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58章 铁轮惊澜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58章 铁轮惊澜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铁轮滚滚:测试日的震撼

“龙马号”的台架测试在高度保密下进行,其澎湃的动力和稳定的运行参数,让所有参与核心项目的工匠信心大增。但真正的考验,是让它在真正的轨道上跑起来。

朱棣对此次测试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甚至微服亲临天工院在南京城外秘密铺设的一段长约三里的实验轨道终点,在一处临时搭建的、被重重护卫的观景棚内等候。陪同的仅有马三宝及少数绝对心腹侍卫。朝臣们对此一无所知,这是皇帝与凌云之间的一次秘密约定。

测试当日,黎明时分,薄雾未散。

“龙马号”——一个造型略显笨拙,却充满了工业力量感的钢铁造物,矗立在轨道的起点。卧式锅炉已经烧足压力,烟囱冒着浓淡相间的煤烟。李小柱亲自担任司机,紧张地握着汽阀和制动杆,几名精选的司炉和机工各就各位。

凌云站在车旁,最后一次检查了关键部件,拍了拍冰冷的车体,对李小柱点了点头。

“呜——!”

一声比龙江关蒸汽机更加高亢、更具穿透力的汽笛,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惊起远处林间一片飞鸟。

随即,李小柱缓缓推动主汽阀。

“吭哧……吭哧……哐当……哐当……”

低沉有力的排气声与车轮碾压铁轨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龙马号”庞大的身躯先是微微一颤,随即开始缓慢地、坚定地移动起来!

起初很慢,如同巨兽初醒。但随着蒸汽源源不断地输入气缸,活塞连杆疯狂地往复运动,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驱动着巨大的钢轮,速度逐渐提升。浓烟滚滚,白汽喷涌,金属的轰鸣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

它沿着轨道加速前行,牵引着身后五节满载石料(模拟载重)的车皮,展现出一种无可阻挡的气势。铁轮碾过枕木,大地仿佛都在微微震颤。

观景棚内,朱棣猛地站起身,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目光死死追随着那奔腾的钢铁巨龙。即便他早已从凌云口中知晓其原理,即便他见过模型,但当这长达十余米、重达数万斤的庞然大物,依靠水火之力,在他眼前轰鸣奔跑时,那种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力,是任何语言描述都无法比拟的。

“好!好!好!”朱棣连说三个好字,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光,“真乃神物!国之神物!”他仿佛已经看到,成千上万的士兵和粮草,乘坐着这样的钢铁巨龙,数日之内便可抵达北疆;帝国的政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达四方。

马三宝亦是瞠目结舌,尖声道:“皇爷,此物……此物若成,江山永固矣!”

测试非常成功。“龙马号”顺利跑完全程,并在终点平稳制动。虽然速度尚且不及快马,但其展现出的恐怖载重能力和不知疲倦的持续力,已足够震撼人心。

波澜骤起:暗流汹涌

然而,如此巨大的动静,想要完全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朱棣和凌云极力封锁消息,但“城外出现喷火冒烟的铁车”的传闻,还是如同野火般在南京城内外蔓延开来。版本光怪陆离,有的说是祥瑞,有的说是妖物,更有甚者,将其与凌云的“格物”学说联系起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与议论。

一直密切关注天工院动向的徐理等人,虽然无法得知测试详情和皇帝亲临的内幕,但凭借其官场网络和那些玄乎的传闻,立刻意识到凌云定然又弄出了惊天动地的东西。这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不能再坐视了!”徐理在府中密室,对几位核心党羽沉声道,“此子所行,已非‘奇技’,近乎‘妖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须设法,在其成势之前,予以致命一击!”

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仅仅在朝堂上进行道德层面的泛泛之谈,而是开始暗中搜集“实据”,寻找天工院的“破绽”。

几日后的朝会上,风暴再起。这一次发难的,是一位素以刚直、甚至有些迂腐着称的翰林院学士,姓刘。

“陛下!”刘学士手持笏板,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浩然正气(或者说固执),“臣近日闻听市井传言,城外有妖物横行,喷吐黑烟,声若雷霆,状如巨蟒!更有甚者,将此异象与工部凌侍郎所倡‘格物’相连!臣本不信,然细查之下,凌侍郎确于城外秘密铺设铁轨,营造非车非船之怪异器械!此举,已非‘工部营造’之本分,实乃擅兴妖器,惊扰地方,动摇民心!”

他直接给凌云扣上了“擅兴妖器”的帽子!

“陛下!《礼记》有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等不明之物,突兀现于京畿,岂是吉兆?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彻查凌侍郎及其天工院,销毁一切怪异器械,以正视听,以安天下民心!”

