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纯虚构创作,不涉及任何现实历史人物及事件)。
“幽灵”电台幽蓝色的指示灯,如同暗夜中倔强的星辰,在岩洞的昏暗中稳定地闪烁着。它带来的通讯畅通,如同一剂强心针,暂时稳住了师部乃至周边残存部队濒临崩溃的神经。我们终于不再是孤立的瞎子、聋子,各突围部队断断续续的位置和伤亡情况开始汇总,师部新的指令也能艰难地传达出去。然而,这冰冷的电子信号,无法填饱辘辘饥肠,无法愈合淋漓的伤口,更无法阻挡日军依托兵力和技术优势,一步步收紧包围圈的铁蹄。
真正的危机,来自于物资,尤其是弹药和药品的彻底枯竭。
“参谋长,独立团……傅水恒团长急电!”报务员小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刚刚译出的电文递到我手中。他的脸色在电台微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苍白,那是连日精神高度紧张和营养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接过那张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电文纸,上面的字迹仿佛带着血与火的灼热:
“师部陈参谋长:我团已被压缩至黑风岭一线,官兵浴血阻击整三日,击退敌大队级冲锋五次。现全团弹药告罄,平均每枪不足五发,重机枪、迫击炮已成废铁。手榴弹仅余连级干部佩带之光荣弹。伤员逾三百,缺医少药,状况极惨。粮食已于昨日食尽,官兵皆以草根树皮果腹,体力濒临极限。敌新一轮进攻在即,态势万分危急。职部及独立团全体官兵,决意与阵地共存亡,流尽最后一滴血。唯念及麾下儿郎,皆国家之精华,牺牲于此绝地,痛彻心扉。盼指示,然……恐难再见。独立团,傅水恒。叩首。”
电文不长,字字千钧。尤其是最后“叩首”二字,像两把烧红的匕首,狠狠扎进我的心脏。傅水恒,那个平日里嗓门洪亮、性格如火、打起仗来像头猛虎的汉子,此刻竟用上了“叩首”这样的词!这是怎样的绝望与不甘,又是怎样与部下同生共死的决绝!
我猛地攥紧了电文,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岩洞里仿佛瞬间被抽空了空气,师长看过电文后,一拳砸在岩壁上,沉闷的响声让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哆嗦。他双目赤红,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傅水恒……独立团……”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只有电台运行的微弱嗡鸣和洞外呼啸的风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和师长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希冀,也充满了同样的绝望。我们都清楚,师部自身也陷入了重围,补给线被彻底切断,后方根据地同样在遭受扫荡,援兵无望,物资更是无从谈起。我们拿什么去救独立团?拿什么去填补那三百多名伤员的医药缺口?拿什么去应对敌人即将发起的、势必更加猛烈的进攻?
“老陈……”师长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幽灵’电台能传信,可能传过去一颗子弹,一口粮食吗?”
我缓缓摇头,目光投向意识深处那片淡蓝色的光幕——【功业系统】。兑换“幽灵”电台几乎耗尽了我们的积蓄,仅剩的一千多点功业点,对于独立团面临的绝境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独立团这支英雄的部队,在黑风岭流尽最后一滴血吗?
不!绝不!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审视着系统界面。粮食、药品、武器弹药……常规分类下的物品,所需功业点都高得吓人。以我们仅存的点数,连兑换一挺机枪所需的弹药都不够。
一定有办法!系统既然存在,绝不会给出完全无解的绝路!
我的意识疯狂地在各个子目录下搜索,掠过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高科技武器和天价战略物资,最终,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一个名为【紧急状况·限时补给】的灰色图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图标平时是黯淡无光的,此刻却散发着微弱的、仿佛呼吸般的脉冲光芒。
意识集中上去,相关信息流入脑海:
【紧急空投补给箱(标准单位)】
· 性质: 限时、定位、一次性战略支援物资。
· 内容: 随机组合,包含但不限于:基础口粮(单箱满足100人/日最低能量需求)、基础医疗包(可处理常见战伤及感染)、轻武器弹药(适配主流步枪、机枪、手榴弹)、以及少量特种物品(如高效电池、信号弹等)。具体内容视战场紧急程度及兑换者权限有一定倾向性。
· 投放方式: 系统模拟“偶然”事件进行空投(如:利用夜色、云层掩护,模拟“迷航运输机误投”、“秘密渠道空投”等),确保来源具备一定合理性,避免引发本位面过度怀疑。
· 投放范围: 需提供精确坐标(系统辅助修正),投放至指定区域,存在极微小偏差。
· 单箱兑换需求: 1,000 功业点。
· 备注: 此为非标准应急手段,仅在最危急关头开放。每次兑换后,该选项将进入冷却期。空投物资包装将进行做旧处理,抹去明显超越时代的技术标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