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斜地穿过龙华小学的走廊,江念熙抱着厚厚的《校园文化活动案例》册,脚步轻快地往校门口走。米黄色封皮上贴着孩子们用彩纸剪的小太阳,翻开内页,每一页都密密麻麻——有活动流程的手绘示意图,有孩子们参与时的抓拍照片,还有几处用红色钢笔标注的细节补充,那是她熬夜整理时,特意记下的“手工课需多备安全剪刀”“故事分享会可邀请家长志愿者”这类实操要点。
“江老师,邻校的老师们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传达室的王师傅探出头,笑着朝她挥手,“他们说早就想听听您‘科学 美术’融合课的门道,还带了笔记本呢。”江念熙点点头,把案例册抱得更紧些,指尖蹭过封皮上的小太阳,心里满是期待——这是她花了半年时间整理的心血,不仅有自己班级的实践经验,还收录了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她盼着能通过这次分享,帮更多老师解决“活动难落地”的问题。
可就在她刚踏上教学楼台阶时,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姐”字让她心里猛地一沉。她慌忙接起电话,江念初的声音像被狂风裹着,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念熙!你现在立刻去市医院急诊!爸……爸江哲刚才在小区散步,下台阶时没注意,摔了一跤,后脑勺磕在石台上,现在已经进抢救室了!”
“什么?”江念熙手里的案例册“啪”地砸在地上,纸张散了几页,其中一页贴着的孩子笑脸照片,在晨光里显得格外刺眼。她顾不上捡,声音发紧得像要断裂:“抢救室?严重吗?我妈呢?我妈怎么样了?”
“你别慌,我和陈屿正开车往医院赶,妈林晚星已经在抢救室门口了,她电话里哭得说不出话,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先帮我稳住她。”江念初的声音里混着汽车鸣笛声,还有压抑的哭腔,“爸摔下去的时候旁边没人,是保洁阿姨发现的,现在医生还没出来……”
挂了电话,江念熙抓起散落在地上的案例册,胡乱塞进帆布包,转身就往校门口跑。王师傅见她脸色惨白,连忙追出来问:“江老师,出啥事了?分享会还开吗?”“我爸摔了!进抢救室了!”她丢下这句话,眼泪已经砸在衣襟上,拦了辆出租车就往医院冲,车窗外的街景飞快倒退,像她此刻混乱到极致的心。
出租车里,江念熙攥着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她忍不住翻开案例册,指尖停在那几处红色标注上——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为了整理案例熬夜到凌晨,江哲端着热牛奶走进书房,看着她写的“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笑着说:“我闺女做事就是细心,跟你妈年轻时候一样,不管做啥都要把细节想周全。”那时候江哲还打趣,说等她分享会那天,要去现场给她当“后勤员”,帮她搬资料、递话筒。
可现在,那个总说要给她当后勤员的人,却躺在抢救室里,连一句叮嘱都没来得及说。江念熙咬着嘴唇,强忍着不哭,却还是有眼泪落在案例册的纸页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
与此同时,江念初家的客厅里,空气紧张得像要凝固。陈屿正快速换鞋,手里拿着车钥匙,江念初则在玄关处给三个孩子穿外套,语安和语宁攥着她的衣角,小脸上满是害怕:“妈妈,外公会疼吗?医生会治好外公吗?”陈志鹏站在旁边,努力装作镇定,却还是忍不住问:“妈妈,我们能去医院看外公吗?我想跟外公说,让他快点好起来。”
江念初蹲下来,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声音尽量放平缓:“外公只是不小心摔了一下,医生会治好他的。你们在家乖乖跟张阿姨待着,妈妈和爸爸去医院守着外公,等有好消息就立刻告诉你们,好不好?”她不敢带孩子们去医院——她怕抢救室门口的场景吓到他们,更怕万一有不好的结果,孩子们承受不住。
车子往医院疾驰,江念初一路给林晚星打电话,却始终没人接。她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逝的树木,脑海里全是江哲的样子:上周她带孩子们回家,江哲还在院子里给月季花浇水,说等花开了就剪下来送给语安语宁;昨天视频时,江哲还笑着说自己最近身体好,每天能绕着小区走两圈,让她别担心……可现在,这些画面都变成了刺,扎得她心口生疼。
“别胡思乱想,爸身体一直硬朗,不会有事的。”陈屿握着方向盘,余光瞥见她在抹眼泪,连忙安慰,“咱们到医院就知道情况了,医生肯定有办法。”话虽这么说,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却也悄悄收紧了。
终于到了医院急诊楼,江念初刚下车就往抢救室跑。远远地,就看到林晚星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头发乱蓬蓬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手里紧紧攥着江哲出门时穿的深蓝色外套,上面还沾着泥土和草屑。“妈!”江念初冲过去,蹲在她身边,“爸怎么样了?医生出来过吗?”
林晚星抬起头,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一句话都说不完整:“还没……没出来……医生说……磕到后脑勺了……可能有颅内出血……”她说着,眼泪又涌了出来,抓住江念初的手,冰凉的指尖一直在抖,“我赶到的时候,爸已经没意识了……保洁阿姨说,他摔下去后,还试着想爬起来,可没撑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