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设计系工作室,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20岁的江逸晨正趴在画架前,手里握着马克笔,专注地修改着一组童装设计稿——稿纸上的小裙子没有缀满蕾丝,运动服也并非只有蓝灰两色,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莫兰迪色系和可自由调节的松紧设计,旁边还标注着“无性别通用款”的字样。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厂商的名字。江逸晨心里一动,放下画笔接起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对方兴奋的声音:“江同学!好消息!咱们合作的中性校服在10所学校正式落地了,这才半个月,销量就突破5000套!第一批分红已经打到你卡上,你记得查收!”
“真的吗?太好了!”江逸晨猛地站起身,声音里难掩激动。去年冬天,他在设计课上提出“打破校服性别标签”的想法时,还有同学觉得“没必要”——毕竟市面上的校服早已形成固定模式:女生是连衣裙或水手服,男生是运动套装,颜色也多是“女生粉、男生蓝”。但江逸晨始终记得姐姐江念初说过的话:“设计不只是创造好看的东西,更是用作品传递理念。”
他带着自己的设计稿,跑了十几家校服厂商,一次次解释“中性校服不是消除性别差异,而是给孩子更多选择”——个子高的女生可以穿宽松的裤子,喜欢裙子的男生也能选择舒适的A字裙,颜色上用薄荷绿、浅卡其、奶白色替代传统的粉蓝,让每个孩子都能穿得自在。终于,有家注重创新的厂商愿意给他机会,没想到第一次合作就迎来了好成绩。
“谢谢你们!后续的设计我已经在准备了,会根据学校的反馈再调整细节。”挂了电话,江逸晨拿着手机跑到工作室中央,对着正在忙碌的同学们挥了挥手:“大家停一下!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我之前设计的中性校服,现在已经在10所学校落地,销量破5000套了!”
工作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围过来。“逸晨,太牛了!我就说这个想法能成!”同组的张冉凑过来看他的手机银行截图,笑着说,“上次你跟我们说,想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选择校服款式,现在真的实现了!”另一个同学指着他画架上的童装设计稿:“那咱们下次合作吧!把‘无性别设计’做成系列,从校服延伸到日常童装,让更多孩子受益!”
江逸晨用力点头,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起去年暑假,陪江念熙去买校服时的场景——念熙明明喜欢宽松的运动裤,却因为学校规定“女生必须穿裙子”,只能不情愿地选了裙摆很短的款式,还抱怨“跑操的时候特别不方便”。那时候他就暗下决心,要设计出不被性别限制的衣服,让每个孩子都能穿自己喜欢的款式。
傍晚,江逸晨背着书包走出工作室,路过银行ATM机时,特意查了一下余额——分红的金额比他预期的还要多。他没有犹豫,立刻打开手机银行,转了一部分钱到林晚星的账户上,备注栏里认真地写着:“给星光基金的小小支持,希望能帮到更多需要的孩子。”
“星光基金”是林晚星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起的公益项目,专门资助偏远地区的女孩上学,给她们提供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江逸晨从小就跟着父母参与基金的活动,知道很多女孩因为家庭贫困或性别偏见,早早放弃了学业。这次拿到校服分红,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把钱捐给基金——就像江哲常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要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更多人”。
刚转完账,林晚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惊喜:“逸晨,你怎么给基金转了这么多钱?是不是遇到什么好事了?”江逸晨笑着走到公交站,跟母亲分享了中性校服的好消息:“妈,这是我设计校服赚的第一笔分红,想捐给基金,帮更多女孩能安心上学。您常说,每个孩子都该有选择的权利,不管是穿什么衣服,还是学什么知识。”
电话那头的林晚星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哽咽的声音:“我的逸晨长大了,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了。妈妈真为你骄傲。我会把这笔钱用在给女孩们买课外书上,还会跟她们说,这是一个设计师哥哥用自己的作品换来的支持,希望她们也能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挂了电话,江逸晨坐在公交上,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心里暖暖的。他掏出手机,翻出姐姐江念初之前发的B站视频——视频里,念初正在讲“如何应对‘女生学不好理科’的偏见”,弹幕里满是“加油”“谢谢UP主”的留言。他忽然觉得,自己和姐姐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领域,却在做着同样的事——姐姐用视频传递平等理念,他用设计打破性别标签,都是在为创造一个更包容的世界努力。
回到家时,江哲正在客厅看文件,看到儿子回来,笑着招手:“逸晨,回来啦?上午厂商给我打电话,说你的中性校服卖得很好,还夸你有想法呢!”江逸晨走过去,坐在父亲身边,拿出手机里的设计稿:“爸,我下次想设计一套适合山区孩子的校服,用耐磨的面料,还要方便他们做农活和运动。您觉得怎么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