这指控极为恶毒,将技术发明与“妖孽”、“亡国之兆”联系起来,直接挑战皇帝的权威和天命。

立刻,又有数名言官出列附和,要求严查。这一次,他们似乎有备而来,甚至隐约提到了天工院占用民田、征集匠户可能存在的“程序瑕疵”,试图从具体事务上寻找突破口。

凌云心中怒火升腾,但他知道,此时若直接辩解“龙马号”并非妖物,反而会陷入对方设定的“是否妖物”的荒谬辩论中。他必须再次将话题拔高。

他出列,并未看刘学士,而是直接对朱棣道:“陛下!刘学士所言‘妖物’,臣不知其详。然臣所知者,乃是一能牵引万钧、驰骋不休之‘运载利器’!此器之力,源于水火,成于规矩,乃是臣与天工院上下,依据天地自然之理,耗费无数心血所造!其形或异,其声或巨,然其本质,与陛下宫中计时的刻漏、军中杀敌的火炮,并无不同——皆是人造之器,格物之果!”

他再次强调“格物之果”,将其归于理性的范畴。

“若因前所未见,便斥为‘妖孽’,则神农尝百草之初,百草亦是‘妖孽’?蔡伦造纸张之初,纸张亦是‘妖物’?此等因循守旧、讳疾忌医之论,岂是强国之道?至于惊扰民心……”凌云话锋一转,略带讥讽,“若能让百姓因见识国家之强盛、交通之便利而惊,此‘惊’,乃是自豪之惊,向往之惊!总好过因外敌铁蹄、内政**而‘惊’!”

他的反驳依旧犀利,但凌云也感觉到,朝堂上沉默观望的官员多了起来。徐理等人的攻击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险恶。

新敌浮现:来自海上的阴影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马三宝带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东厂的侦缉有了重大进展。那沈敬仁背后的“东主”,经过多方查证,并非简单的海商,其脉络深植于一个被称为“四海商会” 的庞大组织。此商会势力盘根错节,控制着东南沿海近半的私港贸易,与倭寇、西洋番商乃至南洋土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传闻与失踪的建文帝旧部有所勾连!他们不仅觊觎天工院的技术,更似乎有着更深远的政治图谋。

“凌先生,皇爷让咱家提醒您,”马三宝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这‘四海商会’,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海鲨。他们这次,怕是不仅要技术,还想……借您这阵东风,搅动大明的乾坤呢。”

与此同时,凌云案头出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纸上依旧画着那个齿轮印记,内容却更加直白:

“凌侍郎‘龙马’惊世,令人叹服。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京中衮衮诸公,已视侍郎为眼中钉、肉中刺。孤立无援,纵有通天之能,恐亦难施展。吾主诚邀侍郎,南下共襄盛举。东南宝地,物阜民丰,更有万里海疆,可供‘龙马’驰骋!何苦在此束手束脚,与朽木腐儒争一日之短长?”

利诱之后,已是**裸的挑拨和煽动!对方不仅知晓“龙马号”的存在,更对朝堂之上的压力了如指掌,时机抓得极准。

内有权贵攻讦,外有神秘势力虎视眈眈。天工院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看似因皇帝的庇护而安稳,实则暗流漩涡遍布。

抉择与布局

夜深人静,凌云独自在“云枢阁”顶楼,望着南京城的万家灯火。他抚摸着胸前那已接近耗尽的平板电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压力。

“先生,我们……”郭衡不知何时来到身后,语气担忧。

“郭衡,”凌云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却坚定,“你看这南京城,看似繁华,其下却是千百年的沉疴积弊。我们点燃的这把火,烧得太旺,既照亮了前路,也灼伤了许多人,更引来了黑暗中的窥视。”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但我们没有退路。退缩,则前功尽弃,格物之火可能就此熄灭。唯有向前,披荆斩棘,让这火焰烧得更旺,旺到足以照亮所有阴暗角落,让所有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他下达了一连串指令:

“第一,‘龙马号’改进与小批量试制不能停,但要更加隐秘,重点攻克可靠性问题。”

“第二,格物院内部整顿要加强,尤其是保密条令,马公公会协助我们。”

“第三,对江南‘四海商会’……暂时虚与委蛇,可以透露一些我们已公开的、不涉及核心的技术难题(如特种钢材的稳定性)向他们‘请教’,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也摸摸他们的底。但要绝对警惕,所有接触必须在东厂监控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凌云目光灼灼,“我们需要盟友,更需要……向陛下和天下人,展示更直观、更无可辩驳的‘实绩’!”

他铺开了一张大明疆域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了一个位置。

“下一个目标,不是延伸铁路,那太显眼。而是这里——”

他的手指,落在了长江下游,帝国漕运与盐税的另一处关键节点。

“我们要在那里,打造一个真正的、集新式机械与科学管理于一体的示范工坊区,让所有人都看到,‘格物’带来的,不仅仅是惊世骇俗的‘龙马’,更是实实在在的、惠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力飞跃!”

铁轮惊澜,已无法回头。凌云决定,不再仅仅防守,他要以攻代守,用更多的成功,来碾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和潜在的威胁。时代的巨轮,在他的推动下,正发出越来越响亮的轰鸣,驶向未知而波澜壮阔的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