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43章 南舟北辙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43章 南舟北辙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姚广孝夜访带来的警示,如同在凌云心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久久不散。江南势力的意图,似乎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不仅关乎技术争夺,更可能牵扯到即将到来的天下大势。然而,此刻他无暇深究南方棋局,因为北方的战局已到了紧要关头。

朱棣决心不再被动防守,要利用秋高马肥之际,对朝廷大军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反击。而这场战役的核心筹码之一,便是天工院最新组建的、完全装备燧发枪的五百人“神机营”。这支军队从选拔到训练,皆由凌云根据后世理念亲手制定章程,强调纪律、齐射和机动,是检验新式火器与旧有军事体系融合程度的关键试金石。

战前,朱棣亲临神机营检阅。看着五百名士兵手持制式统一的燧发枪,在口令下行动如一,装填、瞄准、击发,动作流畅,爆豆般的枪声密集而富有威慑力,朱棣眼中精光四射。他特意走到一名普通士兵面前,拿起他的火铳仔细端详,又询问了训练和弹药配给的情况。

“凌云,此军成,乃你又一桩大功!”朱棣用力拍了拍凌云的肩膀,随即语气转为凝重,“然,战场非校场,真刀真枪,生死一线。此番出击,神机营乃孤之奇兵,亦是众矢之的。你可能保证,这新铳在战场上不掉链子?这些新练的兵,临阵能不乱?”

凌云深吸一口气,坦然迎向朱棣的目光:“王爷,利器虽锋,终赖执器之人。卑职不敢保证万无一失,但可立军令状!神机营将士已熟稔操典,燧发枪历经多次改进,故障率已大为降低。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后勤保障跟上,必能予敌重创!若有不测,凌云愿领军法!”

“好!要的就是你这股劲儿!”朱棣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召来神机营统领、一位以严谨着称的年轻将领张辅(历史上明初名将张玉之子,此处艺术加工),沉声叮嘱,“张辅,凌先生将国之利器交予你手,莫要辜负!此战,神机营当如匕首,直插敌之心腹!要狠,要准!”

“末将遵命!必不负王爷、凌先生重托!”张辅抱拳领命,眼神坚定。

大军开拔在即,天工院内气氛紧张而有序。凌云不仅要确保神机营的武器弹药万无一失,还要协调“虎蹲炮”部队的配合作战。也就在这忙碌的间隙,江南的徐墨言竟再次通过隐秘渠道送来一封信。信中没有再提邀请之事,反而附上了一张简陋的、标注了朝廷大军部分粮草囤积点和薄弱环节的示意图,并附言:

“北地战云密布,妾心甚忧。此图或可助王爷一臂之力,聊表诚意。然,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江南春水,静候知音。”

这封信,如同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凌云手心发麻。对方此举,无异于背叛朝廷,向燕军递送情报!这“诚意”不可谓不重,但背后的动机也愈发令人心惊。是真心投靠?还是更深的算计,意在加剧朝廷与燕王的矛盾,甚至引火烧身,迫使凌云乃至朱棣在战后更加依赖江南的力量?

凌云不敢怠慢,立刻将信和图密报朱棣。朱棣看完,沉默良久,眼神复杂地盯着那张图,最终冷笑一声:“江南鼠辈,首鼠两端!想借此逼孤就范?哼!仗,孤自己会打!这图……姑且参考,但进军方略,绝不倚重于此!”

朱棣的刚毅和警惕,让凌云松了口气。然而,这封信也预示着,无论此战胜负如何,来自南方的压力和诱惑,都绝不会消失。

真正的考验终于到来。燕军主力与朝廷大军在保定府外围的平原上展开决战。战况异常激烈,燕军铁骑反复冲阵,朝廷官军依仗兵多将广,死战不退。关键时刻,朱棣下令神机营出击。

张辅冷静地指挥五百名燧发枪手,以三排轮射的阵型,在骑兵的掩护下,逼近官军左翼。那时正是午后,阳光有些刺眼,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第一次在实战中听到如此密集、无需点火便爆响的枪声,不仅官军被吓了一跳,连燕军自己这边都有些骚动。

但严格的训练此刻发挥了作用。神机营士兵们压抑住初次实战的紧张,按照操典,装填、瞄准、齐射!铅弹如雨点般泼向官军阵营,尤其是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兵和试图靠近的轻骑,顿时人仰马翻。燧发枪的射速和可靠性优势显现出来,持续的火力压制得官军左翼抬不起头。

然而,新事物总难免波折。一轮急速射后,部分燧发枪出现了问题:有的燧石碎裂,有的击发机构因沾染污垢而失灵,更有几名士兵因为紧张,操作失误导致火药泄露……小小的混乱开始出现。

一直在后方高地观察的凌云,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看到张辅临危不乱,大声呵斥,命令出现故障的士兵退后检修,后排补上,维持射击节奏。同时,预先配置的、手持冷兵器的护卫队上前,保护火铳手免受零星骑兵的冲击。

就在神机营吸引住敌军大量注意力时,朱棣亲率精锐骑兵,如同利剑般直插官军中军帅旗所在!而装备了“虎蹲炮”的部队,也在侧翼发威,霰弹将试图包抄的敌军打得七零八落。

战场天平开始倾斜。官军主帅耿炳文见左翼溃乱,中军受袭,侧翼亦遭炮击,军心动摇,终于下令后撤。燕军乘胜追击,斩获颇丰。

此战,神机营虽未竟全功,出现了不少技术性和适应性的问题,但其展现出的强大火力潜能和战术价值,已毋庸置疑。燧发枪的轰鸣,正式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战后总结,凌云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立刻投入到对燧发枪暴露问题的改进中:设计更可靠的燧石夹、改进击发机构的防污性能、加强士兵的实战心理训练和故障排除能力。

而朱棣,在庆功宴上,再次高举酒杯,对着满座文武,慨然道:“此战之功,将士用命,三军用命!然,神机营之火器,虎蹲炮之利,亦功不可没!凌云与天工院众匠人,当记首功!”

这一次,连周铎等人,也只能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举杯示意。技术的威力,已如此**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任何言语的攻讦,在实打实的战功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夜色深沉,凌云独自站在校场上,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南方来的舟,试图引他偏离航道;而北方的战车,却载着他碾过尸山血海,驶向不可知的未来。他知道,经此一役,天工院和他本人,都已更深地卷入这历史的洪流,再无法独善其身。下一步,是继续北上,扫平朝廷,还是掉头向南,应对那更复杂的局面?抉择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