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 > 第36章 见者有份!电影推广

南越华商抵达香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手握重金的地主老财,舍弃原有的权势,不得不来香江逃难,谋生。

意味着,身为地头蛇,横跨香江黑白两道的马龙,必然能够从他们身上赚到一大笔钱。

常言道,人离乡贱!强龙不压地头蛇。

又有,小儿持金过闹市,不动心思不是人。

南越沪圈华商,为什么刚刚抵达香江,就要托包船王的关系,与香江本土的沪圈华商见上一面?

不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麻烦,减少损失,尽快融入香江沪圈华商的圈子里吗?

不过,即便有包船王出面,他们不掏钱,肯定是不行的。

马龙作为沪圈华商的一份子,自然要以见者有份的态度,上去凑凑热闹,分一杯羹。

“我也不多要,赚个几千万美元,也就差不多啦!”

说真的,几千万美元,对于南越华商而言,真不算多。

要知道,如今的南越可是富得流油的。

单单一个西贡,本就处于湄公河三角州,物产丰富,是南越最富饶,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更别说,美国为了支持战争,在南越洒下了两千多亿美元!

前些年,美元可是跟黄金挂钩的!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

到了马龙穿越之前,1盎司黄金的价格都突破3000美元了。

按这个比例换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千多亿美元,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十几万亿美元!

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美国国债……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将美国打穷了!

战争打到一半,美国主动解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选择美元跟黄金脱钩。

换而言之,美国为了打这场仗,被迫卖黄金持续发动战争,然后发现自家银行里的黄金快见底了,不得不阻止外国人跟他们兑换黄金。

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人靠着二战,发欧洲各国的国难财,这么大一笔钱都去哪里了呢?

这笔钱一部分被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赚了,一部分被小日子和高丽赚了,剩下都被中南半岛的几个国家赚了。

南越自然是其中大头,然后才是太国和柬浦寨。

而华商又是南越经济支柱。

粗略估计,这些年华商光靠美国订单,就赚了几百亿美元。

而西贡跟海上差不多,既有东方巴黎之名,经济文化发达,又位于河流三角洲,精英荟萃之地,物流便利,商贸发达。

华商在西贡正常做生意,也能日进斗金。

更何况还有美国不断输血!

在这种情况下,南越华商加一起,总资产或许有个千亿美元。

只不过,沪圈华商只占南越华商的一部分。

而且,也不是所有华商,都能够从战争的泥潭里提前脱身。

不是所有华商,都会选择跑路到香江。

退一步说,即便脱身了,也未必都将资产全部带了出来。

就好比当年一部分沪圈商人离开海上市,跑到香江谋生,大多数也带出家里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不过,这也足够了!

无论对于香江本土的沪圈华商而言,还是对于香江而言,他们都是一块肥肉,一笔横财。

马龙之前还奇怪,香江为什么能够在石油危机的七十年代,一下子发展成亚洲四小龙。

看来就是像50年代一样,抓住了华商逃难的契机,获得了一大笔的外来资金。

并且,大量南越华商的到来,还带动了香江本土的消费。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

南越华商一来,给香江带来了一大笔闲置资金,以及大量的消费能力。

作为商人,肯定都知道,钱得花出去才是钱。

而且,一个家族,最怕的就是坐吃山空。

南越华商抵达香江后,必然会在香江大肆投资。

如果买不到合适的产业,做不了他们擅长的生意,那就只能将钱投入到股市里!

这也就难怪,前两年香江刚刚遭遇过股灾,这两年股市一点起色也没有,不断阴跌。

但过几年,股市居然能顶着石油危机,全面飘红。

有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所有股票自然会水涨船高!

除了股市之外,还有房地产!

地主老财们想要在香江落地生根,必然少不了土地和房产!

特别是中环、湾仔、尖沙咀等核心地段。

得到南越华商到来的消息后,马龙瞬间明白了,接下来自己要干什么,要做哪些生意。

“马龙,在想什么事情?我跟你讲话都走神?

最近在忙什么生意啦?

商场那边都不见你的人影。”

王德挥见马龙走神,稍微多关心了马龙一下。

面对王德挥的关心,马龙立刻老实回答:“没什么事。

最近主要在服装公司和餐饮公司忙东忙西。

我想要派人去维园年宵市场摆摊。”

“去维园卖盒饭?”

王德挥是知道马龙的盒饭生意的,并且他夫妇俩也挺喜欢吃的。

“餐饮公司有不少厨艺精湛的厨师,搞了一些小吃,看看能不能借着维园年宵市场,推广一下。

至于服装公司,主要还是为了我们的商场。

按照我们的计划,商场二楼不是要引入一些服装专卖店吗?

这年头香江还没有服装专卖店,我准备自己推几个牌子出来,借着维园年宵市场预热一下。

观塘的商业环境比不过尖沙咀和中环,服装牌子不用太高级。

而且,维园年宵市场,消费群体主要也是香江的中产。

吾想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我旗下公司的服装,到时候肯定对我们商场的服装店生意有帮助。”

此次去维园年宵市场摆摊,马龙也曾担心过,自家的服装牌子沾染上地摊货的名头。

任何服装品牌,被冠以地摊货之名,基本上就废了。

后来还是服装厂的手下,告诉马龙不用多虑。

维园年宵市场的受众本来就是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香江中产阶层,而不是九龙和新界的底层平民。

底层平民或许会去维园凑热闹,但他们不会在维园消费。

因为同样是年宵市场,维园的物价基本上要贵出1倍!

但偏偏,每年最热闹,成交量最多的年宵市场,就是维园!

维园年宵市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在普通群众看来是“冤大头”的顾客?

自然是因为他们收入高,消耗能力强,根本不差钱!

维园年宵市场的地摊货,对于他们而言算是性价比较高的货,只要款式上去还不错,就不会觉得太廉价。

而对香江底层人士来说,那就是富人阶层才买得起的衣服。

相比较价格更贵,根本买不起的外国货,穿维园年宵市场的地摊货,也比街道上的地摊货更高级,穿出去更有面子。

而只要马龙公司的服装形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风尚,就会成为香江真正的流行款。

届时对整个东南亚地区也能形成一定影响力。

当然了,马龙还有其他计划。

那就是借助电影,推广自己的服装品牌。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东南亚影迷对马龙旗下的服装品牌产生高级感的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