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 第155章 故人相见

千年一瞬白发如月 第155章 故人相见

作者:点一盏心灯42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14:21:02

我赶紧悄悄扯了扯她的袖子,她却给了我一个“放心,我有分寸”的眼神,但我心里那不好的预感更强烈了。

相比之下,韩揆的反应就简单直接多了。他上前一步,依旧是那副冷峻的表情,对着李白和玉真公主抱拳一礼,言简意赅:“太白先生,玉真师姐。” 算是打过了招呼,对他而言,这已经是相当给面子的热情了。

李白似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弥漫在空气中、几乎能拧出水来的微妙气氛,他打了个哈哈,用他那极具感染力的大笑率先打破了沉默,目光转向院子里那些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孩子们。

接着对杜甫道:“杜子美,怎的,就让我们在这门口站着喝风?不请我们进去看看你这‘桃李满茶仓’的盛况?老夫对这些娃娃们,可是好奇得紧呐!”

杜甫这才仿佛从某种恍惚的状态中惊醒,连忙侧身让开道路,脸上带着歉意:“是是是,晚生失礼了!太白先生,玉真公主,诸位,快请进!仓促之间,未有准备,简陋之处,招待不周,还望海涵,海涵!”

我们一行人这才随着杜甫走进茶仓大院。院子极为宽敞,地面用青石板铺就,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边是几排整齐的砖瓦库房,门窗紧闭,但隐隐有茶叶的清香飘散出来;另一边则是一排显然是后来改建的屋舍,挂着“明理堂”、“格物斋”等牌匾,想来是教室和孩子们以及先生们的宿舍。

此时并非正式上课时间,但院子里依旧有不少孩子在活动,有的拿着比他们还高的扫帚认真洒扫,有的则在韩揆平日指导的空地上像模像样地练习着简单的拳脚和持棍动作,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的聚在树荫下,摇头晃脑地背诵着诗文。看到我们这一大群人进来,孩子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好奇地张望过来,在萧叔子温和的示意下,齐声问好,童声稚嫩而响亮:“先生好!夫人好!”

这些孩子虽然身上的衣衫大多打着补丁,显得朴素,但一个个面色红润,眼神清澈明亮,举止有礼,看不到丝毫流浪儿的猥琐与胆怯,反而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显然,他们在这里不仅衣食无忧,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教养。

玉真公主细细打量着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慈悲和赞许之色,她轻声对杜甫说道:“杜先生教化有功,将这些无依无靠的孩童教导得知书达理,精神饱满,实属不易。假以时日,这些孩子中必出栋梁之材。”

杜甫连称不敢,态度谦逊:“公主殿下谬赞了。此皆赖子游兄仁心,提供此地,一应开销皆由他承担。更有萧先生诲人不倦,韩师兄、杜教练等人悉心教导,强健其体魄。杜某不过略尽绵力,督促他们读书明理而已,实不敢居功。”

李白则更显随性,他压根没参与这边的客套,早就被那群在树荫下背诗的孩子吸引了去。他笑眯眯地踱步过去,毫无架子地蹲下身,与孩子们平视,声音醇厚温和:“娃娃们,刚才背得挺起劲儿,背的什么好文章呀?”

一个虎头虎脑、胆子颇大的孩子仰起脸,大声回答道:“回先生的话,我们正在背《关雎》!”

“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白信口吟出,声音抑扬顿挫,自带一种奇妙的韵律和魅力,他笑着问,“背得不错!那你们可知,这诗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呀?”

那孩子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不确定地说:“萧先生讲,是讲一个男子喜欢上一个女子,心里头想她。”

李白闻言,哈哈大笑,声震林樾:“说得对!喜欢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遇到了心仪的女子,就要大胆地说出来,追求不到也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份心意和过程,就像老夫我年轻时候……”他话说到一半,似乎猛然察觉到身后玉真公主投来两道虽然温柔却极具“杀伤力”的目光。

那目光仿佛在说“你敢在孩子们面前胡说八道试试?”,他立刻干咳一声,话锋硬生生一转,“……呃,那个……就像这诗里后面说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意思是追求不到,日夜思念,要懂得坚持,但也要懂得……呃,发乎情,止乎礼义!对,止乎礼义!” 最后这句“发乎情,止乎礼义”从他嘴里说出来,总让人觉得有些勉强和怪异,引得孩子们一阵懵懂的、善意的笑声。

玉真公主在一旁无奈地轻轻摇头,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噙着一丝又好气又好笑的弧度。杜甫在一旁看着李白与孩童互动,眼中对李白这种平易近人、启发童趣的做派佩服之色更浓,但眉头却微不可察地轻轻蹙了一下,似乎觉得李白这般解读《诗经》,对于启蒙孩童而言,有些……过于随性和不拘章法了?与他心中“思无邪”的教化理念颇有出入。

就在这时,一个约莫只有四五岁、走路还有些摇摇晃晃的小豆丁,不知何时挣脱了旁边小姐姐的手,屁颠屁颠地跑到李白面前,仰着粉嫩的小脸,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白腰间悬挂的那柄造型古朴、剑鞘上刻有青莲纹饰的长剑,奶声奶气地说:“白胡子爷爷,你身上挂的剑剑,好漂亮呀!”

若是寻常官员被个黄口小儿如此称呼,只怕会觉得冒犯,但李白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像是被搔到了痒处,十分受用。

他爽朗一笑,竟弯腰小心翼翼地将那小家伙抱了起来,让他能更清楚地看到那柄长剑:“哟!小娃娃,年纪不大,眼光倒是不错!这可是把好剑!跟了爷爷很多年了!” 他见小家伙一点不怕生,反而伸出小手想去摸剑鞘,便逗他道:“怎么?想不想看白胡子爷爷舞剑给你看?”

