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95章 新政落地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95章 新政落地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李冶接过单子,并未立刻展开,只是随手放在几上,目光却转向我,带着一丝“你问吧”的暗示。

我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而家常:“王三啊,你来我这儿也有些时日了,苏州分号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你了。说起来,我还从未仔细问过你的家事?听口音,似乎不完全是本地人?”

王三闻言,脸上那惯常的恭谨神色微微一滞,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复杂情绪在他眼底飞快掠过,像是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小石子瞬间荡开的涟漪,旋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微微垂首,声音平稳如常,却比刚才低沉了几分:“回公子的话,小的…是个孤儿。打记事起,就没见过祖父和父亲的模样。”

厅内的空气似乎随着他这句话而凝滞了一瞬。窗外的阳光依旧明亮,却仿佛照不进这方寸之地。

“母亲…拉扯我到八岁光景,”王三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像是在讲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久远故事,但那刻意维持的平稳之下,却透着一股深埋的荒凉,“后来…她改嫁了,是邻近州县一户还算殷实的人家。

新夫家…容不下我这个‘拖油瓶’。”他顿了顿,放在膝上的双手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节有些发白,“母亲…哭过求过,但终究…我被赶了出来。”

他抬起头,脸上没什么悲戚之色,只有一种被生活反复捶打后的麻木和认命:“那时候年纪小,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差点冻饿死在那个冬天。

他顿了顿,肩膀似乎极其轻微地缩了一下,语调并无太大起伏,“一个人流落街头,饿得快晕过去的时候,是路过的阿福哥,掰了半块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胡饼救了我。”

“后来?”我追问,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了一下。

“后来……阿福哥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王三脸上的苦笑化开,多了几分真切却酸涩的情绪,“从乡下草沟沟里一步步挪出来,一路打零工,扛活计,卖力气……就这样在乌程这地方总算熬出了个人样。

再后来,阿福哥进了茶肆当伙计,我也跟着他,烧水扫地。阿福哥当了苏州的掌柜,我就被提到后头灶上跟着学炒茶……后来,他调去了长安,苏州分号的摊子……才落到了我肩上。”

一番话,平淡无奇,甚至带着底层挣扎者特有的那种逆来顺受的认命感。没有契丹草原的腥风血雨,没有神秘莫测的血鹰卫传承,只有江南小城最底层挣扎求存的血泪辛酸。

我端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瓷壁传来的温热,心里却像被泼了一盆带着冰碴的冷水,那点因梦境而起的疑虑和隐秘的期待,瞬间被浇得透心凉,只剩下一片空落落的茫然和尴尬。

原来如此…原来梦里那个握着短刀、低吼着“血鹰卫”的王三,真的只是梦中泡影。眼前这个恭谨、勤恳、带着卑微感激的王三,才是真实的、被生活磨平了所有棱角的茶楼掌柜。

李冶适时地拿起那卷采购单,打破了这微妙的沉寂:“嗯,单子我稍后细看。王三,这水源既已选定,务必盯紧运输,莫让途中污了水质。茶楼改建那边,你也多费心看着点进度。”

“是,夫人!小的定当尽心竭力!”王三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应道,脸上恢复了掌柜应有的干练神色,方才那片刻流露的脆弱与荒凉已消失无踪。他行了一礼,退出了正厅。

看着王三消失在门外的背影,我放下一直端着的茶盏,自嘲地揉了揉眉心:“看来,真是我想多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古人诚不我欺。”

李冶瞥了我一眼,金眸中带着“早知如此”的了然,她优雅地站起身,理了理并无褶皱的裙裾:“与其在这儿琢磨你那光怪陆离的梦,不如想想正事。高力士赠的那处茶园,还有杨国忠的新政推行如何,不都该去问问高太守么?

正好,也该去拜会一下这位父母官了。陆羽呢?那书呆子不是对茶树最感兴趣?叫上他一起,省得他整日在念兰轩里对着几盆兰草念叨什么‘茶性精洁’。”

提到茶园和陆羽,我精神稍振。那些虚无缥缈的梦境带来的困扰,暂时被抛到了脑后。毕竟,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和即将推行的新政,才是真正需要操心的正事。

次日,天朗气清。一辆青幔油壁马车驶出浣花别业,车轮碾过乌程平整的青石板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我、李冶,还有被强行从念兰轩指挥中拖出来的陆羽,一同前往位于城中的吴兴郡太守府邸。

陆羽坐在我对面,怀里还宝贝似的抱着他那本厚厚的《茶经》手稿,嘴里兀自不满地嘟囔着:“子游兄,季兰娘子,你们也忒心急!我那篇关于‘剡溪茶与紫笋茶火候异同’的考据,就差最后几行点睛之笔了!这思绪一断,再续上可就难了…”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书页边缘,一副痛失至宝的模样。

李冶斜倚在柔软的锦垫上,正拿着一面小巧的菱花铜镜对镜整理鬓边一丝不听话的白发,闻言头也不抬,凉凉地回了一句:“陆大圣人,你那点睛之笔,再点下去,怕是要点到明年清明采茶时节了。茶园当前,孰轻孰重?”

“茶园?!”陆羽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方才的抱怨和不甘如同被大风吹散的浮云,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猛地坐直身体,怀里的《茶经》手稿都差点滑落,“就是你曾说过的,高力士高将军所赠的那处?在何处?多大?土质如何?向阳背阴?可有活水经流?种的是何种茶株?树龄几何?”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从他嘴里蹦出来,那急切的模样,仿佛晚到一刻,那茶园就要长腿跑掉似的。

我被他这瞬间的变脸逗乐了:“陆兄稍安勿躁,到了太守府,拜会了高太守,自然一切明了。那茶园具体如何,我们也是两眼一抹黑,这不正要劳烦你这位茶圣去掌掌眼么?”

