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36章 夜半耳语与无声囤积

日子像上了发条,咔咔地往前赶。

秦念的生活变成了两面派。

明面上,她是家属院里那个手艺好、脾气稳、谁家电器坏了都能搭把手的陆营长家的媳妇。王秀芬,李桂兰,赵小梅她们会时不时一起来串门,一起去买菜;赵小梅

暗地里,她是个潜伏在电波里的猎手,耳朵支棱着,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指向“红星农场”的蛛丝马迹。

那台矿石收音机成了她最亲密的战友,也是最大的折磨。

夜深人静,耳机里永远是滋滋啦啦的噪音,像一百只蝉在耳朵里开演唱会。听得时间长了,太阳穴都一蹦一蹦地疼。

有用的信息?少得可怜!

大部分时间都是白噪音,偶尔窜出个革命歌曲或者新闻播报,能清晰接收的,基本都是强信号台,屁用没有。

那个提到“红星农场”的微弱信号,再也没出现过。像水滴进了沙漠,蒸发得无影无踪。

挫败感像潮水,一阵阵往上涌。

秦念烦躁得想摔东西!这比搞精密仪器还磨人!至少仪器有图纸,有参数!这纯属瞎猫碰死耗子!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不行,不能急。越急越乱。

她换了个思路。既然主动搜寻不到,那就守株待兔。

她根据上次听到信号的大致时间、信号微弱程度和杂音类型,结合自己脑中的电波传播知识,反推信号源可能的大致方向和距离。她翻出搜集来的旧地图和地理杂志,根据“缺水”、“农场”等关键词,再结合电波传播的大致范围,将目标区域缩小到了两三个可能毗邻的县区。红星农场,很可能就在其中之一。

然后,她开始有针对性地、重点监听这几个区域可能使用的短波频段,尤其是在深夜和凌晨,大气电离层变化,有时反而能接收到更远的信号。

但这件事的风险,秦念心里清楚。

陆野是军人,对无线电波、异常信号这类事情有着职业性的敏锐。

她必须格外小心,这几乎成了她每晚的固定仪式:反锁房门,抽出提前备好的厚布条一丝不苟地塞紧门缝,将音量调到最低,直到那嘈杂的电流声几乎只贴耳可闻。

听完之后,一定会将收音机小心地藏进衣柜最深处,用旧衣服严严实实盖好,确保不留任何痕迹。

同时,她开始利用一切外出机会,搜集关于西北的地图、地理书籍、甚至是一些描写边疆建设的老旧书里。从字里行间搜索那片土地的信息:气候、地形、交通线、物资供应情况……

空间里的物资,也在悄无声息地增加。

消炎药、止痛片、止血粉、纱布……她利用去卫生所拿感冒药的机会,仔细观察药品的包装和形态,回家后便集中精神,尝试用空间能量“复刻”它们。这个过程缓慢而耗费精神,成功率并不稳定,常常尝试十几次才能成功“复刻”出一小片药或一小撮药粉。每一种能救命的药片,都弥足珍贵。

压缩饼干、肉干、巧克力……这些高热量耐储存的东西,更是重点“关照”对象。每次去服务社,她都会格外留意,有机会就多买一点,然后悄无声息地利用空间的“物质优化重组”功能,以它们为“样本”,消耗能量,缓慢地增加库存。她甚至还尝试将普通白糖“优化”成更耐储存的冰糖块。

她还特意用旧军装改了一件厚实耐磨、带大口袋的背心,准备用来贴身藏东西。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又焦灼万分地进行着。

这天,陆野回来得比平时晚些,身上带着浓重的汗水和尘土味,眉头习惯性地锁着,但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

秦念正端菜上桌,随口问了句:“今天训练很累?”

“还行。”陆野洗了手坐下,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嚼了几下,忽然像是无意间提起,“今天作训股和后勤的人来了,看了训练。”

“哦?”秦念盛汤的手没停,心里却微微一动。他很少主动说工作上的事。

“嗯。”陆野咽下馒头,声音平淡,却带着点压不住的东西,“看了新手套的试用,问了问水壶和急救包的事。”

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秦念一眼,目光有些深,又迅速垂下眼睑,夹了一筷子菜:“反应……还行。说会考虑纳入下一步的采购研究。”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秦念听懂了。他那份建议书,起效果了!而且看来评价不错!

这是个好消息,至少证明,她那些“不经意”的点拨,方向是对的,是有价值的。

她心里有点微妙的成就感,像看着一颗自己无意间撒下的种子发了芽。虽然这种子撒得有点……匪夷所思。

“那就好。”她语气也轻松了些,“能改善点总是好的。”

陆野点了点头,沉默地吃了几口饭,状似随意地又问了一句:“最近晚上……睡得还好吗?我有时候半夜醒来,好像听到你屋里有动静。”

秦念心里猛地一咯噔,夹菜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笑道:“可能是我翻身吧,或者老鼠?老房子了,难免的。吵着你了?”

