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29章 铁流奔涌而过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129章 铁流奔涌而过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朝堂风波的平息,如同搬开了压在凌云与南洋体系胸口最后一块巨石。朱棣那“以叛国论处”的冰冷旨意,不仅震慑了宵小,更如同一声发令枪响,宣告了一段可以心无旁骛、全力冲刺的黄金发展期的到来。吕宋基地这台早已蓄势待发的庞大机器,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轰鸣,进入了全面加速的轨道。

“雷霆司” 无疑是这奔涌铁流的引擎核心。皇帝的支持和需求的紧迫,化为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与难以想象的行动力。那盏在南京奉天殿外大放异彩的“电灯”,不仅仅是一件贡品,更是一面旗帜,一个宣言。陈默和他的团队,怀着证明自身价值的巨大使命感,投入了更加忘我的工作。

原始发电机的改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集中了帝国最顶尖工匠进行技术攻关后,更高效的蒸汽涡轮(取代了部分往复式蒸汽机)与发电机直接耦合的技术被攻克,虽然依旧粗糙,但发电功率和稳定性得到了质的提升。第一批实用化的发电机组开始在吕宋基地的核心区域安装,为照明、部分实验设备和新建的电动工具工坊提供相对稳定的电力。

电力的应用如同涟漪般扩散。

· “光明计划”: 吕宋主港区、主要干道、核心工坊区乃至部分军营,开始大规模铺设电线杆和绝缘线路。入夜之后,成千上万盏特制的碳丝灯泡次第亮起,将这片曾经蛮荒的海疆照耀得如同地上星河。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夜间作业的安全与效率,更在每一个士兵和工匠心中,种下了对“格物”之力无限崇敬与信赖的种子。

· “铁腕行动”: 电动工具的应用,首先在造船和军工领域开花结果。电动铆钉枪、小型电动起重机、电动砂轮机等设备的出现,虽然故障率依然不低,但其所展现出的、远超人力极限的效率与力量,让所有老工匠都为之震撼。船台上的“破浪3型”战舰,以及更新一代、尚在蓝图阶段的“龙威级”战列舰的建造速度,明显加快。

· “驭电计划”: 对电动机的攻关被提到了最高优先级。尽管大型推进电机依旧遥不可及,但用于驱动炮塔旋转、弹药升降、船舵辅助的中小型电动机,在经过无数次烧毁、重绕、改进后,终于开始走向实用化。首先进行改装的是几艘“飞廉”级驱逐舰,当水兵们通过按钮和操纵杆,便能轻松驱动沉重的炮塔时,那种震撼无以言表。

就在“雷霆司”高歌猛进的同时,军事改革也同步深化。

· 新军编练: 张贲虽然失去一臂,却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投入工作。他总结编写的《南洋特战操典》成为侦缉营乃至整个陆战队的训练圣经。新兵不仅要熟练掌握后装线膛枪和迫击炮,更要学习基础的电气知识、爆破技巧、野外生存乃至简单的星图辨识(借鉴了部分星陨遗民的知识)。一支知识化、专业化、敢于深入敌后作战的新式军队正在成型。

· 海军蜕变: 李参将全面负责海军整训。新的战术条例强调信息优势、火力协同与机动防御。所有舰长和军官都必须接受基础的无线电通讯培训和电力系统维护知识。以“定远号”为蓝本的老舰现代化改装,与“破浪3型”、“龙威级”新舰的建造齐头并进。海军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数量,更是质量与技术代差的碾压。

然而,凌云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知道,无论是电灯还是电动机,都只是“电”的初步应用。真正能决定未来战争形态的,是那些尚在图纸和实验室阶段的杀手锏。

这一日,他亲临“雷霆司”最深处、戒备最为森严的“惊雷实验室”。这里进行的,是两项最为激进,也最为核心的研究。

第一项,是电磁轨道炮(“雷霆司”内部代号“神罚”)的实用化攻关。经历了无数次轨道熔毁、抛射体碎裂的失败后,陈默的团队终于取得了一丝曙光。他们利用改进后的发电机和巨型“莱顿瓶”组(电容器阵列),成功地将一枚数斤重的金属弹丸,在数米长的实验轨道上加速到了远超任何火炮的初速,瞬间击穿了百米外叠加的多层厚重钢板!

