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邸三十有九春,龙袍加身仅月轮。
红丸一粒魂归处,空留是非付史臣。
在明朝的皇帝圈里,朱常洛绝对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爹万历皇帝创下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纪录,而他自己则创下了另一个纪录——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这位苦熬了三十九年才坐上龙椅的皇子,人生就像一场仓促上演又仓促落幕的大戏,刚要进入**,锣鼓点就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堆让后人猜不透的谜团。
朱常洛的出生,本身就是个意外。他爹万历皇帝本来瞧不上他娘王氏——一个偶然被临幸的宫女,要不是太后抱孙心切,这孩子能不能顺利生下来都得两说。更要命的是,万历心里装着郑贵妃和她生的三儿子朱常洵,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让朱常洛当太子。
于是,明朝历史上最磨人的国本之争拉开了序幕。大臣们捧着立嫡以长的祖训跟万历死磕,万历则用尽各种招数拖延,一会儿说朱常洛年纪小,一会儿又搞三王并封的幺蛾子。这场拉锯战足足耗了十五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朱常洛才勉强被立为太子,这年他都十九岁了,放在民间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可当上太子不等于万事大吉,郑贵妃那伙人就没放弃过搞事情。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一个叫张差的壮汉拿着根枣木棍,居然就从东华门溜进了太子住的慈庆宫,一路打到殿前才被拿下。这事儿说出来都没人信——皇宫侍卫是放假了还是集体睡过头了?
审讯结果更是离谱。张差供认是受郑贵妃宫里的太监庞保、刘成指使,说打死小爷(指太子),有吃有穿。这案子一出来,满朝哗然,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万历皇帝呢?他拉着朱常洛的手跟大臣们说:这是我儿子,我疼着呢,你们别瞎猜。然后就把张差凌迟,庞保、刘成秘密处死,硬是把这事儿压了下去。《明史》里就记了句狱具,磔张差于市,毙庞保、刘成于内廷,至于真相?谁也不敢再问了。
朱常洛经此一吓,在太子位上过得更憋屈了。老爹不待见,郑贵妃盯着,大臣们虽然支持他,可远水救不了近火。他就这么夹着尾巴做人,每天战战兢兢,生怕哪天真被人暗算了,这一忍又是十几年。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当了三十九年皇储的朱常洛终于熬出了头。八月初一,他正式登基,改元泰昌。
登基那天,朱常洛表现得那叫一个精神。《明史》里说他光宗嗣位,慨然有兴作之志,意思是他一上台就想干番大事业。确实,新皇帝刚即位,就下了几道让大臣们拍手叫好的圣旨:先是给辽东前线的士兵发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解决了拖欠多年的问题;然后罢免了万历时期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矿税、榷税,把那些横行霸道的税监全都召回京城;还重用了之前因为国本之争被罢官的大臣,像邹元标、王德完这些有名的直臣都被请了回来。
大臣们一看,这新皇帝不错啊,有魄力,懂民生,看来明朝有救了!连宫里的太监都说,皇上每天处理奏折到深夜,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谁都没想到,这位盼了一辈子皇位的皇帝,身体早就被多年的压抑和煎熬掏空了。
可就在这时候,郑贵妃跳出来刷存在感了。她给朱常洛送了一份——八个长得如花似玉的美女。要说朱常洛也是凡人,苦了这么多年,突然有权有势,难免把持不住。《国榷》里就隐晦地写了句是时,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意思就是,自从收了这八个美女,皇帝的身体就不行了。
本来就虚弱的身子,加上登基大典的劳累,再被这八个美女一折腾,朱常洛很快就病倒了。刚开始他还硬撑着上朝,后来实在起不来了,只能让大臣们到宫里奏事。
皇帝病了,总得找太医来看。可负责诊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不知道是真没本事还是别有用心,居然给朱常洛开了一服泻药。结果呢?皇帝一天拉了三四十次,本来就虚,这么一折腾,直接就卧床不起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大臣们急得团团转,这时候,鸿胪寺丞李可灼跳了出来,说他有,叫红丸,能治皇帝的病。大臣们都觉得不靠谱,哪有什么仙药?可朱常洛病急乱投医,非要试试。
八月二十九那天,李可灼先给朱常洛吃了一粒红丸。别说,吃完之后皇帝还真感觉舒服点了,甚至能坐起来说话了,还夸李可灼是忠臣,让他再拿一粒来。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初一,朱常洛又吃了一粒红丸。结果这次出事了——当天下午,这位刚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朱常洛,突然驾崩了。《明史》里写得很简单: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
皇帝死了,麻烦就来了。这红丸到底是什么做的?李可灼为什么要献药?崔文升之前开泻药是不是故意的?郑贵妃在里面有没有插手?大臣们吵翻了天,有人说崔文升是郑贵妃的人,故意下泻药害皇帝;有人说李可灼的红丸是仙丹,是皇帝自己身体不行;还有人把这事儿跟梃击案联系起来,说就是郑贵妃一党策划的阴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