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97章 告别乌程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97章 告别乌程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计议已定,行动便雷厉风行。我立刻唤来守在外间的春桃,命她去请月娥和杜若。

不多时,两个身影出现在卧房门口。月娥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浅碧色襦裙,圆圆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和干练;杜若则穿着素雅的月白色长衫,身姿挺拔如修竹,面容沉静,眼神清亮,自有一股经历过风浪的沉稳气度。

“老爷,夫人,唤我二人来有何吩咐?”杜若声音清脆。

我示意她们进来,关上房门。烛光下,我将那场梦境中关于寒山寺后山隐秘别院、苏州驿馆东跨院紫檀密信匣的关键信息,尽可能清晰、重点突出地复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渲染那血腥的契丹骨符和骇人的死穴,只强调了这两个需要探查的具体地点和目标物品。

“…事情便是如此。”我最后沉声道,目光扫过两人,“此事源于我一离奇梦境,本不足为信。然则,事关重大,为求心安,需劳烦你们二人,乔装改扮,秘密前往苏州走一趟。”我看向杜若,“杜姐姐,你经验丰富,此行以你为主,务必护得月娥周全。”

杜若神色平静,听完后只是微微颔首,简洁应道:“老爷放心,杜若省得。”

我又看向月娥:“月娥,你心思细,轻功也好,探查之事,多倚重你。但切记,此行只为探查!印证梦境虚实而已!无论看到什么,哪怕那紫檀匣子就放在你们眼皮底下,也绝不许触碰,更不许擅作主张!一切行动,待我与夫人返回苏州后再议!明白吗?”我语气严肃地重复着李冶的叮嘱。

月娥小脸绷紧,用力点头:“老爷放心,月娥明白!只看,不动手!”

李冶在一旁开口,声音清冷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明日一早便启程。王三会与你们同行,落脚处就安排在苏州念兰轩分号。对外只说是去分号核对账目,协助王三打理些杂务。路上小心,遇事多与杜若姐姐商量。”

“是,夫人!”两人齐声应道。

“去吧,早些歇息,养足精神。”李冶一手拉住一个,“切记!小心行事。”

看着两人领命退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我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重担。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步迈出去,总比困在原地要强。

李冶重新躺下,拉好锦被,只露出一张清绝的侧脸,声音带着一丝倦意:“现在,可以安心睡了吧?我的李大夫?”

我吹熄了床头的烛火,卧房陷入一片温柔的黑暗。窗外,月色如洗,静静地流淌进来。

接下来的几日,乌程的布局如同上了发条的机括,在陆羽近乎疯魔的投入和脚不沾地的奔忙下,飞速推进。念兰轩茶肆分号的改建已见雏形,青砖黛瓦的骨架拔地而起,散发出新木和石灰混合的清新气息,新任命的掌柜陈四完全执行陆羽的规划;兰香坊酒坊分号旧址上的清理工作也已完成,只待姚师傅的核心徒弟们从苏州赶来,便能大展拳脚;朱放主持的那条官道,更是热火朝天,平整好的路基上,巨大的青石条被工人们喊着号子,一块块稳稳地铺设下去,笔直的道路如同一条灰色的绸带,向着远方延伸。

陆羽几乎吃住都在那千亩茶园里。他拿着李冶给的银子,如同握住了尚方宝剑,指挥着朱放从县衙调拨来的民夫和匠人,按照他那日“指点江山”的蓝图,开始清理荒草、修整梯田、疏通引水的沟渠。

他一会儿蹲在地上研究土壤,一会儿对着图纸指指点点,一会儿又跟匠人争辩水碓的构造是否合理,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那张书呆子脸上却始终洋溢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满足光彩。偶尔回别业取换洗衣物,身上都带着浓浓的泥土和青草气息,但眼神亮得惊人,开口闭口都是“茶株间距”、“焙火温度”。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年节的气氛早已在腊月的寒风中散尽,空气中开始隐隐浮动起一丝属于正月十五上元灯节的躁动与期盼。长安的来信也到了,是杜甫亲笔,寥寥数语,除了报平安,便是委婉地询问归期——“茶仓”的孩子们什么时候可以入住,还有那些堆积的账目,都在等着主人。

