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22章 安旧抚新,人心初定

德阳殿的仪式尘埃落定,象征权力的印绶静静地置于袁绍案头。然而,权力的交接远非一场仪式所能完成。州牧府的书房内,炭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微妙张力。袁绍屏退了侍从,只留下荀攸、郭图、许攸三位核心谋士。

“印绶已入手,名分已定。然则,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袁绍的目光扫过三位心腹,声音低沉,“韩文节及其旧部,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冀州本土士人,如审配、沮授者,虽表面归附,内心仍在观望;乃至如麴义这等骄兵悍将,其忠诚几何,犹未可知。诸位,这安旧抚新之策,当如何行,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郭图率先开口,他习惯于从大势着眼:“主公,图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大张旗鼓,厚赏功臣,明确尊卑。对关纯、耿武等主动投效、促成大事者,当不吝封赏,委以重任,以此昭示天下,顺我者昌!对韩馥,既已承诺,便需极致优容,使其成为一面旗帜,让天下欲归附者安心。”

许攸阴柔一笑,补充道:“公则所言甚是,然攸以为,仅施恩不足以立威。对韩馥旧部中,那些首鼠两端、甚至暗怀异心者,如耿苞、刘子惠之流,亦需揪出一二,严加惩处,以儆效尤!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

荀攸则显得更为持重,他缓缓道:“子远之言,有其道理。然主公初临冀州,根基未稳,若大肆清洗,恐人人自危,反生变乱。攸以为,施恩当普,立威需慎。对韩馥,优容需落到实处,使其真切感受到安全与尊荣;对冀州旧臣,当以安抚、甄别为主,除非证据确凿、恶行昭彰者,否则宜暂示宽宏,观其后效。眼下,稳定压倒一切。”

袁绍静听三人之言,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案几。他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深知组织整合中“稳定人心”的重要性。郭图的“明赏”、许攸的“立威”、荀攸的“求稳”,各有其价值,需要融汇贯通。

“诸君之策,皆有其理。”袁绍最终开口,目光深邃,“吾意已决,此番安旧抚新,首重‘诚’与‘实’。对韩馥,优容要让他人看得见,更让他自己感受得到;对功臣,封赏要厚,职位要实;对冀州旧臣,大门敞开,量才录用,但核心要害,需稳步掌控。至于立威……”他顿了顿,“不必刻意寻衅,但若有人自蹈死地,亦绝不姑息!”

一个系统性的安抚与整合方案,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袁绍的策略迅速转化为行动,如同精密的器械开始运转,从三个层面着手稳定局势。

第一,极致优容,安置韩馥。

袁绍并未将韩馥限制或软禁。他亲自选定邺城内一处最为奢华、安全的府邸,稍加修缮,增派护卫(明为保护,实亦含监视之意),请韩馥及其家眷入住。不仅如此,他更上表朝廷(尽管朝廷在董卓掌控下,程序意义大于实际),奏请敕封韩馥为“奋威将军”(一个地位崇高但无实权的散官衔),并享有“秩中二千石”的待遇,远超一般卸任州牧。

这日,袁绍亲自前往韩馥新府探望。他不仅带去丰厚的赏赐,更做出一项令韩馥乃至所有旧臣动容的承诺。

“文节公,”袁绍执礼甚恭,“馥已为闲人,岂敢再受此厚禄……”韩馥面对袁绍的亲至,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袁绍恳切道:“公何出此言?公以冀州相让,非为袁绍一人,乃为保全一州生灵,此乃莫大功德。区区爵禄,不足报万一。绍在此向公保证,公之子孙,若愿出仕,必量才录用;若愿治学,州郡必鼎力支持。袁氏在一日,必保公家族富贵尊荣,与国同休!”

此言一出,韩馥老泪纵横,心中最后一点疑虑和恐惧烟消云散,只剩下感激涕零。消息传出,那些原本担心鸟尽弓藏的韩馥旧部,也大大松了一口气。袁绍“信义”之名,不胫而走。

第二,厚赏功臣,擢拔新锐。

对于在夺取冀州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关纯、耿武,袁绍毫不吝啬。他表奏关纯为冀州别驾,仍领原职,但加封关内侯,使其成为文官表率;擢升耿武为骑都尉,令其统领一部精锐骑兵,并赏赐金银田宅无数。这份封赏,既酬其功,也安其心,更做给所有冀州官员看——追随袁公,必有厚报。

