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月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客厅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江哲早早醒了,轻手轻脚走到厨房,往砂锅里添了把小米——昨天跟龙华医院骨科张医生约好今早九点带四位老人做全身检查,得让老人们吃点清淡的早餐垫肚子,又不能吃得太饱影响抽血。
“江哲,起这么早?”赵慧兰端着水杯走进来,看见儿子在灶台前忙碌,笑着走过去,“我还说今天我来做早饭,你带老人们去医院也能省心点。”
“妈,您歇着就行。”江哲搅了搅锅里的小米粥,“爸和我岳父都有点基础毛病,今天检查项目多,得让他们吃舒服了。对了,您低血糖,一会儿喝粥的时候我给您煮个鸡蛋,再备块糖放兜里,免得检查时头晕。”
赵慧兰心里一暖,点点头去叫醒其他三位老人。林建国和王秀兰住在客房,昨晚歇得早,听见敲门声很快就应了声。江卫国则在阳台打太极,看见江哲端着粥出来,笑着说:“今天天气好,检查完咱们去楼下公园再走两圈。”
早餐桌上,江哲把煮好的鸡蛋分到每个人碗里,又特意给赵慧兰和王秀兰各递了块水果糖:“妈,岳母,你们俩一会儿抽血前后含块糖,别低血糖犯了。爸,岳父,你们少喝点粥,抽血完咱们再找地方吃点东西。”
林建国捏着手里的糖,心里暖暖的:“江哲,你想得真周到。其实我这腰没事,就是老毛病了,不用特意做全身检查,花那冤枉钱干啥。”
“爸,这钱不能省。”江哲放下筷子,认真地说,“您和我妈、还有我爸妈都年纪大了,每年做次全身检查,咱们心里也踏实。再说张医生是我朋友,检查费能省不少,您就别操心了。”
王秀兰也在旁边劝:“建国,江哲也是为咱们好,你就听他的,好好检查检查,咱们身体好,才能多陪孩子们几年。”
吃完早餐,江哲开车载着四位老人往龙华医院赶。车里,江卫国靠在椅背上,跟林建国聊起以前在老家种地的日子:“那时候种地全靠人力,收麦子的时候天天弯腰,腰早就落下毛病了,你这腰间盘突出,估计也是以前累的。”
林建国点点头:“可不是嘛,年轻的时候觉得身体好,啥都不在乎,现在老了,毛病都出来了。你血压高也得注意,少喝酒,少吃油腻的。”
王秀兰和赵慧兰坐在后排,也在小声聊着天。赵慧兰从包里拿出个布包,递给王秀兰:“这里面是我前几天买的降压茶,你和老江都能喝,平时泡水喝,比吃药强。”
王秀兰接过布包,笑着说:“你太有心了,我也给你带了点老家的黑木耳,泡发了炒着吃,降血脂的。”
二十分钟后,车停在龙华医院门口。江哲带着四位老人找到张医生的办公室,张医生热情地迎了上来:“江哲,来了?我已经把检查单开好了,先去抽血,再去做B超、心电图,最后来我这儿看结果。”
江哲接过检查单,给四位老人分好:“爸,岳母,你们先去抽血,我陪我妈和岳父去做B超,一会儿在一楼大厅汇合。”
抽血室里,王秀兰看着护士手里的针头,有点紧张。江哲站在旁边,轻声安慰:“妈,别害怕,就疼一下,抽完血我给您买您爱吃的糖葫芦。”王秀兰点点头,闭着眼睛,护士动作很轻,很快就抽完了血。
林建国抽血的时候很淡定,还跟护士开玩笑:“小姑娘,我这血抽出来是不是都是甜的?我有糖尿病,平时都不敢吃甜的。”护士笑着说:“大爷,您真幽默,抽完血记得少吃点甜的,多吃蔬菜。”
做完抽血,江哲带着四位老人去做B超。等待的时候,赵慧兰突然觉得头晕,江哲赶紧拿出兜里的糖,剥了一块递给她:“妈,快含着,是不是低血糖犯了?”赵慧兰含着糖,过了一会儿才缓过来:“没事,老毛病了,一饿就头晕。”
江卫国心疼地说:“都怪我,早上让你多吃点你不听,下次可不能这样了。”赵慧兰笑着说:“知道了,以后都听你的。”
做B超的时候,医生仔细检查了四位老人的身体。给江卫国检查时,医生说:“大爷,您身体挺硬朗的,就是血压有点高,平时要注意饮食,少盐少糖,多运动。”给赵慧兰检查时,医生说:“大妈,您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点低血糖,平时兜里多备点糖,别饿肚子。”
给林建国检查时,医生皱了皱眉头:“大爷,您这腰间盘突出有点严重,平时少弯腰,别干重活,还要注意血糖,您的血糖有点高,得按时吃药。”给王秀兰检查时,医生说:“大妈,您血压有点高,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别太操心,操心多了对血压不好。”
做完所有检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江哲带着四位老人去医院附近的餐馆吃午饭,点了几个清淡的菜——清蒸鱼、炒青菜、豆腐汤,还给赵慧兰和王秀兰点了碗糖水。
吃饭的时候,张医生给江哲打来了电话:“江哲,检查结果出来了,你岳父腰间盘突出,血糖也高,得开点降压药和降糖药;你岳母血压高,也得开点降压药;你爸血压高,开点降压药就行;你妈低血糖,不用开药,平时多注意饮食就行。你下午带他们来拿药,我再跟他们说说注意事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