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05章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紫宸殿里龙椅冷,少年天子披甲。

禅位非因恋烟霞,刀光裁史册,稚气染霜花。

十三临朝诛权宦,廿三魂断谁家?

可怜英主误芳华,史书留一笔,功过任人夸。

公元454年,北魏皇宫的产房里传出一声啼哭,差点没把整个平城(今山西大同)震塌。这孩子就是拓跋弘,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未来的献文帝。

《魏书·显祖纪》开篇就说:“显祖献文皇帝,讳弘,文成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李贵人。” 翻译过来就是:这小子根正苗红,爹是皇帝,自己是嫡长子——但千万别以为他含着金汤匙出生,实际上他嘴里叼着的是把匕首。

为啥这么说?看看他所处的时代就知道了。北魏那会儿是鲜卑人当老板,汉人当高管,朝堂上天天上演“胡汉版宫心计”。更要命的是,他爹拓跋濬登基时才13岁,朝中大权被权臣乙浑牢牢攥着,小皇帝跟个提线木偶似的。拓跋弘出生那年,他爹刚17岁,还在跟乙浑斗智斗勇,压根没空管他这个“皇长孙”。

这孩子从小就显得跟别的皇族不一样。别的王子在学怎么吟诗作对时,他在看兵书;别的孩子在玩蹴鞠时,他在练骑射。《魏书》说他“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小子打小就贼聪明,还自带一股“老子要干大事”的气场。

公元465年,拓跋弘的人生迎来第一个大坎——他爹拓跋濬驾崩了,年仅26岁。《魏书》记载:“和平六年五月甲辰,文成皇帝崩。丙午,太子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天安。”

这时候的拓跋弘才11岁,放在现在刚上小学五年级,却要接手一个烂摊子。更坑的是,他爹刚咽气,权臣乙浑就跳出来搞事情。乙浑先是杀了尚书杨保年,又把司徒陆丽关起来弄死,朝堂上搞得血雨腥风,号称“事无大小,皆决于浑”。

小皇帝拓跋弘表面上啥也不说,天天按时上朝,该磕头磕头,该盖章盖章,活像个乖巧的傀儡。但暗地里,他却在偷偷联络老臣。有一次乙浑在朝堂上耀武扬威,说要给自己加个“丞相”头衔,拓跋弘笑眯眯地说:“乙大人劳苦功高,该加!该加!” 转头就让人给镇守边关的大将尉元递了张纸条,上面写着:“速来,有大瓜。”

公元466年,尉元带着大军悄悄回了平城。《魏书》里写得特刺激:“诏元入侍,乙浑谋反伏诛。” 就这七个字,背后却是刀光剑影。据说那天拓跋弘在朝堂上突然拍桌子:“乙浑,你昨天是不是偷看宫女洗澡了?” 乙浑还没反应过来,两边埋伏的刀斧手就冲了出来,咔嚓一下就把他剁了。12岁的拓跋弘,用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扮猪吃老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

搞定乙浑后,拓跋弘才算真正开始当皇帝。但他干的第一件事就让所有人惊掉下巴——13岁那年,他的儿子拓跋宏(后来的孝文帝)出生了。

《魏书》记载:“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皇子宏生,大赦,改元。” 这意味着拓跋弘比现在很多高中生都早当爹。更绝的是,他当爹后更拼了,天天熬夜批改奏折,早上天不亮就上朝,大臣们都快被他卷哭了。

他干的第一件大事是整顿吏治。当时北魏的官员贪腐成风,有个叫李洪之的刺史,居然把老百姓的粮食全抢了,自己建了个别墅。拓跋弘知道后,亲自带着人冲到李洪之家里,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揍了一顿,还喊话说:“以后谁再敢贪,就不是揍一顿这么简单了!” 《魏书》里说他“躬亲听断,赏罚严明”,那段时间官员们吓得连肉都不敢多吃,生怕被皇帝说奢侈。

接着他又搞军事改革。以前北魏打仗全靠鲜卑骑兵,他觉得不够,就把汉人也编入军队,还发明了“步兵方阵”,专门克制南朝的骑兵。公元467年,南朝宋派兵来抢地盘,拓跋弘亲自带兵出征,才14岁的小屁孩,在战场上居然比老将还勇猛,一刀把宋将的头盔都劈了。《魏书》夸他“有军事才略,每战必克”,后来连南朝的皇帝都怕他,说“拓跋家这小子,比他爹还狠”。

就在所有人以为拓跋弘要大展拳脚时,他突然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要退位!

公元471年,17岁的拓跋弘在朝堂上宣布:“我不干了,让我儿子拓跋宏当皇帝!” 大臣们当场懵了,有人哭着说:“陛下,您才17岁啊,再干几十年没问题!” 拓跋弘却摆摆手:“我累了,想歇歇。”

为啥好好的皇帝不当?有人说他是因为他妈冯太后太强势,母子俩天天吵架;也有人说他信佛,想找个地方念经。《魏书》里写得含糊:“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 翻译过来就是:这皇帝看透了官场,想当隐士。

但他这“退休”搞得很有意思。虽然让位给了5岁的儿子拓跋宏,但他这个“太上皇”比皇帝还忙。国家大事全得他点头,还经常穿着军装去打仗。有一次柔然来犯,他直接带着军队冲上去,把柔然人打跑了还不算,居然一路追到漠北,把人家的帐篷都给烧了。《魏书》记载:“太上皇帝亲讨,大破之,虏获牲口及马牛羊数十万。” 这哪是太上皇,分明是“超级皇帝PLUS”。

更绝的是,他退休后还管起了教育。专门建了个“皇宗学”,让皇族子弟都去读书,谁要是逃课,他就亲自拿着板子去揍。有个王爷偷懒不去,被他罚在太阳底下站了一天,还说:“我们鲜卑人不能光会打打杀杀,还得学文化!” 这波操作,为后来孝文帝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公元476年,拓跋弘突然死了,年仅23岁。《魏书》里就一句话:“承明元年六月,太上皇帝崩于永安殿,年二十三。” 但这背后的水可深了。

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被他妈冯太后毒死的,因为他退休后还抓着权力不放,冯太后觉得碍事;另一种是说他是病死的,毕竟常年征战,身体早就垮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11岁登基、17岁退位、23岁去世的少年天子,在北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整顿吏治,让北魏官场干净了不少;他改革军事,让北魏的军事实力蹭蹭往上涨;他重视教育,为后来的汉化改革埋下了种子。

《魏书》评价他:“聪睿夙成,兼资文武,克除僭逆,绥靖四方。” 虽然只活了23年,但他干的事比很多活了七八十岁的皇帝都多。就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照亮了整个北魏的天空。

参考《魏书·显祖纪》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