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老城区的青石板路,林峰就背着帆布包走进了 “回春巷”—— 江城最老的中药街。这里的铺子大多是百年老店,黑木牌匾上的字迹被岁月磨得发亮,空气里飘着浓郁的药香,和夜市的烟火气截然不同。
他来这儿是为了采购改良养生方的药材。之前夜市卖的清肝茶里,决明子用的是普通品种,要是换成宁夏产的 “明决明”,清肝效果能提升一倍;还有祛湿粉里的茯苓,普通茯苓药性淡,而云南产的 “云茯苓” 带着天然的甘香,更适合健脾。
走了没几步,前方的 “德仁堂” 药铺前突然传来争执声,围了不少人。林峰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穿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的老人,正攥着一包当归,跟药铺老板理论:“你这根本不是岷当归!是用硫磺熏过的普通当归,吃了会伤肝的!”
老板是个腆着肚子的中年男人,胸前挂着 “百年德仁堂” 的玉牌,脸上满是不耐烦:“王老头,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我德仁堂开了一百二十年,卖的都是道地药材,怎么可能用硫磺熏?你自己不懂,别耽误我做生意!”
被称为 “王老头” 的老人气得手抖,指着当归说:“你看这颜色!岷当归断面是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你这当归颜色惨白,闻着还有股酸味,不是硫磺熏的是什么?我之前给病人开的当归,就是从你这儿买的,病人吃了三天就说头晕恶心,你还敢不认?”
“你血口喷人!” 老板撸起袖子就要推老人,“我看你就是想讹钱!再不走,我叫巡捕了!”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小声说:“这王老头以前是‘同济堂’的坐堂中医,医术挺好的,后来同济堂关了,他就常来这儿买药……”
也有人帮着老板:“德仁堂是老字号,应该不会卖假药吧?说不定是王老头年纪大了,看走眼了?”
老人听到这话,脸色更白了,嘴唇哆嗦着,却不知道怎么反驳 —— 他确实拿不出实锤证据,只能凭经验判断,可现在的人,大多信老字号,不信他这个落魄中医。
就在这时,一只手轻轻扶住了老人的胳膊:“老伯,别急,我帮您看看。”
是林峰。他刚才就注意到了那包当归,先天药体觉醒后,他对药材的感知力远超常人,隔着几步远,就闻到了当归里淡淡的硫磺味 —— 那是硫磺熏制后残留的刺激性气味,普通人闻不出来,却逃不过他的鼻子。
老人愣了一下,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里满是疑惑。
林峰走到柜台前,拿起那包当归,先凑到鼻尖闻了闻,然后用指甲刮了一点当归的断面,放在指尖揉搓。指尖的灵气微微一动,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当归的药性不仅稀薄,还带着一丝驳杂的 “火气”—— 这是硫磺熏制后残留的毒素,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脏。
“老板,您这当归确实有问题。” 林峰放下当归,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第一,岷当归的标志性特征是‘油头足、断面黄、气清香’,您这当归油头少,断面惨白,气带酸,不符合道地岷当归的特征;第二,我刚才用指甲刮了断面,指甲上有轻微的粉末残留,还带着点涩味,这是硫磺熏制后,药材细胞壁被破坏的表现;第三,您要是不相信,可以拿一杯温水,把当归泡十分钟,水会变成淡黄色,还会浮起一层细小的泡沫 —— 那就是硫磺溶解后的残留物。”
老板的脸色变了,强装镇定:“你是谁?凭什么说我这当归有问题?你跟这老头是一伙的吧?”
“我只是个来买药材的学生。” 林峰拿出手机,打开相册,里面是他之前跟陈老去药材市场拍的岷当归照片,“这是道地岷当归的照片,您可以对比一下。另外,我还知道,您这药铺里,不仅当归有问题,角落里那筐黄芪,也是陈货 —— 黄芪断面应该是纤维性,有放射状纹理,您那黄芪断面发暗,闻着有股霉味,应该是放了三年以上的陈货,药性早就流失了。”
这话一出,老板的脸瞬间垮了 —— 那筐黄芪确实是他三年前囤的,一直没卖出去,想着混在新货里卖掉,没想到被一个年轻人看出来了。
周围的人也炸开了锅,有人立刻拿出手机,对着当归拍照:“原来真是硫磺熏的!还好没买!”
还有人走到角落里的黄芪筐前,拿起黄芪闻了闻:“真有霉味!德仁堂这是砸自己的招牌啊!”
老板慌了,想把黄芪筐藏起来,却被几个顾客拦住:“你别藏啊!把话说清楚!之前买了你的药材,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 我……” 老板说不出话,额头渗出冷汗。
这时,王老头突然眼前一亮,拉着林峰的手说:“小伙子,你懂药材?你是不是学中医的?”
“我跟着陈敬山教授学中医。” 林峰笑着说。
“陈敬山?” 王老头眼睛瞪得溜圆,“是以前医学院的陈院长吗?他可是中医界的泰斗!你是他的学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