陆野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摇摇头:“没有,就隐约一点,不太确定。没事就行。” 他没再追问,但那双锐利的眼睛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疑虑。

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安静地吃饭。

但气氛似乎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之前那种互不打扰的沉默里,似乎掺进了一丝极细微的、惺惺相惜又彼此试探的张力。

夜里,秦念再次戴上耳机,动作比以往更加谨慎。

也许是白天陆野带来的那点好消息提升了运势,也许是连日的坚守终于感动了电波之神——

在后半夜,人最疲惫、意识都快模糊的时候,耳机里突然再次传来了那个微弱、断续、夹杂着大量杂音,却让她瞬间心脏骤停的声音!

还是那个频段!还是那种汇报工作的腔调,却更加急迫!

“……重复……红星……三队……重病号……苏……急需……药品……支援……重复……”

声音断断续续,模糊不清,但几个关键词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秦念的神经上!

红星农场!苏!重病号!急需药品!

是苏老师!肯定是他!他病重了!

这信号如此微弱鬼祟,绝不可能是官方通讯。更像是……有人在冒着天大的风险,偷偷发出求救!这让她更加确信,苏老师的处境一定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关头!

巨大的恐慌和紧迫感瞬间攫住了她!心脏咚咚咚地狂跳,几乎要撞出胸腔!手脚一阵发冷!

她死死攥着耳机,指甲掐进了掌心,拼命屏住呼吸,试图听到更多!

可信号就像风中残烛,猛地闪烁了几下,彻底被汹涌的噪音淹没了!任凭她怎么调试旋钮,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

秦念猛地摘下耳机,死死攥在手里,才遏制住将它砸向桌面的冲动!

无力感!强烈的无力感几乎将她淹没!

知道了又怎么样?还是不知道具体位置!只知道在西北,一个叫红星农场的地方,苏老师病得很重,急需药品!

西北那么大!农场那么多!怎么找?!

她猛地站起来,在房间里焦躁地踱步,像一头被困的兽。脚步声被她刻意放得极轻,生怕惊动隔壁的陆野。

不行!不能再等了!每多等一天,苏老师就多一分危险!

必须主动出击!

她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而决绝。

靠监听和道听途说太被动,效率太低!她需要一个更直接、更可靠的信息源!

她的目光,缓缓转向书桌抽屉。那里面,放着信纸和邮票。

还有一个名字,在她脑中清晰起来——大哥,陆宇。

他在工业部门,人脉广,信息渠道比她多得多,或许……或许能通过某些内部途径,查询到各地农场接收安置人员的名录?哪怕只是确认“红星农场”的具体位置也好!

但这很冒险。打听这种事,敏感度高,容易惹麻烦。她不确定陆宇会不会帮她,愿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是目前最快、最有可能获得准确信息的办法!她必须试一试!

她立刻坐到书桌前,铺开信纸,拿起钢笔。

笔尖悬在纸面上,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信不能直接写,必须讲究策略,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既要传递信息,又要尽可能保护大哥,也保护自己。

她略一思索,开始落笔。

先是问候大哥大嫂和小侄女,感谢在京都的照顾。然后,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

“……近日整理旧物,翻到许多读书时的笔记,不禁想起授业恩师苏清河教授,心中甚是挂念。几年前老师被调往西北支援建设,如今音讯全无。不知大哥是否知晓,西北地区是否有一个名为‘红星农场’的单位?我只依稀记得老师似乎提及过此地,心中实在担忧西北苦寒,不知老师近况如何……若大哥方便时,能否代为打听一二?只需知晓老师是否安好,便于愿足矣。此事若有不妥,万万不必为难,切勿因此给您带来任何不便……”

她写得极其谨慎,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将“只是学生思念老师”的单纯和“绝不强求”的体贴表达清楚。

写完信,她仔细读了两遍,确认无误,才装进信封,贴上邮票。

第二天一大早就将信投入了邮筒里那个深不见底的投递口。

看着信封消失,她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忐忑。这是一步险棋。现在,她能做的,就是等待。以及,继续做两手准备。

如果陆宇那边能尽快传来好消息,自然最好。

如果不行,或者来不及……那她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依靠手里这仅有的、模糊的线索,亲自去西北找!

哪怕是大海捞针,她也得去捞!

返程的路上,天色有些阴沉,寒风吹在脸上,像小刀子刮。

秦念裹紧了围巾,脚步却异常坚定。

她得回去,继续监听,继续准备物资。多准备一点,找到苏老师的希望就大一分。

空间里的“存货”还是太少了。药品,尤其是消炎药,太难“复刻”了,成功率低得感人。

或许……她得冒点险,想想别的路子?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里慢慢浮现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