“想!” 那孩子清脆地应道。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顿时激起了千层浪。周围的孩子们本就对这位气度不凡、笑容可亲的白胡子老爷爷充满好奇,一听要舞剑,立刻全都兴奋地围拢过来,连那些在远处练习拳脚的也顾不上韩揆平日严肃的目光,呼啦啦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叫着:“想看!爷爷舞剑!”

李白将孩子放下,对站在一旁、神情有些复杂的杜甫笑道:“杜子美,老夫今日兴致好,借你这宝地一用,给娃娃们耍个把式,助助兴,也让你们这茶仓添点武运昌隆之气,如何?”

杜甫能说什么?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李白看似商量实则已做决定的语气,他只得拱手道:“太白先生肯屈尊展露绝技,是孩子们和此地的福气,先生请便,只望先生留意,莫要太过耗费心神。”

“哈哈,无妨!活动活动筋骨,正好消食!” 李白朗笑一声,身形倏然一动,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他已如一片被清风托起的流云,飘逸而潇洒地落在了院子中央最为空旷之处。

他甚至没有拔剑,只是以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代剑,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而深邃。“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他口中吟诵的,正是他那首脍炙人口、充满侠烈之气的《侠客行》!随着那慷慨激昂的诗句,他身形展动,或指或掌,或点或划,步伐变幻莫测。

动作时而如弱柳扶风,飘逸轻灵,宛如剑仙临世;时而如霹雳惊雷,刚猛霸道,带着一股睥睨天下、十步一杀的无匹气概。

虽无真正的剑气纵横,但那蕴含在每一招每一式中的神韵,那洒脱不羁、豪气干云的灵魂,却透过他精准而充满美感的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孩子们何曾见过这等景象,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小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待到李白动作稍缓,便爆发出阵阵发自内心的惊呼和喝彩声。

玉真公主站在廊下,目光始终温柔地追随着场中那道白色的身影,眼神中既有欣赏,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与倾慕,仿佛在向世人无声地展示:看,这就是我玉真所倾心的人,何等风采!

杜甫则是看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那诗句与剑意交织出的瑰丽想象中,他口中不自觉地跟着低声吟哦:“‘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好!好气魄!好诗!好剑意!当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剑意与诗心,竟能如此完美交融!”

他虽是正统儒士,不善武艺,但作为顶尖的文人,其感受力和想象力何其敏锐丰富,此刻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所蕴含的惊天动地的力量与强烈到极致的个人风格,对李白那仿佛得天地灵秀的才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当李白一套酣畅淋漓的“剑舞”完毕,收势而立,面不红气不喘,反而神采奕奕,赢得满院子大人孩子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时,杜甫在由衷赞叹、激动得脸色都有些泛红之余,却忍不住微微侧身。

对着身边依旧面无表情、抱臂而立的韩揆低声感慨道:“太白先生之才,如银河倒泻,汪洋恣肆,确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只是……这等侠客之气,快意恩仇,睥睨王侯,与圣人所谆谆教诲的‘温良恭俭让’之君子风范,终究是……有所不同啊。”

语气中,那无法掩饰的敬佩是实实在在的,但那一丝根植于骨髓、属于正统儒士的、对这种看似“离经叛道”、不受束缚的自由灵魂的不认同感,也隐约流露了出来。

韩揆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回了三个字,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道不同。”

我在一旁听得真切,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就是活生生的诗仙与诗圣啊!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双星!在才华上,他们相互倾倒,是难得的知音;可在骨子里最深处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上,却是南辕北辙,难以融合。

能看到这历史性的一幕,感受这既经典又带着点滑稽的真实碰撞,我这穿越之旅,也算值回票价了。

李白一套酣畅淋漓的“剑舞”完毕,收势而立,面不红气不喘,反而神采奕奕,赢得满院子大人孩子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叽叽喳喳,兴奋得小脸通红。李白也毫无不耐烦,笑呵呵地这个摸摸头,那个说两句鼓励的话,场面温馨热闹。

就在这气氛融洽、众人注意力稍稍分散的当口,一直抱剑立于廊下阴影处的韩揆,终于动了。他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峻表情,步伐沉稳地走到了正含笑看着李白与孩子们互动的玉真公主身边。

“师姐。” 韩揆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玉真公主耳中。

玉真公主闻声转过头,看到是韩揆,脸上露出了真切而温和的笑容,不同于面对李白时的宠溺无奈,也不同于面对杜甫时的礼貌淡然,这是一种面对同门师弟的、带着回忆与亲切的笑容:“韩师弟,许久不见了。近来可好?”

韩揆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尚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宽敞的院落和孩子们,又加了一句,“此地,不错。”

玉真公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轻颔首:“是啊,子游和季兰有心了,杜先生治理有方,你能常来此指点这些孩子,亦是功德。看他们如今的模样,比之流落街头,已是云泥之别。” 她的语气中带着慈悲和欣慰。

“分内之事。” 韩揆答道,随即像是完成了某种汇报任务,又沉默了下来。他本就不是多话之人。

玉真公主了解自己这个师弟的性子,也不以为意,轻声感叹道:“时光荏苒,想起当年你我同在师尊座下学艺之时,仿佛还是昨日。如今你剑术愈发精进,性子却还是这般……沉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