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像一串黑色的甲虫,在无垠的、令人眩目的白色冰原上艰难跋涉。风不再是部落庇护所内听到的遥远嘶吼,而是化作了实体,一种充满恶意的力量,裹挟着颗粒分明、硬度堪比碎玻璃的冰晶,劈头盖脸地砸来。它们撞击在战士们厚重的毛皮外甲和金属头盔上,发出持续不断的、令人心烦意乱的“沙沙”声和偶尔清脆的“啪嗒”声。能见度低得可怕,前方十几米外的景物就模糊不清,融入了灰白混沌的风雪帷幕。脚下并非坚实的土地,而是覆盖着深厚、时而松软时而湿滑积雪的冰层,每一步都需要试探,都需要耗费额外的体力来维持平衡。
巴尔格姆走在队伍靠前的位置,紧随着哨兵长戈顿。他那包扎着的左肩在每一次对抗风压、每一次深陷积雪又奋力拔足时,都传来一阵阵撕裂般的抽痛。但他脸上覆盖着防寒面罩,只露出一双暗红色的、如同冰层下燃烧着微弱炭火的眼睛,里面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只有全然的专注与冷静。他将自己的感官提升到极限——耳朵在狂风的间隙中努力捕捉任何异常声响,鼻子辨别着风中可能带来的、不同于冰雪的陌生气息(比如血腥,或是金属摩擦),皮肤上的蓝色能量纹路则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感受着脚下冰层传递来的最细微的震动。
戈顿哨兵长偶尔会停下,蹲下身,用戴着厚重手套的手拂开积雪,检查冰面的状况,或者抬头望向混沌的天空,试图根据几乎无法辨别的光晕和风力变化来判断方向。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老猎人的经验和谨慎。巴尔格姆沉默地观察着,学习着,将这一切细节如同刻印般纳入自己不断完善的“生存法则”数据库。
“保持队形!注意脚下裂隙!” 戈顿的声音透过风镜传出来,有些失真,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这里的冰层比部落附近脆弱得多!用冰镐探路!”
队伍行进的速度极其缓慢。绝望的情绪如同附骨之疽,开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一些年轻战士的内心。他们呼吸粗重,步伐开始变得凌乱,眼神在风镜后不安地闪烁。每一次冰层下方传来微不足道的“咔嚓”声,都会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巴尔格姆注意到了这种情绪的蔓延。他没有出声鼓舞——那不是他的风格。他只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稳定、精确、充满掌控力。他像一块移动的礁石,在风雪狂涛中,以自身的存在,无声地安抚着周围的动荡。当他看到一名叫做“托尔”的年轻战士因为踩空而险些滑倒时,他迅速而有力地伸出手,用未受伤的右臂一把抓住了托尔的装备带,将其拽回安全区域。整个过程沉默无声,只有两人护甲碰撞的闷响。
托尔惊魂未定地看了巴尔格姆一眼,面罩下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巴尔格姆只是微微颔首,红色眼瞳扫过他,确认他无碍后,便继续前行。这种无声的援手,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更能凝聚人心。
经过近两个阿瑞斯标准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求救信号最后传来的大致区域——一片被称为“巨兽之颅”的、由无数巨大、参差冰柱和深邃冰裂缝构成的危险地带。这里的风声变得诡异,在冰柱间穿梭、回旋,发出如同垂死巨兽哀嚎般的呜咽。
“分散搜索!三人一组!注意信号火炬的痕迹!保持视觉联系!” 戈顿迅速下令。
巴尔格姆自然与戈顿一组,另外还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沃夫加”。他们选择了一条看起来相对开阔,但冰裂缝纵横交错的路线深入。
搜索过程紧张而压抑。每一道阴影都可能隐藏着危险,每一声异响都可能是幸存者的呼唤,也可能是冰层即将崩塌的预警。巴尔格姆的感官发挥到了极致,他甚至能通过冰镐敲击冰面传回的反震,大致判断出下方冰层的厚度和结实程度。
突然,沃夫加发出一声低呼:“在这里!”
他们冲过去,在一道宽阔的冰裂缝边缘,看到了令人心悸的景象。几具破碎的、被冻结在冰壁上的狩猎队成员的遗体,他们的装备散落一地,被冰雪半掩。显然,他们遭遇了大规模的冰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被低温凝固的血腥气。
戈顿蹲下身,仔细检查着痕迹,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是‘冰鳞恐兽’的爪痕……还有……大型冰崩的迹象。他们惊动了栖息在这里的恐兽,引发了连锁反应。”
冰鳞恐兽,是冰骸星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之一,体型庞大,力量惊人,背部的鳞片坚硬如合金,并能引发小范围的冰震。
“看那里!” 巴尔格姆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冰裂缝下方深处,一点微弱的、不同于冰雪反光的光芒。那光芒极其黯淡,一闪一闪,仿佛随时会熄灭。
“是‘坚石’的能量核心指示灯!” 沃夫加惊呼。“坚石”是狩猎队队长,一位以顽强着称的老兵,他的动力斧上镶嵌着一小块霜纹矿作为辅助能量源,会发出独特的幽蓝色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