陆羽这才稍稍按捺住激动,但双手还是紧紧抱着他的书稿,仿佛那就是打开茶园的钥匙,嘴里无声地念念有词,手指在空中虚点着,似乎在规划着什么。李冶从铜镜上移开目光,瞥了陆羽那副走火入魔的样子一眼,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太守府邸虽不及长安朱门绣户的显赫,却也自有一股江南官宦人家的清雅气派。粉墙黛瓦,庭院深深。门房显然早已得了吩咐,一见马车停下,立刻殷勤地迎了上来,躬身引路:“李大夫,李夫人,陆先生,稀客稀客啊!太守大人正在花厅,知道你们来一定很高兴。”

穿过几重月洞门,绕过回廊假山,花厅已在眼前。厅门敞开,高卫太守一身常服,正负手立于阶前相迎。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平和温润,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儒雅,但眉宇间又沉淀着主政一方的沉稳气度。

“哎呀呀,李大夫,李夫人,陆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未曾远迎,失礼失礼!”高卫笑容满面,声音洪亮而热情,快步迎下台阶,姿态放得极低。

“高太守客气了,冒昧叨扰,是我等失礼才对。”我连忙拱手还礼。

“哪里哪里,李大夫乃朝廷三品大员,莅临本郡,是本官的荣幸!快请厅内奉茶!”高卫侧身相让,态度热络却不谄媚,分寸拿捏得极好。

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茶汤澄碧,香气清幽,正是上好的顾渚紫笋。寒暄几句,无非是路途辛苦、别业住得可还习惯之类的客套话。

高卫放下茶盏,脸上笑容依旧,却多了几分郑重。他伸手入怀,取出一物,双手托着,递到我面前:“李大夫,此物完璧归赵,物归原主了。”

我定睛一看,心头微震。躺在他宽厚掌心上的,正是我那枚代表着“银青光禄大夫”身份的三品鎏金鱼符!符身光泽温润,鱼鳞纹路清晰,在厅内明亮的光线下折射出内敛而尊贵的微光。那日为韩揆、萧叔子之事,我以此符为质,恳请高卫相助。

“多谢高太守!”我连忙起身,双手接过这沉甸甸的鱼符,指尖感受到金属特有的冰凉质感,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地,“韩揆与萧叔子二位先生之事…”

“李大夫放心!”高卫捋了捋长须,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矜与成竹在胸,“通关文牒,本官已亲自督办妥当。凭此牒文,二位先生可畅通无阻,自江南道北上,沿途州县驿站,皆已打点清楚,必不使二位贤才受半分委屈。”

他语气笃定,显然此事办得极为漂亮,且于他而言,亦是举手之劳便能结交一位前途无量的三品京官,何乐而不为?那笑容里,便多了几分官场上心照不宣的意味。

“高太守费心,感激不尽!”我再次郑重道谢,将鱼符小心收好。

重新落座,话题自然转到了当前朝野最为关注的焦点——杨国忠的新政推行。陆羽也暂时放下了对茶园的神往,凝神倾听。

“高太守,新政推行已近一月,不知在吴兴郡乃至整个江南道,进展如何?可还顺遂?”我端起茶盏,状似随意地问道。

高卫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钦佩与感慨的凝重。他轻轻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声音也压低了些,却字字清晰:“李大夫问起此事…实不相瞒,起初,本官亦是忧心忡忡!此等新政,条条直指积弊,触动多少豪强世家的命脉?江南道历来是膏腴之地,亦是盘根错节之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他端起茶盏,却并未饮用,目光扫过我们三人:“然则,杨相国此番,当真是雷霆手段!再辅以高力士高将军在宫中的鼎力支持,两位老将出马,一明一暗,一刚一柔,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眼中闪过一丝敬畏:“长安朝堂之上,那些心存侥幸、试图阳奉阴违或串联阻挠之辈,此番是真正见识到了杨相国的霹雳手段!

铁腕之下,已有数名五品以上官员因阻挠新政、贪墨税赋被锁拿下狱,家产抄没!更有几个跳得最凶的地方豪族,被查出侵占民田、私设苛捐的实证,田产被强制赎买分配,主事者锒铛入狱!”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快意,“风声所及,江南各州郡,那些平日里气焰嚣张、视地方官吏如无物的世家大户,如今哪个不是噤若寒蝉?闻新政之名而色变!新政条陈所到之处,推行之顺畅,远超本官预期!”

高卫的描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铁血肃杀的朝堂图景。杨国忠与高力士这对看似不搭调的组合,为了推行新政,竟展现出如此强悍而默契的统治力,硬生生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这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我心中那点因杨国忠历史名声而起的疑虑,在此刻也淡化了不少。无论如何,若能抑制豪强,让底层百姓稍得喘息,总是好事。

“如此说来,新政根基已初步扎下了?”李冶在一旁淡淡开口,金眸中带着审视。

“根基已立,大势已成!”高卫斩钉截铁,语气充满信心,“虽有零星杂音,但已翻不起大浪。圣上对此亦是龙心大悦,杨相国圣眷正浓啊!”

他话锋一转,又看向我,笑容重新变得热络,“说起来,李大夫深得圣心与贵妃娘娘眷顾,又与高将军、杨相国皆有关联,此次新政能如此顺利,李大夫虽未亲临中枢,然于江南稳定舆情,亦是功不可没啊!” 这话里,恭维与试探兼而有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