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205章 无形的长城,算力铸就

“星河二号”的正式运行,如同在国家核心科研领域的地下,悄然筑起了一条条高速流淌的算力“暗河”。

这些“暗河”不为外界所知,却以惊人的效率,滋养着一个个关乎国运的战略项目。

在核物理研究所最深处的绝密实验室,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原本需要耗费数十天才能完成的“烛龙”新型约束场全参数模拟,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涌入“星河二号”庞大的处理核心。

负责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一位头发花白、不苟言笑的老院士,此刻正死死盯着屏幕上飞速跳变的曲线和不断被优化的参数集,嘴唇微微颤抖。

“老所长……这……这太快了!”他身边的年轻助手,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按照‘星河二号’反馈的优化方案和我们重构后的并行算法,最终模拟完成时间预计将比原计划提前整整四十一天!而且精度提升了三个数量级!”

老院士没有立刻回答,他扶了扶厚重的眼镜,仿佛要看穿那数据流背后的本质。

良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震颤:“四十一天……这意味着,‘烛龙’的工程验证阶段,至少可以缩短一年!一年啊!”

他猛地转过身,抓住助手的手臂,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立刻!按照优化后的方案,调整所有次级验证实验的优先级!

我们要抢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把理论优势转化为工程现实!”

类似的场景,在国家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同样上演。

巨大的风洞实验室旁,超级计算机机房(此时已接入“星河二号”远程节点)的终端前,几位气动专家正围着一张极其复杂的三维流场图激烈讨论。

“看这里!激波干扰区域!‘星河二号’结合我们改进的网格自适应算法,捕捉到了以前从未清晰显示过的涡系结构!”

“还有这个分离区形态,与‘星河一号’的模拟结果差异巨大,但更符合我们刚刚拿到的那次高风险试飞数据!”

王总工用力拍着大腿,兴奋得像个孩子:“我就说嘛!以前总觉得差点意思,算力不够,模型就得简化,一简化就失真!现在好了,‘星河二号’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被优化得更加平滑、阻力显着降低的翼身融合体曲线,语气斩钉截铁:“根据这个新结果,立刻修改‘巡天’三期验证机的机翼设计方案!预计全机升阻比能再提升百分之五!这可是了不得的进步!”

“巡天”项目组的设计师们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这百分之五的提升,可能意味着更远的航程、更大的载荷,甚至是未来空天往返能力的质变基石!

而在国家气象总局,变化则更加直观地体现在了面向公众的每日天气预报中。

当首席预报员拿到由“星河二号”驱动的新一代全球数值预报模式生成的、分辨率高达十公里的未来七天天气形势图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图上清晰地显示出了三日后一次原本未被旧模式捕捉到的、源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小股分支,其路径恰好会影响到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

“快!发布霜冻蓝色预警!通知农业部门,指导农户提前做好防冻措施!”首席预报员当机立断。

几天后,当那股冷空气如期而至,因为预警及时,防护措施到位,预计中的农业损失被降到了最低。

事后,农业部门的感谢信送到了气象总局,也间接传到了“星火”。

这些成果,并未张扬。相关的论文和报告,都经过了严格的脱敏处理,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只是些无关痛痒的边角料。

真正的核心进展,如同深海潜行的巨鲸,悄无声息,却力量磅礴。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岸,某些情报分析中心内,却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困惑。

他们通过多种渠道,持续监控着华国在核聚变、高超声速飞行器、全球气候模型等几个关键领域的公开学术产出和专利申请。

按照他们的模型,基于华国之前公开的“星河一号”算力水平和他们所能探测到的(实际上是秦念故意留下的过时信息)科研活动频率,这些领域理应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平台期”才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奇怪……华国在核聚变材料方面的实验论文数量近期有所下降,但质量……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精炼感?他们好像突然更清楚该往哪个方向使劲了?”

一位资深分析员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趋势图,眉头紧锁。

“航天领域也是,他们最新的火箭发射成功率高的吓人,但公开的技术细节却越来越少,像是在……憋大招?”

另一位负责航天情报的官员同样感到不解。

“他们的气象预报,尤其是中长期和极端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得非常明显。这背后需要海量算力支持,他们的‘星河一号’应该已经满负荷了才对……难道他们偷偷进口了我们不知道的机器?”

“不可能!所有的高端计算设备出口都有严格管制,他们不可能绕过我们的监视。”

讨论陷入了僵局。

一种隐隐的不安,开始在少数敏锐的情报人员心中滋生。

华国在这些核心领域的进展,似乎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因算力瓶颈而停滞,反而呈现出一种“内敛的加速”。

就像冰面下的暗流,表面平静,底下却汹涌澎湃。

他们并不知道,一座由完全自主技术构建的、无形的“算力长城”,已经在东方悄然屹立。

他们引以为傲的技术监视网络,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盲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