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十一月总爱落雨,细密的雨丝打在龙三中的玻璃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林晚星站在七年级(3)班门口,手里攥着刚打印好的《济南的冬天》课件,指尖无意识地蹭过纸边——这是她正式入职后的第三周,前两周的课顺顺利利,学生们的积极性也高,可今早路过办公室时,班主任王老师特意拉住她,语气带着点担忧:“晚星,班里的李伟最近有点不对劲,你上课多留意着点。”
“李伟?”林晚星愣了愣,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个子比同龄孩子高半头,总爱把校服外套搭在椅背上,上课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盯着窗外发呆,成绩中游,不算调皮,却也没什么存在感。她当时还笑着说:“我知道了王老师,我会多关注他的。”可此刻站在教室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打闹声,她心里莫名泛起一丝不安。
上课铃响的瞬间,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只有李伟的位置还传来“哗啦”一声——他把抽屉里的漫画书往桌上一扔,封面朝上,刚好露出夸张的动漫人物。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把课件放在投影仪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在上课前,谁能说说自己印象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话音刚落,教室里的手就举成了一片。羊角辫小姑娘张萌萌率先站起来:“林老师,我印象里的冬天是深圳的冬天,不冷,还能穿裙子!”班里传来一阵笑声,林晚星笑着点头,刚想叫下一个同学,就听见最后一排传来“嗤”的一声。
她循声望去,李伟正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嘴角撇着,眼神里满是不屑。林晚星压下心里的不适,继续提问:“有没有同学见过下雪的冬天?”坐在中间的男生陈阳举手:“我去年去东北姥姥家,见过下雪!雪落在地上,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还能堆雪人!”
“说得特别好。”林晚星笑着把“雪”字写在黑板上,“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天,没有东北那么冷,却有着独特的温柔。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
学生们拿起课本,齐声朗读起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朗朗的读书声里,只有李伟的位置安安静静。林晚星走下讲台,慢慢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李伟,跟着大家一起读,好吗?”
李伟没抬头,也没拿课本,只是把漫画书往抽屉里塞了塞,嘟囔了一句:“有什么好读的,冬天不都一样。”声音不大,却刚好让周围的同学听见,坐在他前排的女生悄悄回头看了一眼,读书声也弱了些。
林晚星的脸有点发烫,却还是耐着性子说:“不一样的,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有自己的特点。你认真读,说不定能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跟你见过的不一样呢。”
“我没见过。”李伟终于抬头,眼神里带着点挑衅,“我只知道冬天要穿厚衣服,要冻手,没什么好写的。”他的声音提高了些,教室里的读书声彻底停了下来,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
林晚星握着课本的手紧了紧,她知道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起冲突,便深吸一口气,笑着说:“没关系,那你先听大家读,等会儿我们一起讨论,好不好?”说完,她转身走回讲台,继续带领学生朗读,只是声音比刚才低了些,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重。
朗读结束后,林晚星开始讲解课文。她指着课件上的图片,说:“大家看,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山是青黑的,雪是秀气的,像一幅水墨画。老舍先生用‘温晴’两个字来形容济南的冬天,特别准确……”
“老师,”李伟突然举手,打断了她的话,“济南冬天那么暖和,怎么会下雪?是不是老舍先生写错了?”
林晚星愣了一下,随即解释:“济南的冬天虽然比北平暖和,但还是会下雪的,只是雪下得比较小,时间也比较短……”
“可我看天气预报,济南冬天的温度跟深圳差不多,怎么会下雪?”李伟又追问,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故意找茬,“说不定老舍先生根本没去过济南,瞎写的。”
班里传来一阵窃笑声,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还跟着附和:“就是啊,说不定是编的。”
林晚星的脸一下子红了,她知道李伟是在故意捣乱,却还是耐着性子拿出手机,打开天气预报给大家看:“大家看,济南冬天的平均温度在零下一两度,是会下雪的。老舍先生是山东人,他对济南的冬天很熟悉,不会写错的。”
李伟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弹弓,在手里把玩着,弹珠在桌面上“哒哒”地响,影响了周围同学的注意力。林晚星看着他,心里有点生气,却还是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李伟,上课不能玩弹弓,把它收起来,好吗?”
李伟把弹弓往抽屉里一塞,却故意把弹珠掉在地上,“哗啦”一声,弹珠滚了一地。他弯腰去捡,却故意把桌椅弄得“哐当”响,还趁机跟旁边的男生小声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