“大人,您看!” 陈默指着那被撕裂的钢板,激动中带着一丝后怕,“虽然能耗巨大,每次发射后都需要漫长的时间重新充能,且轨道寿命极短,但其威力……足以洞穿目前已知的任何装甲!若能解决能源持续性和轨道材料问题……”

凌云看着那恐怖的破坏效果,眼中精光闪烁。这才是他想象中的“雷霆”之力!虽然距离上舰实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方向已经明确。

第二项研究,则更加隐秘,甚至带有一丝禁忌的色彩。在实验室另一个隔离区域,玄玑子与几位精挑细选、心智坚定的技术官正在合作。他们尝试将道门对“气场”的引导法门,与初步的电磁场理论相结合,研究一种能够主动偏转或削弱能量武器攻击的“灵能-电磁复合护盾”!

这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初期也完全是盲人摸象。但在一次偶然的试验中,当玄玑子全力运转心法,引导自身“气场”与一个特定频率的电磁场共振时,探测仪器竟然记录到了对模拟能量束(利用大功率电弧模拟)的微弱偏转效应!

虽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对玄玑子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意识(或称之为灵能)与电磁场,可能存在某种尚未被理解的相互作用!

“此非道法,亦非纯粹格物,” 玄玑子疲惫却兴奋地对凌云解释道,“似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心神意念可短暂干涉现实之力场。若能寻得规律,加以放大……”

凌云震撼无言。他意识到,在与“圣主”这种超越常规的敌人对抗中,或许也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科学与前科学(或称之为玄学)的边界,在这场关乎文明存亡的竞争中,正在变得模糊。

就在“惊雷实验室”向着未知领域高歌猛进时,来自外部的压力并未消失,反而以新的形式显现。

马三宝的密报显示,朝堂风波后,“圣主”试图直接渗透大明中枢的企图受挫,但其活动并未停止。葡萄牙人与“圣主”残存势力的接触似乎更加频繁,他们甚至在印度洋靠近阿拉伯海的区域,与“圣主”的零星舰艇发生了小规模交火,似乎是在争夺某种利益或资源。更令人不安的是,西方其他海上强国,如西班牙、荷兰的船只,出现在南洋边缘的频率也开始增加,仿佛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正在外围游弋,窥探着这场东方巨人与神秘势力之间的较量。

而通过对苍梧大陆持续的能量监测,玄玑子感应到,在“波塞冬之怒”的废墟之下,一股更加内敛、更加深邃的冰冷意志正在苏醒。“圣主”似乎彻底放弃了大规模能量外显的路线,转而投向了一种更加……生物化或者说有机化的技术方向。偶尔捕捉到的能量脉冲,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活性”与“增殖”感。

“他们在尝试与那种‘深海巨兽’(根据被俘技术员口供)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结合?” 陈默看着最新的分析报告,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内政、科技、军事、外交、情报……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短暂的平静即将结束,下一轮更加激烈、更加诡异的碰撞,已在酝酿之中。

凌云站在吕宋基地最高的了望塔上,脚下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的庞大基地,耳边是蒸汽机、电动机、锻锤与海浪交织成的工业交响。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拟定的、名为“天罚计划”的绝密纲要,其核心,便是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电磁轨道炮的上舰试验,并完成第一代“灵能-电磁复合护盾”的原理验证。

铁流奔涌,势不可挡。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依然紧迫。他必须在这奔涌的铁流中,锻造出足以终结一切的终极武器,去迎接那来自南方深渊的、更加未知和恐怖的挑战。

他望向南方那片深邃的黑暗,目光坚定如铁。

“来吧,无论你变成什么形态,掌握何种力量……”

“下一次,我将以这煌煌雷霆,劈开你这窃火者的迷梦,将这被玷污的星辰,……彻底净化!”

历史的车轮,在电光的驱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碾向下一个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