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113章 利剑出鞘震华北。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113章 利剑出鞘震华北。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白马驿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伪军团长赵守义率部起义的余波仍在晋北大地回荡。独立团指挥部的马灯,又彻夜亮了起来。这一次,地图上被红圈牢牢锁定的,是那座被日军占据已达两年之久的重镇——平安县城。

煤油灯的光晕下,傅水恒团长的指尖重重敲在“平安县”三个字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拿下它!”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道,“白马驿只是开胃小菜,平安县,才是真正能捅到小鬼子心窝子的一刀!要让华北的乡亲们看看,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也要让军区首长知道,我们独立团,有啃硬骨头的牙口!”

傅必元政委接过话头,他永远是那么沉稳,像山岳一样:“战略意义毋庸置疑。拿下平安县,我们能将根据地连成一片,切断鬼子东西向的重要补给线,极大改善我军战略态势。但,”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我和傅团长,“县城不比据点,城墙坚固,驻有一个中队鬼子和一个大队的伪军,配属了重机枪、迫击炮,甚至还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强攻,代价太大,即便能拿下,也必然是惨胜,会严重削弱我们应对鬼子后续报复的能力。”

压力,无形地笼罩在指挥部上空。我们三人都清楚,刚刚策反了赵守义一个团,日军必然提高了警惕,平安县的守敌恐怕已是惊弓之鸟,戒备森严。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里应外合’这四个字。”我深吸了一口自卷的烟卷,辛辣的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让有些疲惫的大脑重新高速运转起来,“强攻是下策,智取才是上策。白马驿的胜利,给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赵守义的起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兵员和装备,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一些老部下,对平安县的情况非常熟悉。城内伪军大队里,就有他当年的旧识。而且,起义带来的震撼效应正在发酵,伪军内部人心惶惶,正是我们扩大战果,策动内应的最佳时机。”

傅团长眼睛一亮:“说具体点!”

“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攻城指挥部’,下设情报、作战、策应、后勤几个小组。立即对赵守义及其可信的旧部进行详细询问,绘制尽可能精确的城防图、兵力部署图、明暗火力点、军火库、指挥部、电台、水源、粮秣库位置。同时,利用赵守义的关系,尝试与城内伪军中的动摇分子建立联系。我们要在敌人心脏里,埋下我们的钉子!”

“同意!”傅政委立刻表态,“政治攻势要同步跟上,针对城内伪军和百姓的宣传要立即启动,营造‘山雨欲来’的氛围,进一步瓦解敌人士气,也让百姓有所准备,避免大的混乱和伤亡。”

傅团长最终拍板:“好!就按世根说的办!老傅,你负责总的政治动员和群众工作。世根,你牵头组建攻城指挥部,情报、策反、作战计划,由你统筹!我负责全团的军事调动和总攻准备。这一次,我们要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平安县这个脓包!”

一、 织网:无声的渗透与精确的蓝图

命令一下,整个独立团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

我主持的攻城指挥部设在一个隐蔽的山村里,几乎是日夜不息。赵守义和他几个对平安县知根知底的老部下,成了我们最宝贵的“活地图”和“信息库”。我们反复询问,核对每一个细节:城墙的高度、厚度,哪个地段年久失修可能有隐患?城门楼的守军换岗规律?日军中队的指挥部确切位置?伪军大队的布防区域,哪个连长可能心存不满?军火库的守卫是鬼子还是伪军?巡逻队的路线和时间?

一张张草图被绘制出来,又不断修改、补充,最终汇集成一幅极其详尽的《平安县城区敌情兵力部署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注释,哪里是重点,哪里是弱点,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敌工科的精英尽出。他们化装成货郎、农民、走亲访友者,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县城,或者与城内有联系的人接头。赵守义以个人名义写的几封密信,也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伪军大队副队长王虎和一名守卫西城的连长手中。信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陈述利害,指明出路,并承诺优厚待遇。

反馈很快传来。王虎态度暧昧,但表示“时机成熟时愿效绵薄之力”。而那位西城的张连长,则态度更为明确,他对日军的苛待早已不满,愿意作为内应,在约定时间打开西门。

然而,最大的惊喜来自我们早在城内潜伏的“钉子”——代号“铁匠”的交通员老周。他送来情报:城内的地下党同志,已经成功策反了负责看守军火库的一个伪军排长!这意味着,一旦行动开始,我们有可能兵不血刃地控制住敌人的弹药命脉!