是该回去了。

临行前一日,与陆羽、朱放告别。地点选在了刚搭起框架、还散发着新鲜木头清香的念兰轩分号工地旁——这地方,怎么说呢,充满了“尚未被败家”的原始气息和锯末的芳醇。

工地上像刚被一群兴奋过度的野兽造访过,横七竖八的木料堆着,尚未安装的窗框斜倚在墙上,颇有点“醉汉等门开”的意境。几只好奇的麻雀在屋梁上蹦跶,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几个一大早就跑来闻木头味儿的“两脚兽”要搞什么名堂。

“子游兄,季兰娘子,一路顺风!哎呀,别板着脸嘛,这是好事!”朱放依然是那副仿佛天塌下来也有他肩膀扛住的灿烂笑容,一嗓子吼得工地上残余的露珠都颤了三颤。他话音未落,蒲扇般的大手就带着开碑裂石的劲道,“砰”地一声落在我肩膀上。

这一掌之力,犹如泰山压顶,哦不,泰山压顶草!我整个人像狂风中的芦苇般晃了几晃,脚下没站稳,一个趔趄差点把旁边搭成一半、还在找平衡的脚手架给扑倒了——幸得季兰及时在我腰后轻飘飘地托了一下,才稳住这艘几乎倾覆的小船。

饶是如此,我手里的茶杯还是“哗啦”泼了一半出去,好巧不巧全浇在了旁边一根才刷好清漆、正待风干的柱子上,留下个形状奇特的水印,仿佛一幅抽象派艺术品。

“啧!”我心疼地看着那柱子新添的“纹身”,朱放却浑不在意,还在用那只差点把我拍矮三寸的手掌重重拍打着胸脯,发出“咚咚”擂鼓般的闷响,震得我怀疑他胸腔里藏了个铁匠铺。

“放心!乌程有我朱放在,保管给你看得铁桶似的,老鼠都钻不进一星半点儿去!”他声若洪钟,豪气干云,惊飞了麻雀一群,“这路,这铺子,还有陆呆子的茶园…哎,陆呆子!我说你听见没有?那些茶树少了一根叶子,我老朱亲自拿口水给你浇回来!”他嚷嚷着转向旁边那位明显魂不守舍的存在。

被他唤作“陆呆子”的陆羽,此刻正处于一种“灵魂出窍”、“人在地球魂在茶园”的高级神游状态。我们几个大活人杵在这片尚未竣工的框架里热火朝天地寒暄告别,他的目光却像被无形的线牵着,固执地、深情地、百转千回地,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飘向远方那根本被晨雾和树林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山坡——那里,是他精神家园所在的坐标。

他手里紧紧捏着一卷显然刚刚经过激烈“磋商”而变得边缘发毛、皱皱巴巴的图纸,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摸索着袖袋,似乎在找他那不离身的茶斗(可惜没摸到,估计是被季兰以防万一“暂时保管”了)。

听到朱放扯着嗓子点他名,陆羽总算回魂零点零一个刻度,象征性地、敷衍地对我拱了拱手,语速快得像茶壶嘴喷出的蒸汽:“啊?哦!子游兄,季兰娘子,一路顺风,一路顺风!这个…恕不远送了!”

他眉头紧锁,盯着图纸上某个画了至少七八个交叉箭头标记的点,仿佛那个墨点是扰乱他“茶之王国”和谐的宿敌,“园中那几处新设计的引水沟走向,昨日与王匠人议得还差些火候…他说什么水流湍急处不可直角急转,容易损毁沟渠…我觉得他不懂茶树根茎的渴求…啧…还有…”他喉咙里咕噜着,眼神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向山坡方向斜飞,“新引进的那批鸠坑茶苗也快到了驿站了,那品种娇贵,见不得日头,我得亲自去看着卸车…对对对…”一番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显然,他的全部心神早已化作一缕青烟,稳稳地落在他的茶树尖儿尖儿上了。