同时,对于主动投效的辛评,袁绍以其精于实务,任命其为治中从事,协助荀攸处理日常政务,快速融入核心圈子。

第三,甄别擢用,安抚旧臣。

对于审配、沮授这类享有清望、能力出众的冀州本土大才,袁绍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和实质性的权力。他多次亲自召见二人,咨议州政,虚心纳谏。正式任命审配为冀州治中(掌管文书案卷,地位仅次于别驾),以其刚正,负责监察吏治、修订律令;任命沮授为冀州从事祭酒(幕僚之长),参赞军机,以其深谋,常备咨询。此举极大地赢得了冀州士人阶层的好感。

对于麴义这类桀骜难驯但勇猛善战的将领,袁绍在肯定其能力、承诺重用的同时,也通过耿武暗中施压,并让颜良、文丑在军演中刻意展示更强武力,使其心生忌惮,暂时收敛了气焰。

而对于大部分中下层官吏,袁绍则发布安民告示,明确宣布“原职留用,考核叙功”的原则,只要恪尽职守,便不会受到权力更迭的影响,迅速稳定了基层。

数日后,袁绍在德阳殿举行了一次正式的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这次朝会的主要议题,便是封赏和任命。

殿内气氛庄重,袁绍高居主位,威仪日盛。他首先再次肯定了韩馥的功绩,宣布了对韩馥及其家族的优厚待遇,赢得了百官称颂。随后,郭图手持诏书,开始宣读一系列人事任命。

关纯、耿武的封赏一如之前所议,二人出列谢恩,意气风发。

对审配、沮授的任命宣布时,殿内不少冀州旧臣都露出了欣慰的神色,这表明新主公并非一味任用私人,而是真心看重冀州人才。

颜良被正式任命为建忠将军,文丑为扬武将军,分统冀州精锐步骑。麴义则被任命为伏波将军,仍统本部先登营,并获赐金帛。

荀攸被任命为军师将军,郭图为从事中郎,许攸为军师祭酒,明确了谋士团的核心地位。

就连新近来投的张合、高览等将,也获得了校尉的职位。

这一系列任命,层次分明,既酬功,又纳新,更兼顾了平衡,显示出袁绍高超的政治手腕。

然而,就在朝会接近尾声,一片和谐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了。

只见麴义忽然出列,他虽行了礼,但语气却带着一丝挑衅:“末将多谢主公厚赏!只是,末将有一事不明,我军既已据有冀州,兵精粮足,为何不即刻北伐,平了公孙瓒那厮,反而在此按兵不动?岂非坐失良机,徒耗钱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知道麴义性子骄横,却没想到他敢在朝会上公然质疑袁绍的战略决策。颜良、文丑面露怒色,手按剑柄;审配皱起眉头;郭图、许攸则冷眼旁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袁绍身上,看他如何应对这第一次公开的挑战。

袁绍面色平静,并无怒意,他目光落在麴义身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麴将军求战心切,为国建功,其志可嘉。”

他先肯定了麴义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军新得冀州,内部百事待兴,将士需加整训,粮秣需广积蓄,吏民之心需加安抚。此乃根基!根基不固,贸然兴兵,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孙瓒骁勇,然其性暴虐,久必生变。我军当外示以弱,内修其实,待其弊生,一击可定!此乃万全之策,岂是徒耗钱粮?”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目光如炬,直视麴义:“麴将军勇则勇矣,然为将者,岂能只有匹夫之勇,而无庙堂之算?若将军自觉本部兵马已操练纯熟,可堪大用,明日校场,可与颜良、文丑将军部曲一较射弋、阵战,若胜,绍便准将军为先锋,北向斥候,如何?”

袁绍这番应对,有理有据,既阐明了战略,又暗指麴义有勇无谋,最后更将了一军,提出校场比试。谁都知道颜良、文丑之勇,麴义本部虽悍,但整体素质未必能及。

麴义被袁绍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尤其听到要与颜良文丑比试,气势顿时矮了半截。他虽骄横,却也知深浅,连忙躬身道:“末将……末将鲁莽!不知主公深谋远虑!比试……就不必了,末将回去定当加紧操练士卒,以待主公之命!”

一场潜在的风波,被袁绍从容化解。他既立了威,又未曾损伤麴义的颜面,反而给了其台阶下。

朝会结束后,看着鱼贯而出的文武百官,无论是旧臣还是新附者,脸上都多了几分敬畏与信服。荀攸在袁绍身边低声道:“主公今日处置,恩威并济,恰到好处。冀州人心,自此定矣。”

袁绍微微颔首,望向殿外广阔的天地。安旧抚新,初步告成。接下来,便是大刀阔斧地整合内部,将这庞大的冀州,彻底转化为他争霸天下的强大引擎。权力的基石,已在人心归附中,悄然筑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