好消息接踵而至,但我不敢有丝毫大意。敌人不是木头,尤其是日军中队长吉田,是个以狡诈和残忍着称的老鬼子。我们的一系列动作,他不可能毫无察觉。

果然,内线报告,吉田加强了对伪军的监视,频繁更换口令,并且突然调整了部分城防部署,将西门的一部分守军换成了日军。这给我们的计划带来了变数。

“西门强攻难度增加了,”我在指挥部会议上指出,“但我们的核心是‘里应外合’,不是强攻一点。张连长虽然无法单独打开城门,但他可以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我们的主攻方向,需要调整。”

经过反复推演,我们制定了一个多管齐下、虚实结合的作战方案:

1. 主攻方向: 利用“铁匠”控制的军火库伪军排,在总攻发起时,里应外合,抢占军火库,制造爆炸和混乱。同时,一支精锐的突击队从城墙防御相对薄弱的东南角,利用夜暗和雨声(根据气象预测,行动当晚有雨)掩护,架设云梯攀城。这里城墙有一段内塌,守军注意力多在西、北两门。

2. 佯动方向: 在西门外布置一个营的兵力,大张旗鼓,作出强攻架势,牢牢吸引日军主力。同时,命令张连长在城内率部“起义”,攻击西门日军的侧后,内外夹击,迅速打开西门,接应佯攻部队入城。

3. 中心开花: 一旦突击队登上城墙并巩固突破口,立即向纵深发展,直扑日军中队部、伪军大队部和电台,打掉敌人的指挥中枢和通讯系统。王虎的伪军,则由地下党同志和我们的政工干部持傅政委手令前去“劝降”,力争使其大部放下武器。

4. 政治保障: 傅政委组织了庞大的工作队,准备在城破后立即进城,张贴安民告示,维持秩序,抢救伤员,收容俘虏,宣传我党我军政策。

这个计划大胆而精细,环环相扣,将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我们“里应外合”的优势。傅团长和傅政委审阅后,一致认为可行。

二、 风雨前夜:紧绷的弦与决绝的心

行动前夜,秋雨如期而至,淅淅沥沥,敲打着指挥部临时借用的农家茅屋。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和一种大战前的凝重。

各营连主官被秘密召集到指挥部,接受最后的任务。屋内挤满了人,却鸦雀无声,只有我压低声音布置任务和傅团长偶尔补充的声音,以及窗外不绝的雨声。

“……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傅团长最后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记住,此战关乎我独立团的荣誉,更关乎华北抗战的局面!要狠、要准、要快!打出我们的威风来!”

“保证完成任务!”低沉的回应压抑着澎湃的战意。

散会后,各级指挥员匆匆返回部队,进行最后的动员和准备。战士们检查着枪械,磨亮刺刀,分配着手榴弹,默默咀嚼着分发的干粮。没有人说话,但一种无形的杀气和必胜的信念在雨中弥漫。

我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漆黑的雨夜,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计划再完美,战场上也有无数意外。那根与城内联系的线,是否牢固?“铁匠”、张连长、王虎,他们在最后一刻是否会动摇?日军的部署是否还有我们未知的变化?

傅政委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烤热的红薯:“吃点东西,保存体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战士们,交给这片土地上的民心吧。”

傅团长也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老陈,放心!咱们独立团,从血火里拼杀出来的,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这次,一定能成!”

我看着这两位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取代。是的,我们身后,是万千渴望光复的百姓,是英勇无畏的战士,是正义的民族战争。我们,没有理由失败!

三、 雷霆一击:雨夜下的平安县

总攻时间,定在凌晨两点,人体最疲惫、戒备最松懈的时刻。

雨,下得更大了。天地间一片混沌,雨水掩盖了部队运动的声音,也浇冷了守敌的警惕。

我和傅团长、傅政委站在前沿指挥所里,这里距离县城不到三里。雨水顺着观察口的篷布往下淌,视线模糊。我们只能凭借怀表和预先约定的信号来感知战局的进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凌晨两点整!

