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洒在龙华市第一中学的校门前,金色的阳光穿过校门上方“立德树人”的校训石,落在江逸晨和江念熙身上。17岁的江逸晨比妹妹高出小半个头,穿着崭新的蓝白校服,背着黑色书包,一手提着给妹妹准备的早餐袋,一手轻轻护着身旁的江念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稳稳往前走。江念熙攥着哥哥的袖口,眼里满是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也藏着一丝对新环境的紧张。
“念熙,别慌,分班名单就在前面公告栏,我先带你过去。”江逸晨放缓脚步,侧头看向妹妹,声音温和。他早就打听好,高一新生的分班名单今天一早贴在教学楼前的公告栏,特意提前半小时出门,就是怕人多挤到妹妹。
两人走到公告栏前,这里已经围满了学生和家长。江逸晨下意识地把江念熙护在身后,自己踮起脚在密密麻麻的名单上扫找。“找到了!我在高一(1)班,第一行第三个!”他兴奋地指给妹妹看,又快速往下翻,“你的名字……高一(3)班,在二楼!咱们俩的班级离得近,课间我能去找你。”
江念熙从哥哥身后探出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3)班的名单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旁边还有初中同学的名字,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太好了哥,以后放学还能一起回家。”她笑着说,眼睛弯成了月牙,手里还紧紧攥着哥哥刚才塞给她的热牛奶。
这时,林晚星和江哲也走了过来,手里提着给兄妹俩准备的保温杯和水果盒。“分班结果出来了?在哪个班呀?”林晚星笑着问,伸手帮江念熙理了理有些歪的衣领,又摸了摸江逸晨的书包带,“逸晨,书包别背太沉,晚上记得把不用的书放回储物柜。”
“妈,我在(1)班,念熙在(3)班,就在隔壁楼。”江逸晨接过父亲递来的水果盒,顺手塞给妹妹,“我已经跟念熙说好了,课间去找她,放学一起走。”江哲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两张便签纸:“这是你们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还有学校作息表,我标了重点——逸晨,你早上要去国防教育社晨练,记得提前定闹钟;念熙,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别错过公益社的招新。”
江念熙接过便签纸,上面父亲的字迹工整,在“公益社”三个字旁边还画了个小爱心,心里暖暖的——父亲知道她一直想在高中继续做公益。江逸晨也拿起自己的便签纸,看到父亲在“体能训练”那行写着“注意热身,别受伤”,嘴角忍不住上扬,把便签纸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夹层。
“好了,该进教学楼报到了。”林晚星看了看手表,眼里满是不舍,却还是推着兄妹俩往前走,“逸晨,照顾好妹妹;念熙,有事随时给哥打电话,别自己扛着。”“知道啦妈!”兄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转身向教学楼走去。江逸晨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妹妹,怕她被人群挤散,直到把她送到(3)班教室门口。
“进去吧,我在门口等你报完到,再去我教室。”江逸晨帮妹妹把书包放在教室门口的储物柜上,又叮嘱,“班主任要是问你有没有困难,别不好意思说,哥就在隔壁楼。”江念熙点点头,走进教室时还回头挥了挥手,看到哥哥还站在门口,心里的紧张少了大半。
江念熙的高一(3)班在教学楼二楼,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同学,大家都在互相打招呼。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学校的花坛,桂花香气飘进教室,让人心情舒畅。“同学,你好!我叫李雨桐,初中在城东中学,你呢?”旁边女生笑着递来一块橡皮,手里还拿着《高中语文必修一》。
“你好!我叫江念熙,初中在城南中学。”江念熙接过橡皮,突然想起什么,“我好像在性别教育公益讲座上见过你,当时你提问了‘乡村女孩怎么坚持读书’,对不对?”李雨桐惊讶地睁大眼睛:“对啊!你当时还分享了你去河南乡村学校做公益的经历,我特别佩服你!没想到咱们分到一个班了!”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公益聊到学习,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没过多久,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她是四十多岁的女老师,戴着眼镜,温柔又亲切。讲开学注意事项时,提到社团招新,王老师特意说:“咱们学校的公益社很优秀,经常组织捐书、义卖活动,念熙,你之前做过公益,要是感兴趣可以试试。”江念熙立刻坐直身体,用力点头,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周的招新。
另一边,江逸晨送完妹妹,才快步走向三楼的高一(1)班。教室里很热闹,几个男生正围在一起讨论篮球比赛。“同学,你也喜欢打篮球?”一个高个子男生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叫周磊,以后咱们可以一起组队。”江逸晨笑着点头:“我叫江逸晨,喜欢打篮球,也喜欢体能训练,以后多约。”两人聊得投缘,很快就约定课间去操场打球。
班主任张老师走进教室时,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他穿着整齐的衬衫,身姿挺拔,身上带着军人的干练——江逸晨后来才知道,张老师曾经当过五年兵,现在还负责学校的国防教育社。“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也是物理老师。”张老师的声音洪亮,“高中三年,不仅要学知识,更要练意志。咱们班想考军校、当兵的同学,欢迎加入国防教育社,每天早上六点半操场晨练,周末还有军事知识讲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