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起风云,阿保机威震乾坤。
统一契丹成大业,建国称帝启新程。
诸弟叛乱从容定,七部权谋智勇存。
南战西征拓疆土,青史英名万古存。
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耶律阿保机出生在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耶律弥里。这孩子打小就与众不同,《辽史》记载,他“生而拓落多智,与众不群”,意思就是天生豁达,聪明伶俐,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而且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驰骋沙场而生。
当时,契丹部落正处于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各部落之间纷争不断。阿保机的伯父释鲁担任联盟夷离堇,相当于军事首领,他一眼就看出阿保机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便让他担任挞马沙里,也就是亲兵卫队队长。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负责保护部落首领的安全,阿保机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军事事务和权力核心。
阿保机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迅速崭露头角。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他领兵出征,接连征服了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等部族,立下赫赫战功。这些胜利不仅让阿保机在契丹部落中声名远扬,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威望。
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痕德堇可汗任命阿保机为大迭剌府夷离堇,专门负责征讨事务。这就好比给他了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在战场上可以大展拳脚。阿保机也不含糊,他率领契丹军队四处征战,不断拓展契丹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他先是攻打河东、蓟北等地,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威名远播。因为战功卓着,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阿保机又被加封于越之号,这个称号在契丹可是相当尊贵,意味着他已经成为契丹部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痕德堇可汗病逝,这对阿保机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第二年,也就是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阿保机在众人的拥戴下,成功登上了遥辇氏联盟首领的宝座,自称天皇帝,他的妻子述律平则称地皇后。从这一刻起,阿保机正式开启了他统一契丹各部的征程。
阿保机深知,要想让契丹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改变原有的部落联盟制度,学习中原王朝的皇帝世袭制。但他的想法触动了一些守旧势力的利益,尤其是他的四个弟弟,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史称 “诸弟之乱”。
辽太祖五年(公元911年),诸弟们发动了第一次叛乱。他们觉得阿保机太不地道,说好的轮流当首领,你却想一家独大。于是,他们密谋策划,准备给阿保机来个突然袭击。幸好,阿保机在部落里的眼线多,有人提前向他告密。阿保机得知消息后,并没有马上动怒,而是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他心想:“都是自家兄弟,能不流血就不流血。” 于是,他假装不知道这件事,还摆了一场鸿门宴,把弟弟们都请来喝酒。弟弟们一看大哥这么热情,还以为没被发现,就放心地来了。结果,阿保机在宴会上突然发难,轻松就把叛乱给平定了。他并没有严惩弟弟们,只是好言相劝,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好好跟着自己干。
可弟弟们并不领情,第二年,也就是辽太祖六年(公元912年),他们又勾结任惕隐的滑哥,发动了第二次叛乱。这一次,他们趁着阿保机征讨西南诸部的时候,在背后搞小动作,派兵堵住阿保机的归路,想要逼他让位。阿保机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这群小兔崽子,真是不知好歹!” 他赶紧带领军队回师平叛。阿保机的军队战斗力可不是盖的,很快就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次,阿保机还是没有下狠手,只是把带头的几个抓起来教训了一顿,其他的人都从轻发落。
但弟弟们还是死性不改,辽太祖七年(公元913年),他们发动了第三次叛乱。这一次,他们的规模更大,直接打到了阿保机的行宫和西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还放火烧了明王楼,劫走了象征权力的旗鼓和 “神帐”。这可把阿保机给彻底惹恼了,他发誓一定要让这些叛徒付出代价。留守后方的述律平也不含糊,她巾帼不让须眉,迅速组织兵力,奋力抵抗叛军。在阿保机和述律平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叛军,彻底平息了这场叛乱。
经过这三次平叛,迭剌部内部的守旧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阿保机的统治地位也更加稳固了。但他的统一之路还远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更强大的对手在等着他。
辽太祖九年(公元915年),迭剌部以外的七个部落,看到阿保机一直不肯按照传统的 “三年一代” 制度交出联盟首领的位置,心里很不爽。他们觉得阿保机破坏了规矩,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这七个部落联合起来,趁阿保机出征归来的时候,在半路上设下埋伏,把他给劫持了。他们威胁阿保机说:“你必须接受罢免,不然就别想活着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