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 第155章 旧卷新疑

梁大人,带我一起去破案吧! 第155章 旧卷新疑

作者:潘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4:33:12

深夜梁府。

书房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驱散了冬夜的酷寒,却驱不散梁铮和元元两人心头的凝重与兴奋。那封带着青瓷瓶纹的平安阁信件,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夫君,你看这个。”元元并未先去换下沾了雪水的鞋袜,而是迫不及待地将从秦泰那里带回的、属于“秦毅老爷”的旧衣袍摊开在书房的软榻上。那是一件宝蓝色杭绸直裰,用料考究,但款式已是十来年前的旧样,颜色也因岁月洗涤显得有些沉黯。她纤细的手指仔细地摩挲着衣料的每一寸,尤其是内衬部位。

梁铮褪下沾了寒气的官袍,换上一件家常的深灰色棉袍,走到榻边。他的目光先是落在妻子专注的侧脸上,烛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鼻尖因方才的寒冷还有些微红,显得格外惹人怜爱。他心中微软,伸手将她一缕散落的鬓发拢到耳后,指尖不经意触到她微凉的耳垂。

元元抬起头,对他嫣然一笑,随即又低下头,手指在衣袍左侧内衬靠近腋下的位置停住:“这里,针脚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密一些,而且……摸起来好像有东西。”她的触觉向来敏锐。

梁铮神色一凛,俯身仔细查看。果然,那一小块区域的针脚异常细密整齐,仿佛刻意加固过。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用于查验证物的小巧银刀,小心翼翼地挑开几根线头。里面并非夹层,而是缝死了一个比指甲盖略大的、极其扁平的硬物。

他动作轻柔地将那硬物取出,摊在掌心。是一枚薄如蝉翼的玉片,质地温润,颜色青白,上面用极细的笔触阴刻着一个图案——正是一个微缩版的青瓷瓶纹,与平安阁火漆印上的纹路别无二致,只是更为精细微小!

“又是这个图案!”元元低呼一声,凑近细看,“藏在如此隐秘的地方……这绝不是偶然。秦泰的义父,和平安阁的关系,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梁铮用指尖轻轻抚过玉片上的刻痕,那流畅的线条再次勾起他脑海中的记忆——银簪的“平”字,耳坠的模糊印记,如今的青瓷瓶纹……那种同源的感觉愈发强烈。他将玉片小心收起,沉声道:“看来,这趟承德之行,势在必行。不仅要取回家产,更要弄清楚这平安阁、这青瓷纹,以及它们与旧案到底有何关联。”

他走到巨大的楠木书案前,点燃了更多的蜡烛,将书房照得亮如白昼。然后,他转身走向靠墙的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架,熟练地从中抽出一只颜色明显比其他卷宗盒更为古旧、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的深棕色木盒。盒盖上落着一层薄灰,昭示着它已被尘封多年。

梁铮吹去浮尘,打开铜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叠泛黄、甚至有些脆化的卷宗纸张。最上面一页,赫然写着《永乐元年承德府呈报富商王仁、李贵暴毙案》。

“十年了……”梁铮轻轻抚过卷宗封面,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那时他还只是大理寺一名见习主事,跟随上官处理此案,却因线索匮乏、阻力重重,最终成了悬案,也成了他心中一个难以释怀的结。

元元端了两杯热茶过来,一杯放在梁铮手边,自己捧着一杯,拉过一张绣墩坐在书案旁,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支持:“夫君,给我讲讲这个案子吧。”

梁铮抿了口热茶,温热液体驱散了喉间的干涩。他翻开卷宗,指着上面的现场绘图和验尸格目,声音低沉而清晰:“死者王仁,承德当地最大的木材商,被发现死于自家书房。书房门窗皆从内闩死,形成密室。死因是胸口一处深及心脏的刺创,凶器……”他顿了顿,指向旁边附着的简陋图形,“是一枚材质普通、但做工异常精美的银簪,簪头正是青瓷瓶造型。”

