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8章 攻坚之路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18章 攻坚之路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朱棣“半年见用”的王令,就像战场上的战鼓一样,震撼人心,激励着天工院的每一个人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全面攻坚的战斗中。

庆祝的喜悦还在空气中弥漫,然而,紧迫感却像冰冷的钢铁一样紧紧地包裹着每个人。他们深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容不得丝毫懈怠。

概念验证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很快就被实际工程中的难题所取代。要让那个看似孱弱的模型真正发挥出驱动水锤的巨大力量,他们面临的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和天堑。

压力、材料、密封——三座大山巍然耸立。

凌云立刻重新调配资源,成立了三大核心攻坚组:

一、高压锅炉组:由李小柱牵头。目标很明确——造出能安全承受数倍于大气压的蒸汽锅炉。这是所有力量的源泉,也是最危险的环节。材料、结构、工艺、安全装置,每一项都是生死考验。

二、强力气缸组:由一位经验最丰富的铸造老师傅负责。需要铸造出内壁更光滑、能承受高压高温的铸铁气缸,并配套更强韧的活塞杆和更精密的活塞。加工精度要求再上台阶。

三、密封与传动组:由凌云亲自督导。负责攻克高压下的动态密封难题(活塞杆、滑阀杆),并设计制造能承受蒸汽机巨大扭力和冲击的传动机构,将其平稳输出。

格物堂的学徒被分散到各组,负责数据记录、计算辅助和图纸细化。整个天工院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紧紧。

然而,困难远超想象。

高压锅炉组的进展最为艰难和危险。每一次加压测试都如同在鬼门关前徘徊。他们尝试了加厚锅炉壁、改变锅炉形状(从圆筒形向球形过渡)、改进铸铁配方、甚至尝试在关键部位进行局部淬火增强。但破裂依旧如影随形。

“砰!” 又一台锅炉在刺耳的尖啸后炸裂,灼热的蒸汽和碎片四射,幸好测试场做了防护,无人伤亡,但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小柱脸上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捧着最新的碎片,声音沙哑:“先生,压力刚到两个半大气压(约0.25mpa)就……脆!还是太脆!加厚也没用!”

凌云检查着断口,眉头紧锁。材料的瓶颈如此明显。他知道,需要更本质的突破,比如……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甚至……焊接技术来制造更合理的结构?但这些都非一日之功。

凌云一脸凝重地说道:“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思路,不能再一味地追求一步到位了。我想到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案,那就是多层套箍式锅炉。这种锅炉的原理是利用热装配合,通过加热外箍,同时冷却内胆,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箍紧内胆,从而产生预紧力。这样一来,即使材料的强度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预紧力来弥补。”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另外,安全阀的设计也非常关键。我们必须确保安全阀绝对可靠,不能有丝毫的疏漏。所以,我建议设计双安全阀,一个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另一个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并且将它们并联起来。这样,即使其中一个安全阀出现故障,另一个安全阀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这是一个取巧的办法,利用结构和装配工艺来提升承压能力。难度极大,但对材料的要求相对降低。

强力气缸组同样步履维艰。更大的气缸意味着更大的铸造难度,缩孔、砂眼、变形问题层出不穷。镗床小组拼尽全力,也无法完全消除内壁的细微瑕疵,高压蒸汽会从这些地方疯狂泄漏。

活塞环的密封更是噩梦。现有的皮革、软木、浸油麻绳在高压高温下迅速老化、失效。他们尝试了铜片、甚至用“星火钢”制作金属活塞环,但加工精度不够,要么卡死,要么漏气严重。

密封与传动组。高压下的动密封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填料函的形式被提出,但用什么填料?石墨?石棉?这个时代哪里去寻?传动机构的设计也困难重重,蒸汽机不均匀的冲击力对齿轮和轴承都是严峻考验。

挫折、失败、爆炸、泄漏……这些原本让人闻风丧胆的词汇,如今却成了生活中的常客。每一次的挫折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人们的心头;每一次的失败都像是一场噩梦,让人在黑暗中徘徊;每一次的爆炸和泄漏,都像是一场灾难,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而消耗的物料更是如同一座山一般堆积起来,这些物料不仅是物质上的浪费,更是对人们信心的一种打击。然而,尽管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进展却依旧缓慢得令人绝望。时间一天天过去,半年的期限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个人的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周铎虽然被禁足,但他的党羽和同情者们却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对他的冷嘲热讽愈发肆无忌惮起来。

