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 第175章 寻觅线索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第175章 寻觅线索

作者:潘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4:33:12

江宁县衙的后院,独辟了一处阴凉的厢房作为临时殓房。

时值盛夏,纵然门窗紧闭,仍有一股混合着陈腐木料、消毒醋液与隐约异样的气息在空气中沉浮,压得人有些透不过气。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上糊的桑皮纸,变得朦胧而微弱,恰好照亮房间中央那块临时搭起的宽大木台。

台上,那具从织坊地基深处重见天日的骸骨,已被老仵作带着学徒小心地清理干净。泥土尽去,露出森森白骨,以一种扭曲而僵硬的姿态陈列着,无声地诉说着埋藏于黑暗中的痛苦。每一根骨头都像是被时光打磨过的惨白玉石,关节处的磨损、细微的裂痕,都成了等待解读的密码。

梁铮褪去了官袍,只着一身深灰色的棉布直裰,袖口挽至肘间。他站在木台前,神色是惯常的沉静,唯有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静静地审视了骸骨片刻,目光从颅顶扫至趾尖,仿佛在与之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

元元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她没有像寻常妇人那般畏惧回避,而是同样专注地看着,手中拿着纸笔,准备随时记录。她面前的另一张矮几上,铺着从现场带回的青布碎片和那块至关重要的蜀锦残片,旁边还放着清水、白醋、镊子、放大镜等物。

“开始吧。”梁铮的声音低沉,打破了殓房的寂静。他首先拿起一个特制的、带弧度的细长铜镊,示意老仵作扶稳颅骨。他的动作极其轻柔、稳定,小心翼翼地将镊尖探入颅骨鼻腔的深邃孔洞之中。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连窗外聒噪的蝉鸣似乎也在这一刻远去。

镊子在内里细微地探索、刮擦着。片刻,梁铮缓缓抽出镊子,尖端沾着些许黑褐色、质地硬脆的残留物。他将其置于鼻下极轻地嗅了嗅,眉头微蹙,随即又将其放入旁边盛着清水的白瓷碗中。只见那些残留物遇水并未立刻融化,而是缓慢地析出些许油脂般的痕迹。

“是蜂蜡。”梁铮沉声道,用镊子轻轻拨动着水中的残渣,“虽年代久远,形态改变,但其特性犹存。死者生前,口鼻曾被蜂蜡严密封堵过。”他抬眼看向元娘,元元立刻在纸上记下“鼻腔,蜂蜡残留”。

这个发现让气氛瞬间凝重。封堵口鼻,这绝非意外或自然死亡的特征,而是指向了明确的他杀,且手段颇为残忍,意在阻止受害者发声和呼吸。

接着,梁铮的目光下移,落在骸骨的胫骨上。他示意老仵作将腿骨抬起,对着光线仔细查看。只见左右两根胫骨的中段,都清晰地印着几道深色的、几乎要嵌入骨质的环形凹痕,与周围骨骼的色泽和质感明显不同。

“看这里,”梁铮用手指虚点着凹痕,“这与现场发现的腐朽麻绳痕迹位置吻合,但此痕更深、更窄,边缘更为锐利。麻绳柔软,难以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这更像是……被铁索之类更为坚硬、沉重的物体长期紧缚所致。”他用手比划了一下铁索的粗细,元元迅速标注“胫骨,深勒痕,疑为铁索”。

检查完腿部,梁铮开始探查胸肋骨。他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轻轻拂过每一根肋骨的表面。突然,他的手指在左侧第三、四、五根肋骨处停了下来。这几根肋骨的中段,存在着明显的、不自然的弯曲和断裂痕迹,断口参差不齐,与陈旧性骨折的愈合形态相似,但又带着一种暴力所致的狰狞。

“这三根肋骨,生前断裂。”梁铮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断口形态显示,是遭受猛力撞击或碾压所致,符合受害者生前曾剧烈挣扎、反抗的特征。”

至此,主要的骨骼伤痕已基本查验完毕。梁铮直起身,微微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脑海中开始将这些零散的碎片拼凑起来。鼻腔的蜂蜡,胫骨的铁索勒痕,断裂的肋骨……

