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机场一把大火,烧得鬼子焦头烂额,也烧得我们独立纵队名声大噪。军区通令嘉奖的电文(通过交通站辗转多日才送到)被傅政委念了又念,战士们士气高昂,王家峪根据地的乡亲们看我们的眼神都带着光。缴获的武器弹药充实了家底,但更让我和傅水恒、傅必元三人挂在心头的,是那笔高达一万两千多的系统积分,以及如何用它来应对我们日益凸显的短板。
龙牙小队和神枪队经过实战与严训,已初具锋芒。林豹子(因其本名林语堂略显文气,大家更习惯叫他豹子)带领的特种作战分队,九名队员各怀绝技,配合日渐默契,俨然成了我们手中最犀利的匕首。赵铁柱带领的神枪队五人,也在多次小规模接触战中崭露头角,冷枪毙敌,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然而,两支尖刀力量的成长,反而映衬出我们整体指挥和联络体系的滞后。
这日,我们三人在队部开会,总结近期战斗,傅水恒首先抛出了这个问题。
“政委,参谋长,”他手指敲着桌面,眉头微蹙,“咱们现在拳头是硬了,可耳朵聋,嗓子哑,这仗打得憋屈啊。”
我深有同感:“队长说的是。上次三排在小王庄外围遭遇鬼子一个小队,想打又想撤,派人回来报信,来回一个多小时,战机早贻误了。最后虽然仗着火力优势打退了敌人,但伤亡本可以更小。”
傅必元政委放下手里的烟袋锅,神色凝重:“不仅是内部联络。和军区、和兄弟部队的联系,全靠交通员两条腿,风险大,效率低。上级的指示,外面的战局,传到我们这里,快则三五天,慢则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我们就像被困在这太行山里的一叶孤舟,看不清外面的风浪。”
窑洞里一阵沉默。油灯噼啪作响,映着我们三人紧锁的眉头。
“所以,”傅水恒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下定决心的光芒,“我提议,动用积分,兑换无线电电台!”
电台!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们心头的阴霾。
“电台……这东西,可是稀罕物!”傅政委身体微微前倾,“我记得,只有师部、主力旅一级才有配备,而且笨重得很,需要发电机,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维护。我们……”
“我们有系统!”傅水恒语气笃定,“系统里可以兑换!不仅仅是那种笨重的大家伙,还有更轻便、更适合我们游击环境的型号!操作人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
他这么一说,我和傅政委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如果真能解决通讯问题,那对我们独立纵队而言,无异于一次质的飞跃!
“队长,系统里,具体能兑换什么样的电台?需要多少积分?操作问题怎么解决?”我一连串问出关键。
傅水恒闭上眼,似乎在与他脑中的“系统”沟通。片刻后,他睁开眼,脸上带着一丝兴奋:“问过了!‘炎黄’推荐了几款。”
他详细解释道:
“第一款,是模仿这个时代美军常用的SCR-536‘步话机’,体积小,重量轻,通话距离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适合连排级战术通讯。兑换价格,每台150积分,配套电池包另算。”
“第二款,是性能更稳定、功率更大的短波电台,类似我党地下工作使用的‘灯塔’牌秘密电台的加强版,可以进行数百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通讯,需要手摇发电机或蓄电池供电。兑换一套基础台(含收发电台、备用零件、简易密码本)需要800积分。”
“第三款,”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肉痛,但更多的是渴望,“是系统优化后的‘特种部队班组无线电’,更小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更好,有效距离数十公里,甚至可以支持简单的数据传输(比如发送加密坐标)。但价格昂贵,单台就要500积分。”
“至于操作人员,”傅水恒继续道,“系统可以兑换‘初级无线电操作与维修’技能书!800积分一本,可以让一个人快速掌握基础原理、操作、简单维修和密码使用。我们可以先培养一到两名报务员!”
账算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我们拥有点巨款,完全有能力组建一个初步的无线电通讯网络。
“我赞成兑换!”傅政委首先表态,他目光长远,“通讯问题解决,我们就不再是聋子、瞎子!这对指挥、协同、情报获取,意义太大了!这积分,花得值!”
“我也同意!”我紧接着说,“尤其是和上级、兄弟部队的联系一旦畅通,我们就能更好地融入整体抗战格局,不再是自己闷头打。”
傅水恒见我们一致支持,脸上露出了笑容:“好!那我们就来具体规划一下,怎么换,换什么!”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具体而微,甚至带点“斤斤计较”。
“步话机虽然距离近,但灵活,适合龙牙、神枪队以及各排主官在战术行动中使用。我建议先换四台!”我指着沙盘上标注的各部队活动区域,“确保主要作战单元能即时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