傅团长看向我,我重重一点头。

“发信号!总攻开始!”傅团长的声音压抑着激动。

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逆着雨幕,顽强地升上天空,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刹那间,平安县西门外,枪声、喊杀声、迫击炮弹的爆炸声骤然响起,如同平地惊雷!佯攻部队开始全力攻击,制造出巨大的声势。

几乎在同一时间,县城方向,先是传来一阵沉闷的爆炸声——那是军火库方向!“铁匠”他们得手了!紧接着,城内响起了密集而混乱的枪声,主要集中在西门和城中心区域。

“报告!西门内响起激烈枪声,疑似内应部队与日军交火!”

“报告!东南角突击队报告,已成功攀上城墙,正在巩固突破口!”

“报告!军火库方向火光冲天!”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命令突击队,不惜一切代价,向日军中队部猛插!命令西门佯攻部队,加强攻势,配合内应,尽快打开城门!命令预备队,随时准备从东南角突破口投入战斗!”傅团长对着电话筒,声音沉稳而有力地下达着一连串命令。

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通过望远镜,可以隐约看到城头上闪烁的火光,听到城内爆豆般的枪声和手榴弹的轰鸣。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突击队能否迅速打掉敌指挥中枢,决定了战役的走向和伤亡的大小。

突然,城内的枪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西门的抵抗似乎减弱了,紧接着,观察哨兴奋地报告:“团长!参谋长!西门打开了!我们的部队正在进城!”

“好!”傅团长一拳砸在土墙上,“命令所有部队,按预定计划,全面突入城内,分割包围,肃清残敌!”

胜利的天平,彻底倒向了我们!

四、 光复:晨曦中的红旗与新生

随着我军主力从西门和东南角突破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战斗迅速向巷战阶段转变。但失去了统一指挥的日伪军,抵抗变得零星而混乱。

突击队果然不负众望,他们像一把尖刀,直插日军中队部。吉田这个老鬼子试图负隅顽抗,被我们的战士用手榴弹炸死在指挥部里。伪军大队部也被迅速解决,大队长在乱枪中毙命。

王虎见大势已去,在傅政委派去的政工干部面前,很“明智”地选择了率部投降。其他地方的伪军,更是成建制地放下武器。

只有少数分散的日军,依托街垒和房屋进行绝望的抵抗,但在我们绝对优势兵力的清剿下,很快就被逐一消灭。

天快亮时,城内的枪声基本停息。雨也不知在何时停了。

东方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我随着傅团长、傅政委一起,踏着泥泞和尚未清理干净的战斗痕迹,走进了平安县城。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雨水和血腥的混合气味。街道两旁,不时可以看到被摧毁的工事、烧毁的车辆和倒毙的日伪军尸体。我们的战士正在紧张地巡逻、打扫战场、收拢俘虏。政工干部和工作队的人员已经开始在街头张贴安民告示,组织百姓扑灭零星的火点,分发粮食。

许多百姓小心翼翼地打开家门,看到熟悉的、军帽上缀着红星的队伍,看到我们和蔼的态度,最初的恐惧渐渐被惊喜和激动取代。有人开始走上街头,帮忙抬担架,送热水,甚至有人点燃了鞭炮——那是藏在屋里准备过年用的,此刻却用来庆祝县城的重生。

我们登上了饱经战火的城门楼。傅团长亲手将那面被雨水和鲜血浸染过的日军膏药旗扯下,扔在地上。傅政委庄重地展开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晨曦中,在众多战士和百姓的注视下,将它缓缓升起。

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映照着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也映照着城下无数激动而又充满希望的脸庞。

“我们成功了!”傅政委的声音有些哽咽,但充满了力量。

傅团长望着脚下这片刚刚光复的土地,目光深邃:“但这只是开始。冈村宁次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点了点头,心中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充满了更沉重的责任感。平安县的光复,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华北的深潭,必将激起滔天巨浪。我们独立团,从此将真正站在风口浪尖,迎接敌人更加疯狂、更加残酷的报复。

然而,看着身边意志坚定的战友,看着城内外欢呼雀跃的军民,看着那面在城头高高飘扬的红旗,一股豪情在我胸中激荡。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民族,我们独立团,必将战斗到底!这柄出鞘的利剑,已让华北之敌感到刺骨的寒意,而更猛烈的风暴,也即将来临。我们,严阵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