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 第37章 卖船?白嫖!赢麻了!

“德挥,马龙。怎么来得这么晚?”

马龙和王德挥结伴走进大名鼎鼎的深水湾77号别墅,还没来得及参观一下,就被一位熟人叫住。

“曹伯伯。”

马龙立刻叫人,来人正是之前在半岛酒店,有过一面之缘的船王曹文绵。

“曹哥,你来得早,知不知道南越那边来了哪些人?”

曹文绵笑着回道:“哈哈,知道好,不知道也好。

南越那边,跟我没有关系。

倒是马龙,南越沪圈华商可能用得到你。

到时候,留心点,看看能不能赚点钞票。”

“南越沪圈华商是偷跑出来的,南越政府不准他们当逃兵。

南越政府背后是美国,港督府对美国还是比较忌惮的。

南越沪圈华商不太懂事,应该直接找老董帮忙,而不是老包。

今天老包虽然出面,为南越沪圈华商张罗。

不过老包的船队,应该不敢公然开到南越去。

到时候,还是要走社团的路子,靠偷渡的方式来香江。”

曹文绵既是沪圈大佬,又是船王,对南越的那边的情况,自然要了解的比常人多一些。

曹文绵口中的老董,显然就是另一位世界船王——董皓云。

人家不止是船王,还是清帮大佬。

搞走私、偷渡,人家才是专业的。

包玉钢在香江的名声虽然比董皓云更大,但更多是在官面上的。

如今港英政府忌惮美国,同时也忌惮北越背后的靠山,所以不敢贸然接收偷跑出来的南越华商。

包玉钢在香江,一向比较守规矩,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只不过,同为沪圈华商,又远在异乡为异客。

人家好不容易找上门来,包玉钢也不得不出面,给他们在香江的沪圈里张罗一二。

不过接下来,事情的走向,大概也会跟曹文绵预测的那样。

有港英政府监督,明面上沪圈几大船王都不会派遣船队,相助南越华商。

即便有大佬愿意伸出援手,能做的也只是让手下的社团,以偷渡的方式,将南越华商逗留在西贡的家人、亲朋,带回香江。

可问题是,南越沪圈华商一开始就找错了人。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行是冤家!

都是船王,平日里难免会有一些冲突,矛盾。

人家南越沪圈华商一来香江就找包玉钢帮忙。

大家都是船王,都是要面子的!

既然南越沪圈华商没找他们帮忙,其他沪圈船王自然也不会再干预这件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偷摸将此事举报给港英政府,已经看在同为沪圈的面子上了。

而包玉钢作为世界级船王,主要是靠金融,靠人脉。

不像董皓云,黑道方面的能量也非常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包玉钢即便想要帮南越老乡的忙,手下也没太多可用之人。

最终能够做的,恐怕就是给南越沪圈华商牵线搭桥,介绍香江海字头社团,或者莞东帮,全字头等码头帮派给他们认识。

近水楼台先得月。

马龙今日前来参加包玉钢举办的宴会,过一会儿再以海盛社太子爷的身份,跟南越沪圈华商认识一二。

到时候,部分心急的南越沪圈华商,必然会找马龙帮忙。

要知道,帮人不是白帮的。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老祖宗,早就将规矩定好了。

南越沪圈华商,当初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想来,他们也会比较懂事。

更何况,包玉钢是他们的介绍人。

他们若是敢赖账,包玉钢也会帮他们体面。

总而言之,马龙这次来参加包玉钢举办的宴会,算是来对了。

海字头其他社团,或许连码头的争端都尚未平定。

海盛社却已经办了好几家与码头生意相关的公司,旗下有四十多条船。

甭管是渔船还渡轮,是舢板还是摩托艇,有总比没有强。

海盛社有船在手,就有资格下场吃肉,有资格拿麻袋捡钱。

正好,马龙这段时间缺钱。

南越沪圈华商就跑到香江送钱来了。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瞌睡送枕头!

马龙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只是在曹文绵面前谦卑的说道:“多谢曹伯伯提醒,我定会留意的。”

“机会不可错过,我非常看好你。

你要是缺船,可以来公司找我。

我公司还有几条旧船,可以便宜卖给你。”

曹文绵先是表达了对马龙的期待,随后又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

雁过拔毛,兽走留皮!

金山就在眼前,曹文绵怎么会视而不见呢?

作为船王,人家没找他,他也不好主动下场招揽生意。

不过嘛,马龙是小辈,就不用太注重面子。

而且,最终这块肥肉,大概率就会落在马龙这小子手里。

既然如此,曹文绵也来过一手,沾沾油水。

自家有几条20世纪初的破船,早该退役了,但暂时还能用,就一直边修边用,直至用到现在。

可是这两年,遭遇石油危机,油价大涨。

这几条破船的维修费,燃油费,再加上船员的人工费,各种费用加一块,就有点入不敷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他的公司刚刚上市,在股市里筹集了一大笔钱,再加上一部分银行贷款,购买了三艘新船。

本来好好的,偏偏遭遇了股灾。

公司没办法在股市里继续筹钱了,银行那边也急着催贷。

这便索性借着眼下这个机会,将破船卖给马龙。

解决了一桩麻烦不说,还能减轻公司的还贷压力。

马龙也猜到了曹文绵的想法,不禁在心中感慨起来:“真精明啊,真不愧是船王!”

