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深圳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香樟树的叶子被秋风染成浅黄,一片片落在教学楼前的石板路上,像铺了层细碎的金箔。四年级(2)班的江逸晨背着书包,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蓝色画夹,脚步比往常快了半拍——今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创意日”,他准备了半个多月的校服设计展,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
“逸晨,等等我!”身后传来江念熙的声音,她手里提着一个透明收纳盒,里面装着逸晨特意嘱咐要带的改制外套,“你昨天是不是又熬夜改设计图了?眼睛都有点红了。”
江逸晨回头,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就改了一点点细节,想让草图看起来更清楚。”他说着打开画夹,里面整齐叠着五张校服设计草图,最上面一张画的是件中性风外套,袖口处用银色马克笔画了个小小的太阳,线条流畅又细致。这是他从十月初就开始准备的作品,灵感源自上个月姐姐江念初因“女生不能穿宽松外套”被同学议论的事——那天晚上,他看着姐姐叠在衣柜里的旧校服,突然觉得“衣服不应该分男生穿还是女生穿,舒服、好看才最重要”。
走到教学楼一楼的展厅,这里已经热闹起来。各个班级的展示区被彩色气球和彩带装点得格外喜庆,有的同学在展示手工编织的挂毯,有的在演示自己做的小发明,还有的在讲解科幻画的创作思路。江逸晨和念熙找到四年级的展示区,对应的位置摆着一张白色展台,上面贴着“创意服饰设计”的标签。
“咱们先把草图按顺序摆好,再把外套挂在旁边的衣架上。”江逸晨说着,小心地把五张草图一一展开,用透明胶带轻轻固定在展台背景板上。第一张是基础款中性校服,领口和袖口都做了宽松设计;第二张加了可拆卸的帽子,帽子内侧绣着小月亮图案;第三张是他最满意的“太阳袖口”外套,旁边还标注了尺寸和面料建议:“用柔软的棉料,适合春秋穿”;第四张和第五张则是针对不同季节的修改版,冬天的款式加了薄绒内衬,夏天的款式用了透气的亚麻布料。
江念熙帮着把改制外套从收纳盒里拿出来,这件外套是用江念初穿过的旧校服改的——原本是件女式的蓝色运动服,逸晨让妈妈林晚星帮忙把下摆剪短,袖口改宽,又在左胸位置缝了个自己画的太阳布贴,原本略显拘谨的校服,瞬间变得利落又有灵气。“这件外套穿在你身上肯定好看,上次试穿的时候,班里同学都说像新买的。”念熙说着,把外套挂在展台旁的银色衣架上,又调整了一下衣领,让它看起来更整齐。
刚布置好没多久,展厅里的人就越来越多。有同学被展台上的设计草图吸引,凑过来仔细看:“江逸晨,这是你画的校服吗?袖口的太阳好可爱!”
江逸晨点点头,紧张得手心有点出汗,声音却很认真:“这是中性校服,男生女生都能穿。你看,这件外套的袖口可以拉宽,运动的时候不会勒到胳膊,面料也选的是软棉料,贴身穿很舒服。”他指着草图上的标注,一点一点解释自己的设计想法,原本的紧张渐渐被分享的兴奋取代。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女生指着“太阳袖口”的设计,眼睛亮晶晶的:“我特别喜欢这个太阳!之前我穿男生款式的外套,妈妈说‘女生要穿裙子才好看’,可是我觉得外套更方便。要是学校真的有这种校服就好了。”
“我也觉得!”旁边一个男生接着说,“上次运动会,我穿的校服裤子太紧了,跑起来特别不舒服。江逸晨,你设计的裤子会不会很宽松啊?”
“会的!”江逸晨立刻指着第四张冬季款草图,“你看这条裤子,裤脚做了抽绳设计,想松一点或者紧一点都可以,运动的时候拉松,平时可以拉紧,特别方便。”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抽绳的用法,认真的样子让周围的同学都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负责“创意日”评审的李老师走了过来。她是学校的美术老师,平时很喜欢鼓励同学们的创意想法。“江逸晨,这是你的设计作品吗?”李老师弯下腰,目光落在展台上的草图和外套上,眼神里满是好奇。
江逸晨连忙点头,声音比刚才响亮了些:“是的,李老师。我设计的是中性校服,因为我觉得衣服不应该分男生穿还是女生穿,只要舒服、实用就好。这五张草图是不同季节的款式,旁边那件外套是用姐姐的旧校服改的,您可以看看细节。”
李老师拿起改制外套,轻轻摸了摸面料,又翻到袖口处看了看缝合的痕迹:“这外套是你自己改的吗?针脚很整齐啊。”
“是我和妈妈一起改的,妈妈帮我缝的布贴,我自己剪的袖口。”江逸晨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一开始剪得歪歪扭扭的,妈妈教我用尺子比着画好线再剪,试了三次才剪好。”
李老师笑了,眼里满是赞许:“能坚持试三次,说明你很有耐心。而且你的设计很有想法——现在很多学校的校服确实有‘男生款偏窄、女生款偏紧’的问题,你关注到了‘舒适’和‘无性别’,这一点特别好。比如这个可拆卸的帽子,冬天能保暖,春天摘下来又很轻便,很实用;还有太阳袖口的设计,既好看又有意义,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