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两下,目光掠过挡风玻璃前的晨光,落在副驾驶座上岳母林晚星的侧影上。她穿着米白色针织开衫,手里攥着两个绣着小云朵图案的婴儿襁褓,指腹反复摩挲着布料边缘——那是江念初怀这对二胎时,趁三岁的大儿子陈志鹏午睡的间隙亲手绣的,如今江念初在陈家坐月子,这襁褓早被苏敏叠得整整齐齐,就等接双胞胎回家时用。
“妈,您别紧张,医生昨天特意说,语安和语宁各项指标都正常,就是体重还得再养养,回家多喂几顿就上来了。”陈屿放缓语调,后视镜里映出后座母亲苏敏的脸,她正低头整理着婴儿湿巾和小袜子,闻言抬头笑了笑:“可不是嘛,念初在咱家坐月子,营养师每天都按食谱准备餐食,补得好着呢,等宝宝们回去,正好能亲喂。”
林晚星顺着话头接下去,语气里满是放心:“是啊,让念初在陈家坐月子我最安心,亲家母你细心,亲家公陈斌又会搭手,还有营养师照顾,比在月子中心还自在。”陈屿心里一暖,当初商量坐月子的地方时,父亲陈斌主动说“就放家里,家里人多热闹,小鹏也能天天见妈妈”,还特意提前把主卧旁边的房间收拾出来,装了恒温空调,就为了让江念初住得舒服。
车子平稳驶进医院停车场,陈屿刚停稳车,苏敏就迫不及待解开安全带:“我先去儿科病房门口等着,顺便给家里打个电话,让念初别惦记,咱们这边顺顺利利的。”说着拎着母婴包快步走向住院楼,包里装着江念初特意交代的婴儿专用润肤露——她说小鹏小时候就用这个,无添加不刺激,妹妹们皮肤嫩,得跟哥哥用一样的,苏敏特意多带了一瓶,说等月嫂来了也让她们熟悉一下用品。
林晚星也跟着下车,两人并肩走在走廊里,消毒水味中混着零星的婴儿啼哭声,林晚星脚步不由得加快:“念初在陈家坐月子这阵子,我每天都过来,看着她气色一天比一天好,营养师做的月子餐也合她胃口,昨天还跟我说‘等宝宝们回来,我就能抱她们了’。”陈屿点头应着,目光落在儿科病房门牌上,心里满是期待——这是他和江念初的二胎,凑成了“好”字,家里有江念初在坐月子,有三岁的小鹏蹦跶,有父母和岳母帮衬,往后的日子定能踏实又热闹。
到了病房门口,护士抱着浅粉色襁褓的婴儿迎上来:“是陈语安和陈语宁的家人吧?这是姐姐语安,5斤9两,妹妹语宁马上就抱出来。”林晚星小心接过语安,小家伙闭着眼哼唧了两声,温热的小身子贴在怀里,她笑着红了眼眶:“这就是语安啊,比小鹏小时候秀气,等会儿带回陈家,让念初好好看看,她昨天还念叨了好几遍。”
陈屿站在一旁,看着岳母怀里的小身影,想起江念初昨天喝着营养师炖的鲈鱼汤时,还跟他说“等宝宝们回来,我得多喝两碗汤,好给她们喂奶”的模样,心里泛起柔软。他拿出手机,先给江念初发了张语安的照片,配文“姐姐已接,妹妹马上好,很快就能回家见妈妈啦”,没几秒就收到了回复:“好,我在客厅等你们,小鹏也急着看妹妹呢。”
没一会儿,护士抱着浅蓝色襁褓的语宁出来,苏敏连忙上前接过来,动作轻柔得像是捧着易碎的珍宝:“我们语宁也这么乖,回陈家就能见到妈妈和哥哥了。”护士细细叮嘱照顾双胞胎的注意事项,从喂奶间隔到脐带护理的手法,再到早产儿常见的护理要点,陈屿都逐条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回陈家后也好跟月嫂、江念初同步,省得遗漏重要信息。
“亲家公那边应该把月嫂接到家了吧?”林晚星看了眼时间,抬头问陈屿。陈屿刚想回复,手机就响了,是父亲陈斌打来的:“小屿,我跟张姐、李姐已经到家里了,念初和小鹏在客厅等着呢,你们路上慢点开,注意照顾好宝宝。”陈屿应了声“好”,挂了电话跟林晚星、苏敏说:“你爸带着月嫂到家了,念初和小鹏都在等,咱们赶紧回去。”
三人小心翼翼抱着孩子往停车场走,林晚星用自己的外套裹在语安外面,苏敏也把语宁护在怀里,生怕初春的凉风刮到孩子。路上,苏敏还在跟林晚星说:“为了让念初在咱家坐月子舒服,老陈前阵子特意把阳台封了,还买了个摇篮,说等宝宝们回来能放在阳台晒太阳。”林晚星笑着点头:“是啊,亲家公心细,念初在这儿坐月子,我是一百个放心。”
二十多分钟后,车子驶进陈家小区。刚停稳,陈屿就看到父亲陈斌站在单元楼下等着,看到他们下车,连忙迎上来:“快进来,念初和小鹏在门口盼着呢。”走进楼道,就听到小鹏的声音:“爸爸是不是回来了?我要见妹妹!”
推开门,客厅里暖意融融,江念初坐在沙发上,身上盖着薄毯,看到他们抱着襁褓走进来,连忙想站起来,被陈斌按住:“你坐着别动,小心身子。”小鹏则蹦蹦跳跳跑过来,凑到陈屿身边,小声问:“爸爸,妹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