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灯火如豆。
黄一梦面前悬浮着几缕被真元禁锢的灰绿色瘴气,丝丝缕缕,如同活物般扭动,散发出阴寒腐朽的气息。她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反复剖析着这股能量的构成。变异心火在指尖跳跃,每当靠近瘴气,都会引动其剧烈的排斥反应,发出细微的“嗤嗤”声,仿佛水火不容。
“清瘴丹的药力,至清至纯,善于化解寻常污秽瘴毒,但对于这种已深入骨髓、兼具阴寒与腐蚀特性的顽固邪气,却如同隔靴搔痒,难以根除。”黄一梦喃喃自语,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各种灵药的药性。
她取出一枚空白玉简,以神识烙印,开始重新构思丹方。清瘴丹的主框架不变,但需要加入新的辅药,增强其“破邪”与“固本”之效。
“破邪……需至阳至刚,或能克制阴腐之物。”她想到了自己拥有的金煞之气,其性锋锐,破坚摧朽,或许能斩断瘴气与生机的顽固链接?但金煞之气过于暴烈,直接入丹恐伤及患者元气,需寻中和之物。
“固本……需蕴含磅礴生机,修复被侵蚀的筋骨元气。”她想到了得自戈壁的那枚“水灵晶果”,此果蕴含精纯水灵生机,正是滋养肉身的佳品,但其药力温和,或许不足以对抗瘴气的迅猛侵蚀。
思路一时陷入僵局。她放下玉简,揉了揉眉心,目光无意间扫过静室角落,那里放着李牧派人送来的、从沼泽边缘采摘回来的几种本地特有药材样本。其中一株,形如枯骨,颜色灰白,却隐隐散发着一股奇异的吸力,周围稀薄的灵气都在向其缓缓汇聚。
“这是……‘汲阴草’?”黄一梦心中一动,拿起那株奇特的药草。据典籍记载,此草生长于极阴之地,却能汲取阴气反哺自身,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其药性诡谲,罕有丹方会用,多被视为邪物。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物极必反,这汲阴草既能汲取阴气,是否也能……汲取这同属阴寒属性的腐骨瘴气?若能将其炼化入丹,或许能以毒攻毒,引导瘴气离体?
【尝试以汲阴草入药,改良清瘴丹】→〖中平签(偏吉)〗:险中求胜,思路清奇,然汲阴草药性难控,易引邪入髓,需辅以至阳灵物与磅礴生机调和,平衡三者,方有一线成功之机,成则丹效非凡,败则前功尽弃。】
签运肯定了思路,但也点明了巨大的风险与苛刻的条件。
至阳灵物?她有金煞本源,虽非纯粹至阳,但其锋锐破邪之性或可替代。磅礴生机?水灵晶果正合适!
一个全新的丹方雏形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以清瘴丹为基,融入一丝极微量的金煞之气作为“破邪之刃”,以水灵晶果的磅礴生机作为“修复之源”,再以汲阴草的奇特汲取特性作为“引导之桥”,将深入骨髓的瘴气强行拔出、引导、中和!
这其中涉及的能量平衡、药性冲突,复杂到了极致,稍有差池,炼出的就不是救命的灵丹,而是催命的毒药!
但黄一梦眼中却燃起了兴奋的光芒。这种挑战,正是她所追求的!不仅能解决眼前困境,更是对自身丹道造诣的一次极致锤炼。
她不再犹豫,重新拿起玉简,开始疯狂推演。神识在《百劫炼神录》的支撑下高速运转,结合“璇玑散人”传承中对能量精细操控的论述,以及《千丝引》秘术,在脑海中构建出无数种药力融合的可能路径,模拟着炼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意外。
时间在专注中飞速流逝。窗外天色早已暗沉,镇守府内也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她这间静室,依旧亮着微光,如同黑暗中唯一的星辰。
不知过了多久,黄一梦终于停下了推演,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改良丹方,已然在她心中成型。她将其命名为——“拔瘴固元丹”。
然而,就在她准备稍作调息,便开始尝试炼制时,静室外围她悄然布下的一个微不可查的预警禁制,被触动了!
不是强行闯入,而是有一道极其隐晦、带着试探意味的神识,如同滑腻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掠过静室外的阵法光幕,试图窥探内中情形。
来了!
黄一梦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她迅速将桌案上的药材、玉简收起,只留下几株普通的辅药和一份空白的兽皮卷,假装仍在研究。自身气息也完美收敛,维持在筑基四层的水准,同时,《蛰龙敛息术》悄然运转,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
那道神识在静室外徘徊片刻,似乎未能发现什么异常,又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走了。
黄一梦没有放松警惕,神识如同无形的雷达,以静室为中心,缓缓向外扩散。她能感觉到,在镇守府外围,靠近坊市方向的某处阴影里,潜藏着一道气息,与白天在瘴雨客栈外感知到的那个瘦小汉子同源,但更加凝练、阴冷,修为赫然达到了筑基五层巅峰!
此人极为谨慎,一击不中,便远遁隐匿,不再轻易暴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