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完整的骸骨骨架,结合骨骼的风化程度、骨质密度以及现场土壤的压实情况,综合判断道:“死者为男性,年约二十至三十,身高五尺七寸左右。死因……系活埋窒息所致。过程应是:先遭人以铁索捆绑双腿,限制行动,期间可能因反抗遭遇暴力,导致肋骨断裂,最后被以蜂蜡封住口鼻,投入土坑中……活活闷死。”

他顿了顿,给出了时间推断:“根据骨骼风化程度及埋尸点的土层情况,死亡时间,应在一年之前,大抵是永乐二十四年春季。”

这个结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活埋,这是何等残酷的刑罚!

另一边,元元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她先是小心地将那块蜀锦残片用清水润湿,用柔软的毛刷轻轻拂去表面的浮尘,然后将其摊平在铺着白绸的托盘上,借助窗户透入的朦胧光线和一枚水晶放大镜,仔细审视。

“夫君,你看,”她招呼梁铮近前,指着残片上的纹样,“这金线牡丹的绣工极其精湛,金线的捻度、牡丹花瓣的层叠走势,都非普通织工所能为。还有这边缘的‘沈’字绣印,针脚细密均匀,是用了心的。”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拥有这等手艺,又姓沈的织工……范围应该可以缩小很多。”

接着,她又拿起那些腐朽的青布碎片,虽然布料本身已脆弱不堪,但其编织的纹理仍依稀可辨。“这种‘双经双纬’的织法,经纬线交织紧密,形成的布面比寻常平纹布要厚实耐磨一些。我记得……江宁本地,好像只有城西的‘福记布庄’出产这种料子,因为他们家有一台祖传的改良织机,专织这种布。”

就在这时,殓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秦泰掀帘而入。他依旧是那身利落的锦衣卫常服,带来一身外面的热气。

“梁兄,”秦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探查后的确定,“织坊周边那片桑园,我亲自去看了。埋尸点的土色确实与周边有异,更为板结,夹杂的杂物也少,像是回填土。最重要的是,旁边那棵老槐树的树根,有几根已经紧紧缠绕并穿透了骸骨的脊椎骨,这种程度的共生,绝非一年半载能够形成,确认是刻意选址埋尸,时间不短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我已凭借锦衣卫的权限,暂扣了织坊库房近两年的所有出入账册。周瑾不是说去采买丝线吗?正好查查,库房里是否异常支取过蜂蜡、铁索这类东西。”他的作用清晰明确——利用身份优势,提供场地勘察的权威结论,并控制关键的几本账册以供梁铮查阅。

正说着,赵彦茹派来的心腹家仆也赶到了,呈上一份抄录工整的文书。“梁大人,梁夫人,”家仆恭敬禀报,“这是我家夫人查阅了江宁县近五年黄册后,特意筛选出的记录。永乐二十四年三月,籍贯沈家村的‘沈阿福’,年二十三,职业登记为‘锦记织工’,备注栏写着‘外出未归’。”

沈阿福!锦记织工!

与蜀锦残片上的“沈”字绣印,以及元元对织工手艺的判断,完美契合!

梁铮与元元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震。这条线索太关键了!几乎可以确定,这具无声的骸骨,就是那位失踪一年多的年轻织工——沈阿福!

“去沈家村!”梁铮当机立断,必须立刻找到沈阿福的家人进行确认。

“我去福记布庄,核实这青布的来源和购买记录。”元元立刻接上,她的调查方向与梁铮的入户访查形成了完美衔接。

秦泰点头:“账册我会尽快梳理,若有发现,即刻告知。另外,我会加派人手,盯着周瑾的府邸,看他何时‘采买归来’。”他的任务依旧是辅助——人手监视、查阅账册。

梁铮夫妇牢牢占据着推理的核心位置,一个负责尸检定性、直击死者身份,一个负责物证溯源、追踪涉案物品;而秦泰则如同最可靠的后盾,利用其特殊身份,为他们扫清障碍,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和保障。

案件的迷雾,正在这紧密的配合中,被一层层拨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