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纯虚构创作,不涉及任何现实历史人物及事件)。
暮色如血,将太行山连绵的峰峦浸染成一片沉郁的紫褐色。师部临时驻扎的隐蔽山谷里,连日激战后的疲惫与肃杀几乎凝成了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电台天线小心翼翼地架在岩缝与枯枝的伪装下,滴滴答答的电键敲击声,此刻在我听来,却比敌人的炮火更让人心焦。
我——陈峰,这支历经磨难部队的参谋长,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局。日军的此次大规模“铁壁合围”,不仅投入了数倍于我的精锐兵力,更带来了极其先进的无线电侦测与定位技术。我们赖以维系指挥、沟通情报的电台,每一次开机,都像是在黑暗的旷野中点燃一支火把,迅速吸引着猎犬的追踪。短短三天,我们已经损失了两部电台和四名优秀的报务员,他们都是在信号被锁定的瞬间,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或精准的突击所吞噬。通讯,这条维系部队生命与战斗力的神经,正在被敌人一寸寸地切断、碾碎。
指挥部设在一个狭窄的岩洞深处,潮湿的岩壁上凝结着水珠,映照着马灯摇曳的光芒。师长叼着早已熄灭的烟斗,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目光死死盯着摊在弹药箱上的作战地图,那上面代表敌我态势的箭头和符号,正以一种令人窒息的方式不断挤压着我军最后的活动空间。
“老陈,”师长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三分区、还有独立团的联系,又断了?”
我沉重地点了点头,将刚刚收到的电文纸递给他。纸上只有断断续续、残缺不全的码子,最后是一串杂乱无章的信号,然后是彻底的、令人心悸的死寂。报务员小何抬起头,年轻的脸上满是挫败与血丝:“参谋长,鬼子……他们的干扰太强了,监听电台里全是杂音,而且……他们定位太快了,我们刚呼叫不到两分钟,炮弹就砸过来了!”
洞内的空气仿佛又沉重了几分。电台,这个曾经为我们带来无数次胜利转机的利器,此刻却成了催命符。没有通讯,各部队就成了聋子、瞎子,无法协同行动,无法获取情报,无法呼叫支援,只能在这越来越小的包围圈里各自为战,最终被敌人一口口吃掉。
“必须想办法!”师长一拳砸在地图上,震得马灯的光晕一阵晃动,“不能让兄弟们就这么被打散、被消灭!”
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走到岩洞口,望着外面逐渐被墨色浸透的山林。寒风裹挟着硝烟和泥土的气息吹在脸上,刺骨的凉。脑海中,那个自穿越伊始便伴随着我的、超越这个时代的倚仗——【功业系统】的界面无声地浮现。淡蓝色的光屏在意识中展开,琳琅满目的分类图标悬浮着,从基础物资到尖端科技,从个人强化到战略支援,无所不包。过去,我们依靠它兑换的粮食、药品、武器弹药度过了无数次危机,甚至换来了几份关键性的战略情报。但这一次,我们需要的东西,更加特殊,更加……超越时代。
我的意识集中在【科技】分类下的【通讯技术】子项。光屏流转,无数图标和信息流飞速掠过。终于,一个不起眼的、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图标定格在视野中央——【“幽灵”系列高级战术跳频电台(初级权限解锁)】。
详细介绍随之展开:
【“幽灵”V1型战术电台】
· 核心技术:自适应快速跳频。 可在预设的极宽频段内,以伪随机序列进行每秒上千次的频率切换,跳频图案由加密算法动态生成,敌方难以追踪、预测或干扰。
· 低概率截获/低概率检测特性: 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极低,扩散在广阔频带内,背景噪声水平接近,传统侦测设备难以有效识别其为通信信号。
· 抗干扰能力: 具备强大的抗部分频带干扰、抗跟踪式干扰能力,即使在强烈的电子干扰环境下,也能保持核心通讯链路不中断。
· 配套设备: 包含小型化主台(营/团级)三套,背负式子台(连/排级)十套,加密密钥生成器,以及基础操作维护手册(意识流灌输)。
· 能耗: 高效能电池组供电,支持太阳能补充(附赠折叠式光电板)。
· 兑换需求: 功业点 85,000 点,附加条件:需在七十二小时内,于相对安全环境完成主操作员意识流知识灌输。
八万五千点!我的心猛地一沉。这几乎是我们目前能动用的全部储备,是过去数月积攒下来,准备应对更大规模战役或兑换关键重武器的家底。一旦动用,短期内我们将失去兑换其他大宗物资的能力。而且,那“意识流灌输”……听起来就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风险。
代价巨大。但,值得吗?
我回身,看着师长殷切而焦灼的目光,看着报务员小何那不甘又绝望的眼神,听着岩洞外隐约传来的伤员的呻吟,以及远处零星的、预示着敌人正在收紧包围圈的枪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