袁绍眉头一挑。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野心勃勃,在会盟之初以各种理由拖延,未曾亲至酸枣,如今董卓西迁,洛阳“光复”,他倒是来得及时。

“还有!”斥候继续道,“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将军,率本部兵马,已出鲁阳,正兼程赶来洛阳!”

孙坚!听到这个名字,袁绍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这位号称“江东猛虎”的沙场宿将,作战勇猛,是难得的将才。他的到来,无疑能增强联军的实力,但同样,也可能带来新的变数。

“传令,允袁术部进驻洛阳西南区域。令孙坚将军速至中军议事。”袁绍迅速下令。他知道,随着这两股重要力量的加入,洛阳这片焦土之上的暗流,将更加汹涌。

孙坚的动作极快,接到命令后,仅一日便带着程普、黄盖、韩当等心腹将领,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袁绍的中军大帐。

孙坚年约四旬,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筋骨强健,面容刚毅,一双虎目开阖间精光四射,顾盼自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他甲胄上沾满尘土,显然是日夜兼程未曾停歇。

“末将孙坚,参见盟主!”孙坚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虽依礼数,但骨子里那股桀骜不驯的野性却难以完全掩盖。

“文台将军辛苦了!快快请起!”袁绍亲自上前扶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与赞赏,“将军星夜来援,忠勇可嘉!有将军在,何愁董卓不灭!”

“盟主过誉!”孙坚直起身,目光扫过帐内诸人,最后定格在袁绍身上,语气急切,“盟主,坚在鲁阳,便见洛阳方向火光冲天,日夜不息!董卓老贼,竟行此焚城恶举,人神共愤!如今贼军挟持天子西去,队伍冗长,正是追击良机!坚愿为前锋,率本部儿郎,西追董卓,救回天子!”

他这番话,与当初曹操的提议如出一辙,甚至更加直接、更加迫不及待。

袁绍心中暗赞孙坚的勇烈,但面上却露出沉吟之色:“文台忠勇,绍深知之。然……”他话未说完,便被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打断。

“文台兄何必如此心急?”只见后将军袁术,在一众盔明甲亮的南阳将领簇拥下,慢悠悠地踱进帐来。他衣着华贵,面容与袁绍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几分沉稳威仪,多了几分骄矜之色。“董卓虽走,西凉军主力未损,更有吕布断后,贸然追击,若中埋伏,岂不损了我联军锐气?”

袁术与孙坚,一为汝南袁氏嫡子,名门之后;一为江东寒门出身,凭军功上位。两人身份背景、行事风格截然不同。袁术内心深处,既看不起孙坚的出身,又忌惮其能征善战,恐其立功太多,尾大不掉。他此来洛阳,更多是想攫取政治资本和实际利益,而非真的与董卓拼命。

孙坚对袁术的掣肘显然极为不满,虎目一瞪:“后将军此言差矣!兵贵神速!岂能因惧敌而裹足不前?若都如后将军这般‘持重’,何时才能迎回天子,扫灭国贼?”

“你!”袁术脸色一沉,正要反驳。

“好了!”袁绍适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压下了帐内渐起的火药味。“公路(袁术字)、文台,皆是为国效力,心意是好的。只是策略不同,还需从长计议。”

他看向孙坚,语气缓和:“文台欲战之心,绍甚为理解。然我军新入洛阳,百废待兴,各部协调亦需时日。追击之事,关乎重大,需谨慎谋划。这样,文台可先率本部,扫清洛阳周边残敌,稳定局势,并探查西进道路敌情,为我大军后续行动做好准备。如何?”

这番安排,既安抚了孙坚,给了他作战任务,又避免了联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西进,同时也隐隐将孙坚置于自己的战略框架之内。

孙坚虽心有不甘,但袁绍身为盟主,话已至此,他也不好强行违拗,只得抱拳:“坚……遵命!”说罢,狠狠瞪了袁术一眼,转身大步出帐,点兵去了。

袁术看着孙坚的背影,冷哼一声,对袁绍道:“本初兄,此等莽夫,只知逞勇,不识大体,还需多加约束才是。”

袁绍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文台乃猛将,猛将自然需用之于锋刃。公路,你部远来辛苦,也当好生休整,筹措粮草,以备不时之需。”他特意在“筹措粮草”四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

袁术眼中精光一闪,似乎领会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兄长放心,术,省的。”他明白,袁绍这是在暗示他,可以通过控制粮草来间接影响甚至拿捏急于求战的孙坚。

这一幕,尽数落在角落里的曹操眼中。他看着孙坚愤然离去的身影,看着袁术那得意的表情,再看看高坐上首、看似调和矛盾实则掌控全局的袁绍,心中一片冰凉。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当初自己力主追击却被袁绍以“持重”为由压下的情景。

联盟内部,因战略分歧、出身隔阂、利益争夺而产生的裂痕,在孙坚到来、袁术介入后,非但没有弥合,反而愈发深刻、公开化了。

就在孙坚憋着一肚子火,清扫洛阳周边,袁术暗中筹划如何卡住孙坚粮道,其余诸侯忙于抢掠残骸或保存实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剧变,彻底撕开了联军表面团结的伪装。

这一日,曹操径直闯入袁绍大帐,他甚至没有通报,甲胄未解,满面风霜与决绝。

“盟主!操,今日是来辞行的!”