“密室?银簪?”元元蹙眉思索,“一个商人,在自家反锁的书房里,被一枚簪子刺死?这太不合常理了。凶手是如何进入,又是如何离开的?或者……凶手根本从未离开?”她来自现代的逻辑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我母亲生前也研究过很多古典案例,她曾说,看似完美的密室,往往是为了掩盖更简单的真相,或者凶手的身份本身就出人意料。”

提到母亲,元元的眼神黯淡了一瞬,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念和伤感。

梁铮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的细微变化,伸出手,覆盖在她放在案上的手背上,掌心温暖而有力。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但无声的陪伴和理解,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抚慰人心。元元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心中一暖,反手与他十指相扣,轻轻“嗯”了一声,将那份思念悄悄藏起。

梁铮收回手,继续道:“更蹊跷的是,三日后,与王仁有生意往来、据说正在共同追查一笔陈年旧账的另一位富商李贵,也死于非命。是在城外的一处别院,同样是被类似的青瓷瓶纹银簪刺死。现场没有密室,但同样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案发前,二人似乎在暗中调查一桩十年前的旧事,涉及一批来源不明、数量巨大的优质木材的流向,线索隐隐指向当时已在承德站稳脚跟的黄家,但缺乏实证。”

“木材……黄家……”元元若有所思,“秦泰说,他义父当年和黄家做过木材生意。这之间,会不会有关联?”

“极有可能。”梁铮颔首,“而且卷宗记载,曾有一匿名货郎提及,案发前见一‘气度不凡、袖口隐约有青瓷纹绣样的男子’在王仁家附近出现。但此后再找不到这名货郎,线索就此中断。”

“袖口有青瓷纹……”元元立刻联想到秦泰义父袍子内衬的玉片,“看来,这个图案,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或者一种身份。”

夫妻二人就着烛光,仔细研究着卷宗上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泛黄的纸页中找出被时光掩埋的真相。梁铮凭借其丰富的办案经验和重生带来的独特视角,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元元则不时提出一些跳出这个时代框架的、天马行空却又往往切中要害的猜想。书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两人低沉的讨论声,气氛专注而默契。

不知不觉,窗外天色已微亮。雪不知何时停了,晨曦透过窗纸,为书房带来一丝朦胧的光明。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是府里的老管家。“大人,少夫人,秦大人府上派人送来一个锦盒,说是给大人和少夫人二位的。”

梁铮与元元对视一眼,这么早?

老管家将一个不大的锦盒呈上。打开一看,里面并非金银,而是几套叠放整齐的衣物——一套是秦泰常穿的宝蓝色云纹锦袍,张扬华贵;另一套则是赵彦茹风格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襦裙,温婉雅致。旁边还放着秦泰的私印和一些女子用的精致头面。

衣物上放着一封短信,是秦泰的亲笔,字迹略显潦草,显然写得很急:

“梁兄、嫂夫人台鉴:仓促之间,备此衣物印信,以供二位乔装之用。阿泰性情不羁,言行或有疏狂之处,嫂夫人温婉,皆需仔细揣摩。另附承德详图及黄家近况摘要,或有所助。万事小心,盼早归。 泰 顿首”

信纸下方,还压着一小卷地图和几张写满密麻小字的纸条。

梁铮拿起那件宝蓝色锦袍,布料光滑冰凉,与他平日所穿的素色官服或深色常服风格迥异。他想象着自己穿上它的样子,不由微微蹙眉。

元元却拿起那件藕荷色襦裙,在自己身上比了比,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抬头对梁铮笑道:“夫君,看来我们要好好‘学学’秦大人和彦茹的做派了。你说,你穿上这袍子,是像个威风凛凛的锦衣卫佥事,还是像个……嗯,要去喝花酒的纨绔子弟?”

梁铮被她的话逗得无奈一笑,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顽皮。” 看着她明媚的笑脸,一夜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不少。他展开那张承德地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黄氏山庄,平安阁,十年旧案……一场真假难辨的大戏,即将在承德的雪原上拉开帷幕。而他和元元,既是演员,也是要在迷雾中寻找真相的探路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