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简宇率军抵达鄄城后,正与众人苦思如何彻底剿灭顽抗的张宁大军时,其妹简雪风尘仆仆赶到,并声称已有破敌良策。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荀攸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讶异之色一闪而过。他深知简雪聪慧,并非寻常女子,更知她曾与张宁有过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渊源,但眼下局面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一时难以想象,这位年轻的女将军能提出何种足以扭转乾坤的妙计。他不由得稍稍坐直了身体,目光更加专注地投在简雪身上。
贾诩那半阖的眼眸也终于完全睁开,精光内敛的瞳孔深处掠过一丝探究。他比荀攸更了解人性的幽暗与复杂,对简雪与张宁的“特殊关系”或许有更深的猜测。
他不动声色,只是捻动算珠的速度似乎慢了下来,静静等待下文,心中暗道:“哦?她竟此时出现,还直言有策……是倚仗那份旧情,还是另有所恃?”
张辽与高顺交换了一个眼神。张辽眉头微挑,他对简雪的武勇和机敏是认可的,但行军打仗,尤其是面对张宁这等劲敌,绝非儿戏。
他心中疑虑:“简雪小姐虽是机智,但如此大战,她的计策能行吗?可莫要误了大事。”高顺则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但紧抿的嘴角也透露出一丝不确信,他更相信严密的组织和绝对的纪律,对出奇制胜的计谋向来持重。
于禁更是心中一动。他久闻简雪之名,知她虽为女子,却常出奇谋,更听闻她与贼首张宁似有某种纠葛。今日初见,觉得此女风尘仆仆却神采奕奕,眉宇间自有一般不让须眉的英气与沉稳。
此刻听她直言有破敌良策,好奇心大盛,想看看这位传奇女子究竟有何高见,同时也带着几分谨慎的怀疑。他微微前倾身体,以便更清楚地听到简雪的话。
简宇对妹妹的了解最深,知她绝非无的放矢之人,尤其在此等军国大事上。但他同样担忧,妹妹是否因与张宁的过往而影响了判断,或是想凭个人勇力行险。他沉声道:“墨晴,军国大事,非同小可。你有何策,不妨细细道来,容诸位参详。”
简雪感受到四周汇聚而来的各种目光——惊讶、审视、怀疑、好奇、期待。她并未立即言语,而是伸出食指,指尖点在地图上代表张宁大营的那个刺眼的红点之上。她的手指纤细,却稳定有力。
厅内烛火猛地一跳,映得简雪风尘仆仆的脸庞明暗不定。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道道汇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这些目光沉甸甸的,带着谋士的算计、武将的直率、主帅的担忧,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她。然而简雪挺拔的身姿未有丝毫动摇,她清冽的目光平静地回望过去,仿佛一泓深潭,能吸纳所有波澜。短暂的沉默被她利用来凝聚所有人的注意力,厅内静得能听到烛芯燃烧的细微哔剥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远方的刁斗敲击。
她不再卖关子,因为她深知,在此军情紧急之际,任何故弄玄虚都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她伸出右手食指。那手指并不似寻常闺阁女子般纤柔,指节分明,带着常年握缰执剑留下的薄茧,却依旧修长有力。指尖稳稳地点在铺展于长案上的羊皮地图,准确无误地落在那代表张宁大营的、用朱砂勾勒出的刺眼红点之上。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感。
“兄长,诸位,” 简雪开口,声音不高,却因厅内的寂静而显得异常清晰,每个字都敲在众人心坎上,“我知此计大胆,亦知诸位心中疑虑。然,兵行险着,需有依仗。我所恃者,非仅勇气,更因我们对张宁之动向,并非全然被动。”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众人,看到简宇紧锁的眉头未曾舒展,但眼神中的焦灼已稍被专注取代;荀攸抚须的手势放缓;贾诩的眼帘抬起,露出更多审视的精光;张辽、高顺身体微微前倾;于禁则几乎是屏住了呼吸。
“此事关乎一则埋藏多年的隐秘,” 简雪继续道,语气沉稳,带着追忆的意味,“想必在座诸位,大多知晓,昔日我曾身处黑山,后携管亥、廖化等一干兄弟,脱离彼处,前来投奔兄长。”
简宇微微颔首,这段往事是他势力壮大的关键一步,他自然记得清楚,当时妹妹简雪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决断和人际网络,带来了管亥、廖化这等勇将和一批精锐士卒。
“然,当年情势复杂,黑山内部派系林立,并非所有心向光明、愿随我等同行的兄弟,都能轻易脱身。” 简雪的声音压低了些,仿佛要将这段隐秘深深嵌入此刻凝重的空气中,“张宁麾下有一渠帅,名曰杜远。”
“杜远?” 简宇浓眉一挑,似有些印象,“可是那个以勇力着称,颇得张宁倚重的杜远?”
“正是此人。” 简雪肯定道,指尖在那红点上轻轻画了个圈,仿佛将杜远的存在圈定其中,“杜远与廖化将军,乃是过命的交情,情同手足。当年我等决定离去时,杜远因其所部被张宁严密监控,且其位置关键,若贸然行动,恐牵连甚广,难以全身而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