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恭俭博声名,中年权柄握西京。
托古改制终成梦,身死国灭笑骂评。
若知民心是根本,何至新朝付烟轻?
千载之后回头看,一场荒唐一场惊。
公元前45年,西汉末年的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王氏家族迎来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取名叫王莽。按说王氏是当时的顶级豪门——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叔叔们不是大将军就是列侯,妥妥的皇亲国戚。可王莽的命有点背,父亲王曼和哥哥王凤(不是那个大将军王凤)早早就死了,家里没了顶梁柱,日子过得比普通贵族还寒酸。
别的王氏子弟要么沉迷酒色,要么仗着家族势力横行霸道,王莽却走了差异化路线——别人享乐他读书,别人炫富他节俭,别人耍横他孝顺。他每天穿着粗布衣服,跟普通儒生一起研究《周礼》,还亲自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寡嫂,把侄子当成亲儿子养。《汉书·王莽传》里说他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意思是王莽放下贵族架子,生活节俭,努力学习,穿得跟普通读书人一样。
当时的人都觉得王莽是个,但也忍不住佩服他。比如,他的叔叔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天天守在病床前,端茶倒水、喂药擦身,连衣服都顾不上换,比王凤的亲儿子还孝顺。王凤深受感动,临死前特意嘱咐妹妹王政君(当时已经是皇太后)要好好照顾王莽。
靠着这波孝顺操作,王莽的名声开始出圈。公元前22年,在王政君的帮助下,王莽被封为黄门郎(宫廷侍卫官),虽然官不大,但能经常接触到皇帝,算是踏入了仕途。可王莽没飘,依然保持着道德模范的人设:上班认真负责,下班要么读书,要么接济穷人;别人送他礼物,他大多拒绝,实在推不掉的,也会转送给需要的人。
有一次,有人给王莽送了一匹千里马,王莽收下后,转手就送给了前线打仗的将领;还有一次,他的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家奴,王莽不仅把王获严厉训斥了一顿,还逼着王获自杀谢罪——要知道,在西汉末年,贵族杀家奴跟杀只鸡差不多,王莽却为了一个家奴逼死亲儿子,这事传开后,老百姓都夸王莽公正无私,连官员都对他敬佩不已。
就这样,王莽靠着道德人设,一步步从黄门郎升到了骑都尉、光禄大夫,最后在公元前16年,被封为新都侯,成为了西汉朝廷里的重要官员。这时候的王莽,已经从一个落魄贵族,变成了人人称赞的道德楷模政坛新星——要是放在现在,绝对能靠正能量人设圈粉无数,粉丝口号都能喊起来:王莽王莽,品德之王!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汉哀帝有自己的外戚势力,王莽的姑姑王政君为了避嫌,让王莽暂时辞官回家。可王莽没闲着,继续在老家经营道德人设:他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还创办学校,让贫困子弟免费读书;有人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甚至卖掉自己的马车接济穷人。
汉哀帝在位没几年就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王政君趁机重新掌权,第一时间召回王莽,任命他为大司马(最高军事长官),让他辅佐年仅9岁的汉平帝继位。这下,王莽彻底掌握了西汉的军政大权,开始了他的权力进阶之路。
王莽掌权后,并没有像其他权臣那样飞扬跋扈,反而更加。他表面上对王政君毕恭毕敬,对汉平帝关怀备至,暗地里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他把反对自己的官员要么罢官,要么流放,把支持自己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他还经常向王政君和汉平帝表忠心,说自己只是暂代大权,等汉平帝长大成人,就把权力交还给皇帝。
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力,王莽还搞了个联姻操作——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成为了汉朝的。这下,他不仅是大司马,还是皇帝的岳父,地位更加稳固。《汉书·王莽传》里记载:莽因欲依霍光故事,以女配帝,太后不得已而许之。意思是王莽想效仿霍光(西汉名将,曾辅佐幼帝),把女儿嫁给皇帝,王政君没办法,只能同意。
可汉平帝慢慢长大,开始对王莽的专权感到不满。王莽担心汉平帝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就在公元5年,趁着给汉平帝祝寿的机会,偷偷在酒里下了毒,把汉平帝毒死了。汉平帝去世后,王莽又立了一个年仅2岁的宗室子弟刘婴为孺子婴,自己则以假皇帝(代理皇帝)的身份掌权,改年号为。
这时候的王莽,已经从一个变成了实际上的摄政王,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之遥。朝廷里的大臣们要么害怕王莽的权势,要么被王莽的道德人设迷惑,纷纷劝王莽称帝。有人甚至伪造了,说王莽当为天子,还把献给了王政君。王政君虽然知道这是王莽搞的鬼,但也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王莽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公元8年,王莽觉得时机成熟,在大臣们的再三劝进下,终于撕下了的面具,逼迫孺子婴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定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王莽篡汉,西汉王朝就此灭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