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94章 梦在心中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94章 梦在心中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朱放捻着胡须,站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喧嚣中,眯着眼,望向春风茶楼的方向。功在千秋?利在当代?那是自然!本县为官一任,不为百姓修桥铺路谋福祉,难道是为自己谋私利不成?至于这路修好了谁家门口最热闹,那只是……一点无心插柳的小巧合罢了!他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真诚。

“让开让开!官府办差!官道放线啦!都别碍事!”一声带着浓重地方口音、中气十足的吼声恰在此时响起。

只见签押房侧门涌出七八个身材精壮、穿着县衙皂衣公服、但细看之下衣袖裤脚都还沾着新泥草屑的汉子。

为首的是一个留着山羊胡、三角眼、显得异常干练的户曹小吏。他手里拎着一大卷缠得紧紧的草绳,绳头上系着一块沉甸甸的铁尖锥。他身后几个衙役则抬着一具简陋但颇为巨大的木工墨斗和长杆,以及几根削尖了头的木桩。

这几人呼喝着,动作麻利地分开人群,毫无阻碍地朝着那条即将迎来天翻地覆改变的窄巷深处大步流星走去。脚步落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官方气势。

夕阳的金辉映照着县衙屋檐那古朴繁复的鸱吻和垂脊走兽。朱放站在台阶之上,捻着胡须,看着那匆匆而去的放线队伍,脸上的笑容如同打翻了的蜜罐。这民生福祉的大道,每一步都踏在他朱放规划好的蓝图上。

暮色四合,初上的华灯点燃了乌程街头巷尾的点点星火。

河面上归舟的渔火与岸上人家点起的灯火交相辉映,将流淌了千年的乌程运河染上了一层流淌的暖金色。晚风带来湿润的凉意,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鱼腥味、水汽味,以及城市喧嚣渐渐平息的余韵。

城北的方向,新盘下的粮栈旧址处,一片灯火通明。远远地,还能隐约听见姚师傅那特有的、洪亮中带着沙哑的大嗓门在夜风中回荡,伴随着几声重物落地和民夫们粗重的号子声。显然,这位急性子的酒坊大师傅,已经带着临时召集起来的几号人手,点着火把,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理场地、规划地基了。那热火朝天的干劲,如同新酒的酒糟提前开始了蒸腾。

城中,“春风茶楼”后巷那片狭窄的空间里,此刻同样亮着几束明晃晃的火把。户曹小吏那尖利的声音在狭长的巷子里清晰地回荡着,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准确:“从春风楼后墙根起量——一丈——!定桩!”

“梆!”伴随着清脆的木锤敲击桩头的声响,一根削尖了头、代表着界线和未来的木桩被牢牢地楔入地面。

“两丈五尺!再定!”

“梆!”又一根木桩应声钉下,溅起几点尘土。

更远处,传来低沉的民夫应答声和墨线弹在墙面的“嗡噗”声。丈量、放线、打桩……这代表官家意志的行列,如同无形的犁铧,势不可挡地犁过这片原本沉寂的旧巷,为那即将拓宽的所谓“官道”和那个注定要与繁华喧嚣相接的新“念兰轩”茶楼,标定了崭新的边界。

空气中,仿佛已经有丝丝缕缕的、尚未诞生却已汹涌澎湃的气味在酝酿发酵。一种是谷仓开闸般、带着谷物发酵酝酿后即将磅礴喷发的醇厚酒香之气——它代表着最原始直接的人间烟火**。

另一种则更为缥缈悠远,如同山间云雾初散,带着草木清气与书卷墨味沉淀融合的茶烟之气——它蕴藏着文人心头的幽远寄托与市井生活的精致一隅。

而此刻,一股名为“官道”的清冽而粗暴的开路之息,正将这气味迥异的两处勾连贯通。那是新翻开的泥土的腥气,是木桩钉下飞溅的尘末味,是朱砂官印特有的刺鼻印泥味,更是朱放“心系苍生”背后那一点点难以言说、却又呼之欲出的铜板气味。

