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牧马起宏图,慧眼识才霸业铺。
五羖赎贤开盛景,三良殉葬惹唏嘘。
崤山兵败终思过,函谷威扬始定局。
称霸西戎名万古,秦基奠定耀史书。
公元前659年,秦国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的宗庙内,气氛庄重又带着点微妙的兴奋。年仅二十来岁的公子任好,穿着黑色的礼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正式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这便是后来名震春秋的秦穆公。
此时的秦国,跟中原那些老牌诸侯国比起来,简直就是个“边缘玩家”。自打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了个“伯爵”,秦国就一直守在西边,跟犬戎、义渠这些游牧部落打交道,中原诸侯压根没把这个“西陲蛮国”放在眼里——开会不叫它,结盟不带它,连史书上都很少提它。
秦穆公心里跟明镜似的:秦国要想不被人看不起,就得往中原闯,就得成为霸主!可刚继位,他连自家的地盘都没捂热乎,还没来得及琢磨“东出”的事,就先遇上了个棘手的问题——邻国晋国出事了。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献公,正忙着扩张地盘,灭了虢国、虞国,势力越来越大。秦穆公知道,晋国是秦国东出的第一道坎,跟晋国搞好关系,比啥都重要。他思来想去,决定走“联姻”这条路——娶晋献公的女儿。
晋献公也想拉拢秦国这个西边的邻居,免得自己跟中原诸侯打架时,秦国在背后捅刀子,就痛快地答应了。没过多久,晋国的公主就带着嫁妆,风风光光地嫁到了秦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晋之好”的开端。
可秦穆公没想到,这桩婚事不仅给他带来了老婆,还带来了一个改变秦国命运的人——百里奚。
百里奚本来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献公灭了后,他就成了俘虏。晋献公把他当陪嫁的奴隶,一起送到了秦国。百里奚心里憋屈啊:我好歹是个大夫,怎么就成了奴隶?半路上,他趁人不注意,偷偷跑了,结果跑到楚国边境时,又被楚国人抓了,当成奸细,让他去放牛。
秦穆公结婚后,清点陪嫁名单,发现少了个叫百里奚的奴隶,就问手下:“这个百里奚是谁啊?怎么还跑了?”有个大臣知道百里奚是个贤才,就跟秦穆公说:“大王,这个百里奚可不一般,懂治国,懂兵法,虞国要是听他的,也不会被晋国灭了!”
秦穆公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么厉害的人,必须给我找回来!”他本来想派使者带着重金去楚国赎人,可又怕楚国人知道百里奚是贤才,不肯放。最后琢磨出个主意:就按奴隶的价格,给楚国送五张黑羊皮,说要把这个“逃跑的奴隶”赎回来,好好教训一顿。
楚国人一看,就五张羊皮,还以为百里奚真是个普通奴隶,没多想就把人放了。等百里奚被带到秦穆公面前时,已经是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了。秦穆公有点失望,忍不住问:“先生今年多大岁数了?”
百里奚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大王要是想让我去打猎,我确实老了;可要是想让我帮您治理国家、称霸诸侯,我比当年的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呢!”
秦穆公一听,这话有气势!赶紧请百里奚坐下,跟他聊治国之道。百里奚从如何安抚百姓、如何训练军队,到如何跟诸侯打交道,说得头头是道。秦穆公越听越佩服,当场就任命百里奚为“上大夫”,让他主持国政。
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老百姓都管他叫“五羖大夫”(羖就是黑羊)。后来,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自己的朋友蹇叔,秦穆公也重用了蹇叔,让他和百里奚一起辅佐自己。
有了贤才,秦穆公的“东出梦”终于有了底气。他开始整顿内政,鼓励百姓种田养蚕,训练军队,秦国的国力慢慢强了起来。可他没想到,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会因为晋国,一次次欢喜,又一次次失望。
秦穆公想东出,绕不开晋国;可晋国偏偏在这时候,乱成了一锅粥。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君,结果奚齐被大臣里克杀了;荀息又立卓子,里克又把卓子和荀息杀了。晋国没了国君,里克就派人来秦国,想请公子重耳回国继位。
秦穆公本来想答应,可百里奚和蹇叔劝他:“重耳身边有狐偃、赵衰这些贤才,要是他当了国君,肯定会把晋国治理得很好,到时候秦国想东出,就更难了。不如立公子夷吾,夷吾这个人贪财又忘恩负义,肯定好控制。”
秦穆公觉得有道理,就改派使者去梁国,请夷吾回晋国。夷吾一听能当国君,立马拍着胸脯跟秦穆公保证:“要是秦国能帮我回国,我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山西黄河西岸)割给秦国!”
秦穆公乐呵呵地派军队护送夷吾回晋国,夷吾继位,就是晋惠公。可刚当上国君,晋惠公就翻脸不认账了,派使者跟秦穆公说:“我本来想把河西之地给您,可大臣们不同意,说土地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随便割让,我也没办法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