“劳民伤财”、“异想天开”、“必遭天谴”等等之类的言论,如同一股股狂风暴雨般,不断地冲击着周铎的耳膜。这些话语不仅充满了恶意,更像是要将他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连军营之中都开始流传起了“天工院在造喷火的妖怪”这样荒诞不经的谣言。这无疑是对周铎和天工院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看不到希望的失败,让一些工匠开始产生动摇和怨言。若非凌云、郭衡以及李小柱等核心骨干的强力弹压和勉力维持,队伍恐怕早已涣散。

格物堂的灯火,夜夜通明。凌云几乎住在了工棚里,双眼布满血丝,腿伤反复发作,疼痛让他时常冷汗涔涔,但他依旧咬牙坚持,亲自分析每一次失败,调整方案。

他深知,士气比技术更难维持。

这一日,又一次锅炉加压测试失败后,工棚内气氛降到了冰点。几名年轻工匠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

凌云沉默地走到那台依旧在噗噗作响、但却无人关注的低压演示模型前,伸出手,轻轻放在那温热的飞轮上。

飞轮平稳地旋转着,带着一种固执的、永不疲倦的节奏。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他和那台模型。

“还记得它第一次转起来的时候吗?”凌云的声音嘶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那时,我们觉得能空转便是奇迹。”

他目光扫过众人:“如今,我们却为它不能拉动水锤而沮丧。为何?因我等眼界已开,所知已广!此非退步,实乃天大之进步!”

他指着那失败的锅炉残骸:“每一次爆炸,都告诉我们哪一种材料不行,哪一种结构脆弱。每一次泄漏,都指引我们密封的难点何在。失败非是毫无所得,它正在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为我们描绘出通往成功的地图!而这地图上的每一条歧路,都已用我们的汗水甚至鲜血做出了标记!”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王爷予半年之期,非是刁难,乃是知我等能行!周铎之流讥讽,乃因恐惧!恐惧我等将开创之未来,再无他们搬弄口舌、垄断知识之地位!”

“攻坚之路,自古艰难!岂因几句冷语、几次失败便裹足不前?那我等与那些只知墨守成规、蝇营狗苟之辈,又有何异?!”

“抬起头!”凌云猛地喝道,“看看你们的手!看看这工棚里的每一件工具!它们或许粗糙,却正在做着前人从未想过、更从未做到之事!我等今日之每一分艰难,都是在为后世子孙,劈开一条通天大道!”

“告诉我!是愿回去粘那永远粘不完的羽毛?还是愿留在此地,即便失败千次,也要亲手将这‘火汽之力’,驯服于这钢铁规矩之中?!”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然后,李小柱第一个红着眼睛吼道:“俺老李跟先生干到底!炸聋了耳朵也认了!” “干到底!” “绝不回去!” 工匠们的血性被彻底激发出来,失败的阴霾被一种悲壮的豪情所取代。

士气,终于在绝境中重新凝聚!

研究继续。思路在失败中调整,方法在痛苦中进化。

锅炉组开始尝试多层热装结构,虽然工艺复杂,但初步测试显示承压能力确有提升。 气缸组改进了浇铸工艺,采用了更细腻的型砂和更好的排气设计,铸件质量有所改善。 密封组在无数次尝试后,偶然发现将一种特殊的粘土混合细石棉绒(好不容易寻来少许)和油脂,作为填料函的密封材料,在高温下似乎能坚持更长时间……

一点一滴,毫厘前进。

期间,马三宝送来了一批从南方搜寻来的特殊物料,包括一些性能奇特的胶泥和矿物。姚广孝也派人送来几本残破的前宋笔记,里面有些关于炼丹术士处理金石、运用水火的口诀和零星记载,看似荒诞,却偶尔能给凌云带来一丝意想不到的灵感启发。(暗示姚广孝在暗中提供支持)

这一天,锅炉组再次进行新一轮的多层套箍锅炉压力测试。新的安全阀经过了反复校准。

压力缓慢升高。 一个大气压…… 两个大气压…… 两个半!已经平了之前的爆炸记录! 锅炉发出沉重的轰鸣,但结构完好! 李小柱额头青筋暴起,死死盯着压力计(一种利用液柱高度差来粗略指示压力的简易装置)。 两个七! 两个八! 接近三个大气压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嗤——”一声尖锐的啸声响起,主安全阀猛地冲开,一股白色的蒸汽狂喷而出!

压力稳定在了三个大气压以下!

成功了!锅炉顶住了!安全阀起作用了!

虽然只是短暂维持,但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工棚内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巨大欢呼!许多人相拥而泣!

凌云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几乎虚脱。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又一步,但却是最危险、最艰难的一步之一。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工棚,看到了远方。

攻坚之路,仍在继续。但最黑暗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

火汽之力,正在一点点地被套上规矩的笼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