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 第1章 关雎——穿越三千年的人间情愫

【写给全家人的话】

当三千年前的先民在黄河边唱出关关雎鸠,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这简单的四个字会穿越时空,成为整个华夏文明的爱情初啼。《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不仅是一首情歌,更是我们先人对待情感最古老、最优雅的答案。

---

【童话版】水鸟的歌声

在一条弯弯的河边,住着两只名叫的水鸟。它们每天关关、关关地唱着歌,好像在说着悄悄话。

河岸上,一位年轻的君子听到了它们的歌声。他看着水鸟成双成对,忽然想起了一位美丽又善良的姑娘。那位姑娘采荇菜的样子真好看,就像在跳舞一样。

君子没有跑去打扰她,而是回到家里,拿出心爱的琴瑟。他想要用最美的音乐,来表达对姑娘的喜欢和尊敬。

后来,他真的用真诚和礼貌打动了姑娘的心。从此,他们就像那对水鸟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小学版】《诗经》的第一首歌——《关雎》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吗?它的第一篇就是这首《关雎》,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诗歌原文(节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词语解释:

· 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 雎鸠:一种水鸟,传说它们感情专一

·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 淑女:善良贤德的女子

· 君子:品德高尚的男子

· 好逑:好的配偶

诗歌的特别之处:

1. 的手法:先写水鸟和鸣,再写人的感情,这是中国诗歌特有的表现方式

2. 重章叠句:诗句反复咏唱,像音乐一样优美

3. 情感真挚:表达了古人纯洁美好的爱情观

我们学到什么:

· 真诚的感情值得用心表达

· 喜欢一个人要尊重对方

· 美好的品德比外表更重要

---

【初中版】《关雎》:礼与情的完美平衡

《关雎》之所以能成为诗经之首,在于它完美体现了先秦时期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智慧。

一、诗歌结构的深意

全诗采用递进式结构:

· 初见淑女:寤寐求之(热烈向往)

·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真挚思念)

· 终得回应:琴瑟友之(以礼相待)

· 修成正果:钟鼓乐之(明媒正娶)

这一过程展现了感情从萌发到成熟的自然升华。

二、与的理想人格

· 淑女:不仅美丽(窈窕),更重要的是品德贤淑

· 君子:虽有炽热情感,但始终以礼自律

这种相互尊重的情感模式,奠定了中国传统爱情观的基调。

三、比兴手法的开创性

关关雎鸠不仅是简单的起兴,更蕴含深意:

· 雎鸠的挚而有别象征感情的专一

· 河洲的界限感暗示情感的适当距离

· 荇菜的暗喻追求的过程

这种含蓄优雅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诗歌的独特传统。

---

【成人版】《关雎》:中国式情感哲学的源代码

在《关雎》质朴的诗句背后,蕴藏着华夏文明处理人伦情感的原始智慧,它为我们揭示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哲学。

一、情感的社会化表达

《关雎》展现的不是原始的**冲动,而是经过文明洗礼的情感表达:

· 将生物性冲动转化为艺术性表达(诗歌、音乐)

· 将个人私密情感纳入社会公共认可的形式(礼)

· 使原本可能具有破坏力的激情,转变为建构性的社会力量

二、中和之美的情感范式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定义了中华文明的的情感尺度:

· 乐而不淫:喜悦但不放纵,保持理性的清明

· 哀而不伤:思念但不沉溺,维持精神的超越

这种有节制、有修养的情感模式,是高度文明化的产物。

三、夫妇之伦的文明意义

《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文化密码:

· 夫妇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起点

· 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个人情感的妥善安顿,关乎天下秩序

在当代社会,《关雎》提醒我们: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不应忘记情感需要文明的滋养和升华。

---

【哲学版】挚而有别:《关雎》中的情感形而上学

《关雎》在哲学层面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示范:它向我们展示了自然情感如何通过文明的形式,实现其自身的升华与完成。这个过程,正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一、从到的诗意转化

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一次转化:

· 的自然鸣叫 → 的人文拟声

· 生物的求偶本能 → 琴瑟钟鼓的礼乐表达

· 个体的爱慕冲动 → 君子淑女的道德理想

这种转化不是对自然的背离,而是对自然的成全——让自然情感在文明的形式中,获得其最充分、最优美的实现。

二、求之不得的存在论意义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正是和,为情感的升华创造了空间。如果**立即得到满足,就永远停留在生物层面。唯其有求之不得的焦虑,才催生了琴瑟友之的创造,才需要钟鼓乐之的仪式。文明的创造力,正是在这个的领域蓬勃生长。

三、作为情感的完成形式

很多人误以为是对的束缚。但《关雎》向我们揭示:恰恰是的最高实现形式。原始的情感如流水,四处漫溢最终干涸;而经过的河道疏导,情感之流才能奔向大海,获得永恒。琴瑟钟鼓不是外在的束缚,而是内在情感找到的、让它得以完美表达自身的最优形式。

《关雎》因此超越了单纯的情诗,成为中国情理精神的宣言:真正的文明,不是用理性压抑情感,而是为情感找到最能彰显其尊严的表达方式。

---

【音乐版】双形态神话歌曲

1. 儿童音乐版《水鸟歌》

调性:d大调 | 节拍:3\/4拍 | 速度:优美、流动地

【完整歌词】

河洲上水鸟关关唱,唱出一首古老的歌

美丽的姑娘在采荇菜,君子心里起微波

不追逐呀不吵闹,弹起琴瑟表心意

三千年前的爱情歌,今天依然感动你和我

【完整简谱】

```

| 2 2 3 1 | 5 - 6 |

河 洲 上 水 鸟 关 关 唱

| 5 5 3 2 | 1 - - |

唱 出 一 首 古 老 的 歌

| 5 5 3 3 | 5 - 2 |

美 丽 的 姑 娘 采 荇 菜

| 3 3 2 1 | 2 - - |

君 子 心 里 起 微 波

| 1 2 3 3 | 2 - 5 |

不 追 逐 呀 不 吵 闹

| 5 3 2 3 | 1 - - |

弹 起 琴 瑟 表 心 意

```

2. 文学意象版《雎鸠曲》

调性:G小调 | 节拍:4\/4拍 | 速度:古朴、典雅地

【完整歌词】

关关啼破河洲雾,窈窕影入君子目

寤寐求之思如潮,琴瑟友之礼为度

钟鼓声里结同心,千年诗韵至今诉

莫道古调不复弹,情之正者永如初

【完整简谱】

```

| 5 5 6 5 | 3 - 2 - |

关 关 啼 破 河 洲 雾

| 1 2 3 5 | 2 - - - |

窈 窕 影 入 君 子 目

| 5 5 6 5 | 3 - 2 - |

寤 寐 求 之 思 如 潮

| 1 2 3 5 | 2 - - - |

琴 瑟 友 之 礼 为 度

| 6 6 5 3 | 5 - 3 - |

钟 鼓 声 里 结 同 心

| 2 3 5 1 | 6 - - - |

千 年 诗 韵 至 今 诉

```

---

【文学小百科·诗经系列】

· 核心出处:《诗经·周南·关雎》

· 核心精神:中和、礼敬、真挚、升华

· 关联知识:先秦礼乐文化、儒家诗教观、古代婚姻制度、比兴艺术手法

· 现代回响:《关雎》所倡导的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情感自由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克制与修养,让爱情在时间的淬炼中愈发醇厚动人。这首诗也成为中国文学中爱情书写的永恒原型,其音韵之美、意境之远,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