这三股气息,如同江南水乡氤氲水汽中无声汇流的溪涧,在乌程城初上的华灯之下交织盘绕。

酒香厚重如地脉,茶烟缥缈若天光,官道奔流似通衢。

它们此刻尚且无形,却在规划好的图纸和钉下的木桩之间,在灯火通明的仓房与新弹的墨线之上,悄然而坚决地融合、弥漫、延伸开去,无声地嵌入这座江南小城未来的骨血之中,只待明朝日出,便要催生出一场新的喧嚣与生机。

运河的水,静默无声地流过,倒映着两岸灯火与天上星月,也仿佛倒映着即将在乌程地面上交织升腾的万种气息。

几日后的浣花别业的正厅里,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木格窗斜斜铺进来,将细小的尘埃照得纤毫毕现,在光柱里懒洋洋地浮沉。

我和李冶隔着一张光洁如镜的紫檀小几对坐,几上两盏清茶氤氲着袅袅白气,碧绿的茶汤里,嫩芽舒展沉浮,散发出雨后春山般的清冽气息。

我端起茶盏,指腹摩挲着温润的瓷壁,目光却有些失焦,越过李冶肩头那盆开得正盛的素心腊梅,飘向了更远也更混乱的地方。

王三方才从厅外廊下匆匆走过的身影,像一根无形的线,猛地扯动了我脑子里某个被刻意压下的角落。

那场光怪陆离、带着血腥与契丹寒气的梦境,瞬间无比清晰地翻涌上来,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冰冷的触感,直抵心尖。

“季兰,”我放下茶盏,瓷器与紫檀相碰,发出“叮”一声轻响,打破了一室静谧,“有件事…颇为离奇,萦绕心头几日了。”

李冶正用小银匙轻轻拨弄着茶盏里的嫩芽,闻言抬起那双仿佛蕴藏着千年冰雪的金眸,眼底带着一丝被打扰后的慵懒好奇:“哦?何事能让我的夫君如此郑重?莫非是姚师傅新酿的‘兰香’又被人半路劫了去?”她唇角微弯,调侃的意味明显。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将那夜梦境中贞惠公主如何如鬼魅般出现,如何将冰冷刺骨的血鹰令塞入我掌心,王三如何认出这契丹王庭秘令,以及那三处足以置安庆绪于死地的致命死穴——寒山寺后山的军械秘库、苏州驿馆东跨院的密信紫檀匣、还有他那令人瞠目结舌的“贪恋床笫之症”……一桩桩,一件件,尽可能详实地描述出来。

说到血鹰令上那滴血的鹰爪人头图腾时,我甚至下意识地摊开了自己的手掌,仿佛那枚带着煞气的骨符还烙在皮肤上。

厅内只剩下我略显急促的声音,空气仿佛凝滞了。李冶脸上的慵懒笑意早已消失无踪,那双金眸随着我的叙述,渐渐凝起锐利如实质的寒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人心。

当我说到贞惠公主那句冰冷刺骨的“各取所需,公平交易”,以及王三最后那声石破天惊的质问时,李冶搁在膝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最后一个字落下,厅内陷入一片奇异的死寂。阳光依旧明媚,腊梅的幽香依旧浮动,但我却感到一股无形的寒意悄然弥漫。

李冶沉默着,她端起自己那杯已经半凉的茶,送到唇边,却没有喝,只是用杯沿轻轻碰了碰下唇,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品味这离奇故事背后的意味。

金眸中的冰寒锐利并未因这故事的终结而消散,反而沉淀下来,化作一种洞悉世情的深邃。

片刻后,她终于放下茶盏,瓷器与紫檀再次轻碰,发出清脆的“叮”声。她抬起头,那冰雪雕琢般的脸上,唇角竟一点点向上弯起,起初是一个极浅的弧度,接着笑意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迅速扩大,最终化为一阵抑制不住的清脆笑声。

“噗嗤…哈哈…哈哈哈……”她笑得肩膀微微耸动,方才那沉凝如渊的气氛瞬间被这笑声击得粉碎,那双金眸弯成了月牙,里面盛满了毫不掩饰的戏谑,“李公子啊李公子!”她伸出一根纤细白皙的手指,隔空点了点我,指尖仿佛还带着未散的笑意,“你这梦做得…当真是惊心动魄,环环相扣,比那长安西市勾栏瓦舍里最好的说书先生还精彩三分!”

