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深圳,已经有了初夏的暖意。阳光透过“启智教育”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映出点点光斑。江念初抱着一叠厚厚的报告,快步走进苏晓的设计工作室,脸上抑制不住的兴奋,连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几分。
“苏晓!苏晓!好消息!春季评估报告出来了!”她把报告重重放在苏晓的设计桌上,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晓正趴在桌上,对着电脑里的山区支教儿童插画细细修改,笔尖还悬在数位板上。听到江念初的声音,她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笑着问:“怎么了念初?看你高兴的,是评估结果很好吗?”
“何止是好,简直是太棒了!”江念初激动地翻开报告,指着其中一页醒目的数据,“你看!‘校园性别平等达标率提升25%’!这可是咱们和明德中学合作开展性别教育课程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苏晓凑过去一看,报告上的柱状图清晰地显示着,从去年秋季合作开始,明德中学的性别平等认知达标率从最初的60%,一路稳步上升,到今年春季,已经飙升至85%。旁边的学生反馈表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好评,有学生说“现在知道男生也可以喜欢粉色,女生也可以玩篮球了”,还有学生说“再也不会因为性别被嘲笑了”。
看着这些数据和文字,苏晓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从去年江哲邀请她去明德中学讲课,到后来江念初提出让“启智教育”与学校深度合作,开发一系列性别平等主题的课程和教具,她几乎全程参与。从课程内容的策划、教具的设计,到对接学校老师收集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太好了!”苏晓由衷地为江念初感到高兴,也为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而欣慰,“这都是你领导得好,还有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什么小事啊,这功劳有你的一半!”江念初拉着苏晓的手,语气真挚,“要是没有你设计的那些生动有趣的教具,还有你给学生们讲的那些山区孩子的故事,孩子们也不会这么快接受这些理念。说起来,我那个小六岁的弟弟还得谢谢你呢,上次他去学校,回来跟我说,听了你讲的课,他都觉得很受启发。”
提到江逸晨,苏晓的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甜丝丝的。上次在明德中学操场的告白还历历在目,那个军绿色的小布包她一直带在身边,里面装着她常用的几支笔,每次看到那朵绣得不算精致却格外用心的小蓝花,心里就暖暖的。她知道江逸晨比江念初小六岁,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却沉稳可靠,身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担当。
她正想说些什么,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江逸晨推着一个双层蛋糕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身干净的便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蛋糕上用奶油写着几个大字:“欢迎苏晓回家”,旁边还点缀着几朵小小的奶油蓝花,和那个布包里的花纹惊人地相似。
“哥?你怎么来了?”江念初有些惊讶,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露出了了然的笑容,“哦~我明白了,你们俩这是早就串通好了吧?”
江逸晨没有理会姐姐的调侃,目光落在苏晓身上,眼神温柔:“忙完了吗?爸和妈在家等着我们呢,说要给你庆祝。”
苏晓愣了一下,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虽然上次在操场告白后,她和江逸晨见过几次面,一起吃过饭、散过步,但正式以“女朋友”的身份去见他的父母,还是第一次。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小声问:“我……我这样去可以吗?要不要我回去换身衣服?”
“不用,你这样就很好看。”江逸晨走过来,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数位笔,放在桌上,“爸和妈都很喜欢你,早就盼着你去家里吃饭了。”
江念初在一旁打趣道:“就是就是,我妈昨天就开始念叨,说要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还有糖醋排骨,忙了一早上了。”
苏晓的心里更暖了,点了点头:“那……好吧。”
三人一起走出“启智教育”,江逸晨开车,苏晓坐在副驾驶,江念初坐在后座。车里放着舒缓的音乐,江逸晨偶尔会侧过头和苏晓说几句话,问她最近工作累不累,有没有按时吃饭。苏晓一一应答着,偷偷看了眼窗外,阳光正好,街道两旁的凤凰木开得热烈,红色的花朵像一团团火焰,映得她心里也暖洋洋的。
大概半小时后,车子停在一个环境清幽的小区里。江逸晨带着苏晓走到一栋三层小楼前,推开院门,就看到江哲和林晚星正站在客厅门口挥手,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苏晓来啦!快进来快进来!”林晚星率先迎了上来,热情地拉着苏晓的手,上下打量着她,“真是个漂亮的姑娘,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阿姨好,叔叔好。”苏晓有些羞涩地问好,手里紧紧攥着包带。
“快屋里坐,外面热。”江哲笑着说,侧身让他们进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