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掌心的刺 > 第416章 评估的脚步

掌心的刺 第416章 评估的脚步

作者:欧阳菲菲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09 04:13:59

初春的风还带着几分凉意,却已悄悄褪去了冬日的凛冽,吹得市教育学院楼下的玉兰花苞鼓鼓囊囊,淡粉色的花萼裹着洁白的花瓣,像是随时会绽出满树温柔。江念初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攥着一本厚厚的《校园性别平等评估手册》,封面上“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几个加粗字体,是她特意让设计部调整的——这背后藏着舅舅林朝阳的心意,此刻指尖触到纸面,还能想起舅舅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用满是老茧的手翻着评估草稿,轻声说“念初,这东西要是能帮到语安、语宁、志鹏他们这样的孩子,舅舅就没白琢磨”的模样。

今天是“校园性别平等评估体系”在10所试点学校推广的关键日子,100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评估员坐在会议室里,校服袖口别着的“评估员”徽章闪着微光。这些孩子大多是初中生,眼神里带着少年人的朝气与认真,此刻正围着桌上的评估量表小声讨论,有人指着“特殊需求适配度”的指标问同伴:“这个‘适配度’是要观察什么呀?”江念初深吸一口气,推开会议室的门,脚步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原本的议论声瞬间停了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各位同学上午好,我是江念初,也是这次评估体系的设计者。”她走到讲台前,将手册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孩子们,“在正式开始培训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两位对我影响很深的长辈——我的母亲林晚星,和我的舅舅林朝阳。我的母亲今年64岁,是龙华重点中学的教师,在讲台前站了整整36年。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到学校的骨干教师,她教过的学生从懵懂少年长成医生、教师、工程师,遍布各行各业,却始终记着一句话:‘教育不是筛选,而是照亮,每个孩子都该被看见。’而我的舅舅林朝阳,今年61岁,干了一辈子工地,从哈尔滨的老厂房翻新到新建小区的地基浇筑,手上的老茧磨了一层又一层,他是我家10岁的陈志鹏、7岁的陈语安和陈语宁最亲近的舅公,舅妈许晓晓则是孩子们贴心的舅婆,夫妻俩总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舅舅讲工地趣事教孩子‘踏实做事’,舅妈缝补衣物、准备零食,把孩子们宠得不行。”

台下的孩子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江念初继续说:“去年冬天,我跟母亲聊起想设计‘校园性别平等评估体系’,她当时正在批改作业,抬头跟我说:‘评估不能只看表面的“平等”,比如男生女生是不是都有发言机会,更要看看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孩子——就像志鹏小时候怕黑,得留着小夜灯才能睡着;语安认生,要慢慢熟悉才肯说话,学校里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小需求,这些都得照顾到。’母亲教了36年书,连自家孙辈的小习惯都能联想到学生,这份细腻,成了我设计评估体系的核心。”

说到这里,江念初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怀念:“而提醒我把‘特殊需求’做得更细的,正是舅舅林朝阳。去年冬天开始,舅舅总说头疼,一开始以为是工地上累的,扛着没去看,后来疼得夜里睡不着,在哈尔滨去了好多家医院,做了CT、核磁共振,都没查出根由,更没办法根治。我母亲急得睡不着,天天给舅舅打电话:‘你别在工地上硬扛了,来深圳,我陪你去医科大看,这边的专家多,总能找到办法——语安、语宁、志鹏他们还等着跟你学搭积木,跟你舅妈学包饺子呢!’”

“我母亲教了36年书,最知道‘拖延’的坏处,她怕舅舅的头疼拖成大病,去年年底特意回了趟哈尔滨,硬是把舅舅和舅妈许晓晓接来了深圳。舅妈今年57岁,一辈子跟着舅舅在工地附近的出租屋住,日子过得朴素却温暖,来深圳前还反复问:‘会不会麻烦你们?你妈还要教书,语安他们要上学,别耽误了。’我母亲当时就红了眼,说:‘我教36年书,教的是孩子,可我也是你姐,弟弟的身体、孩子们的舅公舅婆,比什么都重要。’”

江念初拿起桌上的评估手册,翻到“特殊需求适配度”那一页,指尖轻轻划过上面的指标:“舅舅来深圳后,没去景点逛过,每天要么去医院做检查,要么就坐在家里陪孩子们搭积木。有次我下班回家,看见他戴着老花镜,对着‘特殊学生’的定义查字典,手里还拿着志鹏的积木,在纸上画着什么。我走过去一看,他在纸上写着‘工地里有腿不好的工友,会多给他们安排轻点的活;学校里有特殊孩子,是不是也该有“轻点的任务”?就像语安搭积木慢,我会多等她一会儿,舅妈会在旁边递零件,学校也该多给孩子点时间和耐心。’就是这句话,让我在评估里加了‘个性化任务适配’这一项——比如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设计‘短时间小任务’,给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安排‘实践类作业’。”

她顿了顿,想起母亲、舅舅舅妈和孩子们的日常:“有天晚上,母亲备课到半夜,看见舅舅还在看评估草稿,舅妈坐在旁边缝补志鹏的校服,身边放着语安画的‘全家福’(画里舅公戴着安全帽,舅婆牵着语安的手,志鹏举着积木塔吊),就跟舅舅说:‘你一辈子在工地干体力活,怎么还懂这些?’舅舅笑着说:‘我不懂教育,但我懂孩子——志鹏怕黑,我就跟他说工地的灯很亮;语宁爱闹,我和你舅妈就陪她玩捉迷藏,学校里的孩子也一样,得顺着他们的性子来。你教36年书,不就是这么做的吗?’我母亲当时就哭了,说:‘还是你懂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