她身体微微前倾,靠近小几,那双含着笑意的金眸紧盯着我,带着促狭的光芒:“那么,敢问李公子,你梦里那位贞惠公主塞给你的、能号令契丹死士、见令如王亲临的‘血鹰令’呢?”

她摊开自己空无一物的白皙手掌,在我面前晃了晃,“莫不是…被窗外路过的狸奴叼了去当磨爪的玩意儿?还是说,被你昨夜就着‘兰香’一并吞下肚了?”

我被她这突如其来的调侃弄得有些措手不及,脸上顿时一阵发热,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这个…咳,梦中之物,自然醒来便没了踪影。” 心里那点因梦境过于真实而生的疑惧,被她这毫不留情的一通笑给冲淡了不少,只剩下些许尴尬在心头盘旋。

李冶收了笑,但眉梢眼角的揶揄仍未褪尽,她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啜了一口,才悠悠道:“贞惠公主的名号,安庆绪未婚妻的身份,这倒非虚妄。那日我们在福鹤楼吃酒,隔壁雅间不就有两个喝高了的幽州行商,大着舌头议论过此事么?说什么渤海国主为求自保,攀附安禄山,将最宠爱的贞惠公主许给了他那跋扈的二儿子…你当时还皱眉嫌他们聒噪来着。”

她顿了顿,目光带着看透一切的了然,“至于其他……什么血鹰令、死穴、契丹王子孙卫的……怕是你这脑子里不知何时塞进去的杂闻轶事,趁着夜深人静,混着对安庆绪那厮的厌恶,一股脑儿编排出这么一出大戏罢了。梦境终究是梦境,当不得真。”

她的话条理分明,合情合理,像一阵清风,试图吹散我心头那片由离奇梦境堆积起来的迷雾。然而,王三那声低沉的“血鹰卫”和梦中他手握短刀、死死盯着骨符的警觉眼神,却顽固地在迷雾深处闪烁着,不肯轻易散去。

“话虽如此…”我沉吟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几面上划动,“王三他…认得那血鹰令。梦里说得那般笃定…他父亲曾是血鹰卫…”

李冶的金眸微微一凝,随即又化开一丝无奈:“一个梦里的言语,如何作得准?你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现在就把王三唤来问问。正好,念兰轩分号那边还有些采买的单子要他过目。” 她说着,扬声唤道:“春桃!”

门外很快传来细碎轻快的脚步声,春桃那张带着几分稚气却透着精明的圆脸出现在门边:“夫人,老爷,有何吩咐?”

“去前头铺面把王掌柜叫来,就说老爷有事问他,顺便把新到的湖州山泉采购单子也带过来。”李冶吩咐道。

“是,夫人!”春桃脆生生应了,转身脚步轻捷地去了。

等待的片刻,厅内又恢复了安静。我端起微凉的茶喝了一口,试图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悸动。李冶则重新拿起银匙,专心致志地拨弄着茶盏里的叶子,仿佛刚才那场关于血腥秘令和致命死穴的谈话从未发生。

不多时,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王三的身影出现在厅门口。他依旧穿着念兰轩掌柜惯常的靛蓝色细布长衫,浆洗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头发用布巾整齐束着,脸上带着惯常的恭谨和一丝被唤来的询问之色。他手里还捏着一卷账册样的纸张,想必就是那采购单子。

“东家,夫人。”王三在门槛外站定,躬身行礼,“不知唤小的前来有何吩咐?”

“进来坐吧,王三。”我指了指下首的一张圆凳,“没什么大事,就是随便聊聊,顺便看看那单子。”

王三依言走进来,在圆凳上虚坐了半边屁股,腰背挺得笔直,双手将那卷纸递向李冶:“夫人,这是新拟的湖州山泉采买单,请过目。按公子之前吩咐,找的是源头活水,水质清冽甘甜,最宜烹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