西贡距离香江1500公里,即便坐游轮,也要十几二十个小时。

如果用舢板渔船偷渡,恐怕要花两三天的时间,而且也容易出事故。

用渡轮、货轮的话,稍微快一点,一天一夜就差不多了。

曹文绵的船基本上都是货轮,小日子,高丽,大马,新加坡,东南亚各国都开了个遍。

即便是旧船,开到南越去肯定是没问题的。

也是因为旧船,做其他生意,肯定会亏本。

但做这种特殊时刻,紧急关头的偷渡生意,肯定是有得赚的。

只不过,等这趟生意做完,到底是马龙赚得多,还是曹文绵赚得多,那就不好说了。

“多谢曹伯伯,我的公司刚起步,确实缺船。

但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公司现在没什么现钱,我手头也比较紧。

曹伯伯要是能先借船给我用,我倒是愿意买。”

马老倒不是想要白嫖,而是准备先上车后补票。

马龙清楚自己公司的船大多都是舢板渔船,即便有几辆用于走私的大飞(摩托艇),也因为航程受限,没法开到南越去。

如今想要做南越沪圈华商的生意,还是得有真正能够往返西贡和香江的船才行。

这种时候,曹文绵主动将船送上了门,既然如此,马龙索性就先收下来。

“好说,好说。你直接拿去用好啦,到时候有钱再还我。”

果不其然,曹文绵也不介意马龙赊账,能够将旧船转让出去,对他而言就是赚的。

而马龙呢,自然也不亏。

只要承接了南越沪圈华商的这笔生意,马上就有钱处理纺织厂那边购买新设备,服装厂开专卖店,餐饮公司开小吃连锁店的相关事宜。

等过了这阵子,光靠盒饭生意就能把买船的钱还上。

更何况,还有服装店和小吃店,两头源源不断输血的现金奶牛。

“马龙,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啦!”

曹文绵示意马龙去找买主,尽快将这桩生意确定下来。

马龙点了点头,沿着曹文绵指引的方向,寻找包玉钢的身影。

马龙很清楚,南越沪圈华商,必然围绕在包玉钢身边。

找到包玉钢,也就找到了南越沪圈华商。

不过,此时包玉钢家里的大厅内名流云集,衣香鬓影。

马龙得到曹文绵的指引,还找了一会儿,这才看到包玉钢的身影。

此时,他正和几位穿着考究的中年人交谈着,想来便是南越来的沪圈华商。

马龙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穿着,这才在曹文绵和王德挥的注视下,不紧不慢地朝着那边走过去。

或许是马龙一直盯着包玉钢,让包玉钢有了一些察觉。

马龙还没走到包玉钢跟前,包玉钢就突然转过头来看向马龙。

“马龙,来得正好!我给你介绍几位长辈,快过来。”

包玉钢看到马龙后,立刻笑着朝马龙招手。

马龙见状,快步上前,尊敬的叫了一声:“包叔叔。”

南越沪圈华商见马龙如此年轻,与在场其他沪商差了一两轮的年纪,也不禁有些好奇。

“包先生,这位后生是谁?”

“他叫马龙,是海盛社龙头的儿子……”

经包玉钢的介绍,南越沪圈华商这才明白马龙的身份,明白马龙跟海盛社的关系。

此前,他们也不太清楚,海盛社居然是清帮余孽,是香江海字头中比较大的一支。

之前他们也跟包玉钢谈论过,希望包玉钢调动他旗下的船队,护送他的家人,甚至带上他们的家业,将之集体搬到香江。

然而,包玉钢表示有港英政府监管,根本无能为力,只能帮他们想其他办法。

至于什么办法呢?在场的各位其实心里都很清楚,唯有偷渡这一条路可以走。

换而言之,这要找香江本地的社团帮忙。

如今得知了马龙的身份,得知海盛社手里有船,顿时将主意打到了马龙身上。

经过一番寒暄,明明两边的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家的关系好像很熟悉一样。

即便是马龙,面对大他二三十岁的南越沪圈华商,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怯场,反倒一副自来熟的架势。

“不要太过小气,我看这船票价格,还是得涨一涨。

就定100美元好,都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

真到了紧要关头,几十万美元也买不到一张船票。

马龙这个小辈愿意帮忙,你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能太过分。

长辈要有长辈的样子嘛!”

包玉钢见两边谈得差不多了,只是价格上一直没谈拢,这便果断站出来,拉偏帮,助力了马龙一把。

毕竟,马龙才是香江沪圈的一份子,跟包玉钢的关系更近一些。

而且,今天马龙也是看他的面子才来到他家做客的。

作为主人,包玉钢必须让马龙舒舒服服的离去。

“既然包先生开口,那就这样定了!”

强龙不压地头蛇,南越沪圈华商来香江,本来就有求于香江沪圈的老乡们。

如今既然包玉钢开口,100美元的票价也已成定局,那就没什么好吝啬的啦,直接花钱买和平吧!

其实,这价格也不算太离谱。

当年上嗨市太平轮的票价,官方定价150万金圆券(当时市值大概是一美元),最终却炒到了5000万金圆券,许多人靠着一根小黄鱼,再才换到了船票。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油价涨了,航运费用涨了,美元贬值了,船票价格自然也得涨一涨。

不过,与之前香江和西贡8美元的船票价格相比,马龙这次赚了十几倍的差价。

考虑到这是偷渡,贵肯定要贵一点。

本来,马龙跟南越沪圈华商讨价还价,谈到30美元。

包玉钢一开口,让马龙多赚了两三倍。

马龙对此很满意,包玉钢解决了一桩心事也很满意,南越沪圈华商没了后顾之忧,同样表示满意。

总之,大家都赢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