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通过日常器物揭示的妙用。让我们全家一起发现:那些看不见的空间、那些的部分,往往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所在。

【童话版】《空房子的秘密》

小兔子发现一座空房子,觉得它没什么用。可是当下雨时,空房子为它遮雨;当刮风时,空房子为它挡风;当夜晚来临时,空房子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家。

智慧爷爷说:孩子,你看不见的空气让你呼吸,看不见的空间让你居住,这些才是真正的啊。

【小学版】

核心概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毂、埴、户牖。

卦象:有无相生。

核心要点:

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

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3.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虚,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4.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所以给人便利,发挥了作用。

5.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6. 埴:黏土。

7. 户牖:门窗。

自然象征:空心的竹子、中空的鸟巢、山洞的空间。

重要概念:有(实体部分)、无(虚空部分)、利(便利条件)、用(实际功用)。

【初中版】

思维模型:空间功能的哲学思考。

1. 实体与虚空的关系:

? 实体界定空间,空间成就功用

? 有形提供条件,无形实现价值

? 存在确立形式,空无赋予意义

2. 无用之用的智慧:

? 车轮的空洞使车能行

? 器皿的空虚使物能容

? 房屋的空间使人能居

3. 生活哲学的启示:

? 留白处见真意

? 虚空处藏妙用

? 静默处显大音

核心智慧:认识到不是空无,而是实现的价值的关键所在。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重视无形价值:看到空间、时间、关系的意义。

?理解虚实相生:把握有形资源与无形资产的平衡。

决策智慧:

?留出余地:在规划中预留调整空间。

?善用间隙:在忙碌中保持心灵空间。

关系管理:

?尊重个人空间:给他人留出呼吸的余地。

?保持适当距离:在亲密中保持独立性。

事业进阶:

?创造发展空间:为创新留出容错余地。

?善用空白市场:在无人处发现商机。

修养路径:

?心灵放空:通过冥想清空杂念。

?虚怀若谷:保持谦逊接纳新知。

【哲学版】

道体的空间哲学:

1. 存在论的深化:

与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2. 功能论的突破:

功能不在实体本身,而在实体所创造的空间关系。

3. 价值论的重构:

价值不仅在于占有,更在于使用的可能性。

与现代哲学对话:

?与现象学意向性空间的理论相通。

?与建筑学空间体验的设计理念契合。

?与经济学使用价值的深层理解一致。

终极启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对的执着,领悟的创造性力量。

【音乐版】

1. 儿童版《有无歌》

调性:F大调

节拍:2\/4拍

速度:轻快明朗(108 bpm)

| 3 3 | 4 2 | 3 3 | 2 - |

三 十 辐 共 一 毂

| 2 2 | 3 1 | 2 2 | 1 - |

当 其 无 有 车 用

| 5 5 | 6 5 | 3 3 | 2 - |

埏 埴 为 器 有 器 用

| 5 5 | 4 3 | 2 2 | 1 - |

有 之 为 利 无 为 用

1. 文学版《虚空颂》

调性:c羽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空灵深远(70 bpm)

| 1 - 3 - | 5 - - - |

三 十 辐 条

| 6 - 5 - | 3 - - - |

共 一 毂 中

| 5 - 6 1 | 2 - 3 - |

当 其 无 处 车 乃 用

| 6 - 5 3 | 2 - - - |

埏 埴 为 器

| 1 - 2 - | 3 - 5 - |

户 牖 为 室

| 6 - 5 - | 3 - 2 - |

当 其 无 时

| 1 - 3 5 | 6 - - - |

有 之 为 利

| 5 - 3 2 | 1 - - - |

无 之 为 用

【道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一章、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核心精神:

有无相资、虚实相生、空间致用、无用之大用。本章通过具体实例深刻阐发了道家独特的空间哲学。

关联知识:

?易经中空虚明的象征意义。

?儒家致中和的平衡智慧。

?建筑学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中国画的艺术手法。

现代回响:

?物理学:量子真空与暗能量的研究。

?心理学:心理空间与创造力的关系。

?经济学:共享经济的空间利用理念。

?设计学:极简主义的设计哲学。

?管理学:组织架构的弹性空间。

?教育学: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空间。

这些跨学科的印证,证明了第十一章空间智慧的永恒价值,为现代人理解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