季兰在一旁抿嘴轻笑,用手肘顶了我一下,悄声道:“瞧见没?陆先生这魂儿啊,怕是昨日就跟着那批还没影儿的鸠坑茶苗私奔了。咱们在这与他告别,怕是连他耳朵边的风都算不上。” 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告别了两位画风迥异的朋友——一个热血沸腾承诺保乌程平安的大嗓门保镖,一个心早已在茶园生根发芽的“半仙”,我们又转战下一个重要据点:兰香坊分号的工地。这里比起念兰轩那边的“原生态框架”,就显得有“家底儿”多了。

虽然也是灰尘扑扑,但几座厚实的窖池已经初具规模,泥瓦匠的敲打声、木工拉锯的声响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新砖、湿木料和刚拌好的石灰泥浆的味道。

姚师傅,这块兰香坊的定海神针,正带着几个他新收的本地学徒,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仔似的,在一块新砌好的窖池旁进行“教学实践”。他拿着一个碗口粗的木匠水平尺,这边比一下,那边量一下,神情专注得像在鉴定传世古玉。

一个小学徒大概是紧张,抹泥灰的手有点抖,被姚师傅用尺子背轻轻敲了敲手腕:“稳当点儿!这窖池壁抹不平,将来出的酒啊,口感都得有疙瘩,跟喝下了沙子的米粥似的!”

见我和季兰过来,姚师傅那双满是老茧和泥灰的手在粗布围裙上用力蹭了蹭,蹭掉一大块泥点子,才堆起一脸真诚又带着点恭敬的笑容,快步迎上来,躬身行礼:“东家,夫人。您二位来了!工地上灰大泥重,仔细别弄脏了衣裳。”

他那笑容在满是尘土的圆脸上显得格外朴实可靠,让人一见就安心。尤其是看到他蹭在围裙上那厚厚的泥印子,让人觉得这酒坊的品质肯定跟这围裙的防污能力一样扎实。

“姚师傅,这里可就辛苦你了,多费心。”我看着眼前初具规模、沉淀着希望与酒香的小小王国,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在长安的“草台班子”,到如今能在乌程这江南水乡扎下一根分号,每一步都凝聚着眼前这位老师傅的心血。

“待这边窖池干透,基础打好,乌程兰香坊的金字招牌,可就全仰仗你姚大师傅的名号震着了!”

“哎哟哟,东家您这可折煞老姚了!”姚师傅激动得双手乱摆,那架势恨不得把空气都扇开个缝儿好让我收回刚才的话,“小的哪有那么大脸?全都是东家和夫人领导有方,配方神妙!小的就是个粗人,只会埋头干活!您放心,”他挺起胸膛,神情瞬间变得无比庄重肃穆,眼神坚定得像刚宣过誓,“小的对天发誓,必然豁出这把老骨头去办差!必不负公子夫人重托!”

他顿了顿,仿佛已经开始闻到酒香,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待此间理顺了,作坊开火了,第一窖新酒开坛出瓮,小的定选那最醇最香的头道酒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抵长安!请公子夫人亲自品鉴!要是味儿不对,您甭客气,拿那酒缸砸我脑壳!” 这承诺真是掷地有声,我们毫不怀疑他真敢这么干。

我听着他这近乎悲壮的誓言,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忍不住笑道:“姚师傅,那酒缸可是宝贝,砸坏了还得你亲自动手补,亏本的买卖咱可不做!” 这话引来周围几个竖着耳朵偷听的学徒一阵憋不住的偷笑。

姚师傅自己也摸着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随即正色道:“东家说得对!那就罚我一年俸禄!”他显然是动真格儿的。

“好了好了,”我笑着看向他,赶紧进入正题,“姚师傅,这边乌程分号的根基立稳了,生产走上正轨,你就把苏州作坊那几个你亲手调教出来的、最能干、最灵光的徒弟都带过来。我估摸着有个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

我特意强调,“配方和工艺的精髓,你是行家里手,没人比你更清楚门道。务必挑几个能真正独当一面、靠得住的好手带上!咱们的长安分号,那才是真真要‘上九天揽月’,大展拳脚的地方!”我顺势用手臂做了个颇具野心的挥舞动作,不小心带起一阵风,正好吹向旁边一个小学徒刚堆起来准备过筛的细黄土面儿上,顿时粉尘弥漫,呛得姚师傅和几个学徒都连连咳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