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 第1章 学而第一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第1章 学而第一

作者:青玄云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08:32:11

【写给全家人的话】

本章是《论语》的开篇,揭示了人生成长的三大快乐源泉。让我们全家一起领悟:学习的快乐、交友的温暖、内心的从容,是构筑幸福人生的坚实基石。

【童话版】《孔老师的三件宝贝》

小学堂里,新来的小明皱着眉头问:“孔老师,学习好辛苦,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孔老师慈祥地笑了,拿出三件宝贝。

第一件是面小镜子:“你看,每天学会新知识,就像镜子越擦越亮,这是成长的快乐。”

第二件是张朋友图:“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像星星聚成星河,这是分享的快乐。”

第三件是颗水晶心:“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气,像水晶始终透亮,这是内心的快乐。”

小明恍然大悟:“原来快乐不在远方,就在学习的路上啊。”

【小学版】

核心概念:学、习、朋、愠

核心要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后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就是君子吗。

自然象征:

?学习如琢玉:越打磨越光亮

?朋友如甘泉:越品尝越清甜

?修养如深根:越风雨越坚实

重要概念:

?时习(按时实践)?远朋(远方朋友)

?不知(不被了解)?不愠(不生怨气)

?君子(有德之人)?说乎(内心喜悦)

【初中版】

思维模型:人生快乐三维模型。

?成长维度

知识获取→内化实践→能力提升

验证机制:自我效能感增强

?关系维度

志同道合→思想碰撞→情感共鸣

验证机制:社会支持系统完善

?修养维度

外界评价→自我认知→情绪稳定

验证机制:心理韧性建立

核心智慧:

真正的快乐来自成长的充实、真诚的友谊和内心的强大,这三者构成了独立的人格基础。

【成人版】

人生应用系统:

认知升级:

?突破功利学习:建立终身成长心态

?重构快乐本质:从消费快乐到创造快乐

决策智慧:

?职业发展:能力积累优于职位晋升

?人际投资:深度链接优于泛泛之交

关系管理:

?家庭关系:共同成长维系情感纽带

?社会交往:价值观筛选优先于利益交换

事业进阶:

?专业精进:刻意练习带来的心流体验

?行业影响:吸引同频者构建事业共同体

修养路径:

?情绪管理:建立内在评价体系

?人格完善:在孤独中保持定力

【哲学版】

儒学本体的快乐哲学:

?学习的存在论意义

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活动

是将知识化为生命体验的实践

?友谊的形而上学

是精神共鸣的另一个自我

象征超越时空的精神契合

?君子的境界论

是世界的本来状态

是主体性的完满确立

与现代思想对话:

?与心理学:心流理论与中国学习观

?与社会学:社会资本与儒家交友观

?与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与人不愠

?与积极心理学:幸福来源的东方阐释

终极启示:

本章确立了儒家的快乐哲学——快乐不在彼岸,就在此生此世的学习、交往与修养中。这是种实践的、关系的、内在的快乐,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意义世界。

【音乐版】

1. 儿童版《快乐歌》

调性:c大调

节拍:2\/4拍

速度欢快(120 bpm)

| 1 2 | 3 1 | 1 2 | 3 1 |

学而时习之。

| 3 4 | 5 - | 3 4 | 5 - |

不亦说乎。

| 5 5 | 4 4 | 3 3 | 2 - |

有朋远方来。

| 3 2 | 1 - | 3 2 | 1 - |

不亦乐乎。

| 1 3 | 5 - | 1 3 | 5 - |

人不知我。

| 5 4 | 3 2 | 1 - | 1 0 |

我不生气真快乐。

1. 文学版《君子吟》

调性:G宫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从容(72 bpm)

| 5 - 6 1 | 2 - - - |

学而时习。

| 1 - 6 5 | 3 - - - |

内心喜悦。

| 2 - 3 5 | 6 - 5 - |

朋自远方。

| 3 - 2 1 | 6 - - - |

乐在知心。

| 5 - 3 2 | 1 - 2 - |

人不知而不愠。

| 3 - 5 6 | 1 - - - |

是为君子。

| 2 - 1 6 | 5 - - - |

是为君子。

【儒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朱熹注此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核心精神:

为学根基、快乐本质、君子起点。本章确立儒家学问的快乐底色,将道德修养与生命愉悦完美统一。

关联知识:

?与《荀子》劝学篇的积累思想呼应

?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观

?与《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为学之道

?与宋代程朱理学孔颜之乐的精神追求

现代回响:

?教育学:终身学习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社会学: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

?管理学:员工激励与组织文化建设

?神经科学:学习与多巴胺分泌机制研究

这些跨领域的影响,证明了学而第一思想的现代价值,为当代人追寻幸福提供根本指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