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起金田,北王逐鹿志冲天。
功过是非转头空,唯留史话后人传。
韦昌辉,原名志正,又名正,约出生于1826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他出身地主家庭,父亲韦元玠辛勤经营,置下田地约二百六十亩,还搞起了高利贷、小生意、季节性榨油业和牛贩等产业,家境还算殷实 ,属于新晋地主。
在那个时代,有钱还得有势,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韦家虽然有钱,却没有权势,常常遭受当地强宗豪右的嫉妒和欺负。韦元玠一心想让家族跻身于大地主豪绅行列,于是把宝全押在了韦昌辉身上,着力培养他读书,盼着他能中举做官,给家族撑撑门面。
韦昌辉也算是个勤奋好学的主儿,整日埋头苦读,一心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可命运这玩意儿就爱捉弄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捞着。这对韦昌辉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韦元玠并不死心,既然考不上,那就走捷径。当时清朝可以通过捐纳获得监生的资格,当地富商大户子弟大多都这么干,捐个监生,好歹能和官府搭上点关系。韦元玠咬咬牙,给韦昌辉捐了个监生。
本以为捐了监生就能扬眉吐气,可现实又给了他们父子俩狠狠一巴掌。韦昌辉凭借监生身份,却依旧没能结交上豪绅,也攀附不了官府,还是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踩在脚下。就在韦昌辉一家满心郁闷的时候,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出现了,这人就是冯云山。
冯云山当时正在桂平传教,听说了韦昌辉家的遭遇,觉得这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于是,他通过曾槐英的儿子了解到韦昌辉的为人后,便亲自上门劝说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冯云山告诉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就不用再怕那些豪绅的欺负,要是能倾尽家产相助,将来还能化家为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韦昌辉本就对现状不满,听了冯云山的话,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1848年,冯云山在押解返回原籍途中,特意重返紫荆山区,路过金田村时,借宿在韦昌辉家。这一次深入的交谈,让韦昌辉彻底下定了决心,正式加入“拜上帝会”。
同年八月初六,贵县形势不太稳定,萧朝贵和韦昌辉前往贵县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返回紫荆山区。初八,他们抵达贵县石达开家,萧朝贵假借“天兄下凡”的名义,宣称韦昌辉和石达开为洪秀全胞弟。这一下,韦昌辉直接成了“拜上帝会”核心领导层的一员,这身份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后来萧朝贵又故技重施,再次假借“天兄下凡”,成功劝说韦昌辉的父亲韦元玠,让他心甘情愿地倾尽家产投身革命。
“拜上帝会”有了韦昌辉家的资助,那可就鸟枪换炮了。为了准备起义,他们开始暗中打造兵器。韦昌辉在家中开设了十二座铁炉,表面上是在打造农具,实际上是在偷偷打造刀枪。为了不让人发现,韦昌辉还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养了一大群鹅,那鹅叫声此起彼伏,正好掩盖了打铁的声音。打造好的兵器,全都藏在了村中的犀牛潭里。
1850年,“拜上帝会”决定起义。四月,杨秀清和萧朝贵等人开始布置起义事宜,萧朝贵多次假借“天兄下凡”发布命令,让韦昌辉和他一起负责起义的布置工作。十月初一,金田团营起义正式打响,“拜上帝会”会众与地主团练展开激战,韦昌辉家成了谋划起义和指挥团营起义的大本营。十一月二十四日,平南“迎主之战”获胜后,洪秀全、冯云山进入金田,就住在韦昌辉家指挥誓师起义。
1851年1月11日,韦昌辉正式参与金田起义。由于金田是团营的中心,韦昌辉家又是起义的大本营,所以清廷一开始还以为韦昌辉是起义的一号头目呢。
金田起义后,韦昌辉便跟着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四处征战,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1851年六月,太平军从象州、武宣回师紫荆山、金田。韦昌辉与杨秀清、萧朝贵率部进驻盘龙、安众、金田、新圩等地,并占据了思盘江与鹏化水之间的几十里平川。韦昌辉亲自率领两千太平军驻守安众,和清军隔江对峙。有一天,清军趁着夜色渡江偷袭安众,韦昌辉得到消息后,立刻率部抵抗。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打得太平军有些措手不及,营寨都被清军给焚毁了,还战死了三十多人。但韦昌辉可没被这点挫折吓倒,他身先士卒,带领太平军奋起反击,最终击毙了清军千总韦有声。这一战虽然损失不小,但也让韦昌辉在太平军中有了一定的威望。
同年八月,太平军在平南官村大败清军,随后兵分水陆向永安州进军。韦昌辉和萧朝贵、秦日纲、罗大纲等人负责统率陆上主力。一路上,他们过关斩将,顺利抵达永安州。十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后,洪秀全开始论功行赏,进行封王建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称六千岁,位居太平天国领导层第五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