帐内,袁绍正与田丰、沮授商议如何整顿联军秩序,见状皆是一愣。

“孟德何出此言?”袁绍皱眉。

曹操深吸一口气,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盟主!诸公!我等在此洛阳废墟之上,空耗时日,争权夺利,可曾想过天子正在董卓逆贼手中受苦?可曾想过数百万被驱赶西行的百姓正在倒毙途中?董卓焚毁宗庙,劫掠帝后,此乃千古未有的奇耻大辱!我辈身为汉臣,岂能安坐于此?!”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拔出佩剑,指向西方:“董卓军携掠大量民众,行速缓慢,其军心已乱!此正是天赐良机!诸公不愿往,操,愿独往之!即便粉身碎骨,亦要咬下董卓一块肉来,以告慰洛阳冤魂,以尽人臣之节!”

袁绍看着状若疯狂的曹操,心中了然。他知道,曹操这是对联军彻底失望,准备破釜沉舟,以死明志了。他沉默片刻,沉声道:“孟德,孤军深入,兵家大忌。董卓虽退,徐荣、吕布等将非易与之辈,恐有埋伏。”

“埋伏?”曹操惨然一笑,“纵有埋伏,又何惧哉?总好过在此坐视国贼逍遥,虚度光阴!盟主不必再劝!操意已决!”

说罢,曹操竟不待袁绍回应,转身便走,大步出帐,集结他仅存的数千本部兵马,汇合了卫兹等部分愿意追随的义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追董卓的险途。

袁绍并未强行阻拦。他知道,此刻的曹操,已非言语所能劝回。他走到帐外,望着曹操部队卷起的烟尘渐渐远去,目光深邃。

田丰在一旁低声道:“主公,曹孟德此去,凶多吉少。”

沮授叹道:“其志可嘉,其行可悯,然……确非智者所为。正好,可借此役,让天下人看清,贸然轻进的后果,亦能反衬主公持重之策的正确。”

袁绍默然良久,方才缓缓道:“传令,命鲍信、张邈部,向荥阳方向略微前出,以为声援,但……不可过于靠近。若曹军败退,可酌情接应溃兵。”

他终究还是念及了一丝旧情,但也仅止于此。他不会为了曹操的孤注一掷,而打乱自己整体的战略部署。

事情的发展,果如袁绍及其谋士所料。

曹操率军一路西追,沿途所见,尽是董卓军暴行留下的惨状,更坚定了他追击的决心。然而,就在汴水之畔,他遭遇了董卓麾下大将徐荣率领的精锐伏兵!

徐荣用兵老辣,早已设下口袋。曹操满腔热血,一头撞入陷阱之中。西凉铁骑从两翼悍然杀出,箭如雨下。曹军虽奋勇抵抗,但兵力、战力、准备皆处绝对下风,顷刻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一场血战!曹操身先士卒,持剑力战,肩臂中箭,坐骑也被射倒,险象环生。幸得族弟曹洪舍命让马,部将夏侯惇、夏侯渊等拼死护卫,才杀出一条血路,狼狈东逃。而追随他的卫兹等人,则战死沙场,数千兵马,十不存一!

当曹操带着满身血污和仅存的百余名残兵败将,被鲍信部接应回到洛阳附近时,整个联军为之哗然!

曹操的惨败,像一盆冰水,浇熄了联军中最后一点冒进的热情。先前还叫嚷着要速战速决的诸侯,此刻都噤若寒蝉。刘岱、孔伷等人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袁术更是毫不掩饰其幸灾乐祸;就连一心求战的孙坚,在得知徐荣军如此悍勇后,也不得不按下急切之心,更加谨慎地探查敌情。

而袁绍,则在这场风波中,威望更上一层楼。他之前的“持重”策略,被事实证明是明智的。他并未因曹操的失败而落井下石,反而亲自出营迎接败归的曹操,温言抚慰,并下令妥善安置收容的曹军溃卒,展现出一副宽厚盟主的姿态。

“孟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挂怀。且好生休养,来日方长。”袁绍握着曹操冰凉的手,诚恳地说道。

曹操看着袁绍,看着周围诸侯各异的神色,再回想汴水边的惨状与部属的哀嚎,一股巨大的悲凉与愤懑涌上心头,他猛地抽回手,喷出一口鲜血,仰天便倒。

洛阳的火虽已熄灭,但联军内部的裂痕,却因曹操的鲜血而彻底公开化、无法弥合。袁绍凭借着冷静的判断与高超的政治手腕,在此次分歧中进一步巩固了其盟主地位,而讨董大业的前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