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骄子起西疆,志比苍穹意气昂。
秃发颁行彰旧俗,蕃文创立绽新光。
南征宋土军威振,北拒辽师霸气扬。
霸业终成身却陨,千秋功过任评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时代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要讲的这位,便是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这哥们儿可太有料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小部落的少主,一路打怪升级,愣是建立起了西夏王朝,和宋、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堪称党项族的“天选之子”。
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李元昊出生在党项族的一个显贵之家,他的祖父是西夏政权的奠基者李继迁,父亲是夏太宗李德明。这小家伙打小就与众不同,长得那叫一个英武,而且聪明机敏,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
十几岁的时候,李元昊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政治眼光。当时他父亲李德明奉行“联辽睦宋”的国策,虽说让夏王国在和平环境里得到了喘息和发展,但和宋朝之间还是时不时有点小摩擦。有一回,李德明派使臣去宋朝用马匹换东西,结果对换回来的东西不满意,一怒之下就把使臣给斩了。李元昊当时就站出来说:“咱们军人的本分是骑马打仗,本来就不该拿马去换物资,现在还杀了使臣,以后谁还愿意为咱们卖命?” 这番话一出口,把李德明惊得不行,心想这儿子可真是个政治天才,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李元昊不仅政治头脑敏锐,军事才能更是出众。他自幼通晓兵法,作战勇敢,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家。宋朝边帅曹玮听说了他的事迹,好奇得不行,派人偷偷画下他的相貌。曹玮一看画像,不禁感叹:“真英雄也!日后必为宋朝大患。” 你瞧,连敌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李元昊的威名可真是不一般。
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李德明派李元昊率军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市)。这可是李元昊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就跟新手玩家第一次打大BOSS似的,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可李元昊一点都不慌,他就像游戏里开了挂的大神,很快就击破了甘州回鹘的军队,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吓得仓皇出逃。这一战,李元昊大获全胜,首战告捷。他也因此被立为皇太子,在党项族中的地位那是蹭蹭往上涨。
拿下甘州后,李元昊又把目光瞄准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他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带着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突袭凉州。这一招太妙了,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出其不意地给对手致命一击。凉州的守军根本没反应过来,就被李元昊轻松拿下。当时归附于甘州回鹘的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本想率军救援凉州,等他从瓜州(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赶到时,凉州已经被西夏军攻占了。没办法,曹贤顺只好对李德明表示愿意归附,可李德明对瓜州鞭长莫及,只能让曹贤顺又返回了瓜州。这一系列军事行动,让李元昊在党项族中威望大增,大家都知道,这位太子爷将来肯定能成大事。
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顺利继位为西夏国王。这就好比游戏里玩家成功晋级到了下一个关卡,李元昊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
一上位,李元昊就开始着手准备建国称帝的大事。他先是在继位仪式上穿戴党项族衣冠,这可不是简单的换身衣服,这是在向天下宣告,他要恢复党项族的传统,摆脱宋朝的影响。而且他还故意怠慢宋朝使臣,你想啊,以前西夏对宋朝那是恭恭敬敬的,现在李元昊一继位就变了态度,这不是明摆着要和宋朝对着干嘛。他还以避父名讳为理由,把沿用宋朝的年号明道改为显道,这一改,就像是在说:“从现在起,我西夏要走自己的路,不再跟着宋朝的节奏来了。”
显道元年(公元1033年)三月,李元昊干了一件更绝的事——下达“秃发令”。他规定西夏境内的党项族人必须把头顶的头发剃光,只留鬓发,还得佩戴耳环,穿戴党项服饰。而且限令三天内不执行的党项人,一概处死。这命令一下,整个西夏就像炸开了锅,有人支持,觉得这是恢复本民族传统,挺好;也有人反对,毕竟剃光头可不是小事,谁愿意平白无故把头发剃了呀。但李元昊可不管这些,他铁了心要推行这政策,谁要是不服从,那就别怪他不客气。在他的强硬手段下,“秃发令”还是顺利推行下去了。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党项族的民族认同感,也为日后建国奠定了文化基础,就像给西夏这个“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同时,李元昊还干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下令创立西夏文字。他亲自筹划和主持创制文字的工作,命大臣野利仁荣等进行创字工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好比重新发明一门新语言,得从无到有,一点点创造出文字、语法、词汇。但李元昊和他的大臣们做到了,最终编纂成12卷文字书,史料称之为“蕃书”。李元昊定西夏文字为官方语言,称其为“国字”,在所有的官方文件中使用,还开设“蕃字院”传授学习。在与辽、宋往来的文书中,都采用双语。这一创举,让西夏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就像给西夏穿上了一件独一无二的文化外衣,从此在文化上不再依附于其他国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