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35章 电波深处的求救信号

另一边,家属院里,秦念送走陆野,家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秦念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她挽起袖子,将家里彻底打扫了一遍,京都带来的东西也分门别类归置好。

婆婆给的点心糖果单独收在一个铁皮盒子里,又看似随意地将几块独立包装的糕饼和一小包白糖收进抽屉深处,实则心念一动,转移到了那个神奇的空间角落备用。爷爷送的笔墨则郑重地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

做完这些,她才在书桌前坐下,摊开稿纸,却没有立刻动笔。

她的目光投向窗外,家属院里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追逐打闹,军嫂们互相招呼着去服务社买菜,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但她的心思,早已飞越了这方小小的院落,飞向了遥远而苦寒的西北。

苏清河教授。

这个名字像一枚烙印,刻在原主的记忆深处,也成了她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背负的责任。

原主秦念,从学霸到“作精”,性情大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位恩师的遭遇。那位将她引入知识殿堂、悉心教导、亦师如父的老人,在老师最绝望无助时,她却无力施救,甚至因为屡次求助父母无果后,彻底心灰意冷,走向了极端。

秦念(陆晓华)轻轻按了按胸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原主那份深切的痛苦与绝望,沉甸甸的。

“放心吧。”她在心里默念,语气坚定,“我会找到他,他会平安无事的。”

这是她对原主的承诺,也是她对自己底线的坚守。

然而,在这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人员流动受到严格控制的年代,要找到一个被下放到西北偏远农场、几乎与外界断绝联系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原主的记忆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名和“西北某农场”这样宽泛的概念。靠这点信息,根本无从找起。

但她不是原主。她是陆晓华,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一点点非常规手段。

她的第一个工具,就是那台自己组装的矿石收音机。

接下来的几天,陆野照常训练,与往常不同的是,现在愿意回家属院了。而秦念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常的节奏。

白天,她依旧会和相熟的军嫂们走动,去服务社买菜,偶尔应后勤处的请求帮忙处理些小问题,像谁家缝纫机卡线了,谁家电灯接触不良了,维持着“技术能手”的形象。

但每到夜深人静,她就会反锁好房门,拉上窗帘,然后拿出那台结构简单却效能被她优化到极致的矿石收音机,戴上耳机,小心翼翼地旋转调谐旋钮。

滋滋啦啦的电流声中,各种微弱的声音信号被捕捉、放大。

她主要搜寻的是短波频段。这个时代,国内外的广播电台、内部通讯、甚至一些特殊用途的电台信号,都会在短波区间交织。

她像一名耐心的猎手,屏息凝神,在浩瀚的电波海洋中仔细筛选。她监听的内容很杂:国内外的新闻广播,试图从中分析政策风向、一些地方性的农业气象广播,西北地区的天气信息、偶尔能捕捉到的、信号极差的疑似内部工作汇报片段……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常常枯坐数小时,一无所获。

但她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弱的、可能带有线索的信号,都让她精神一振。

除了监听无线电,她还格外留意所有的纸质信息。

她订阅了报纸,每天都会仔细阅读,尤其是边边角角的短讯、政策解读文章,试图从字里行间捕捉关于知识分子政策、农场管理、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表彰或批评通报里,寻找可能相关的蛛丝马迹。

她去服务社买东西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售货员、采购员闲聊几句,听听他们带来的各地零星消息。比如西北那边风沙大不大,某个农场听说条件怎么样之类。

她知道希望渺茫,但任何渠道都不能放过。

这天下午,赵小梅来找她学织一种新花样的毛衣。两人坐在窗边,一边绕毛线,一边闲聊。

赵小梅叽叽喳喳地说着家属院的趣事,谁家孩子调皮捣蛋了,谁家夫妻吵架了。

秦念微笑着听着,偶尔附和两句,手里织毛衣的动作不停,脑子却在高速运转,梳理着最近收集到的所有碎片信息。

“……对了,秦念姐,”赵小梅忽然想起什么,说道,“我哥前几天回来说,他们好像快要搞什么野外拉练了,可能要去挺远的地方,说今年开春好像各处都抓得紧……”

拉练?远途?

秦念心中微微一动。部队的行动往往覆盖面广,会不会……

她状似无意地问,手里编织的动作放缓:“是嘛?要去哪儿拉练啊?听说西北那边风沙挺大的吧?”

“那我可不知道,我哥哪会说这个啊,保密着呢!”赵小梅摇摇头,随即又压低声音,“不过我听他嘀咕了一句,说有些地方缺水,条件苦……估计不是往西吧?太遭罪了。”

缺水……条件苦……

秦念编织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笑着接话道:“也是,咱们这儿还好,西北那边听说喝口水都金贵呢。”心里却将这些信息默默记下,与之前听到的零碎消息相互印证。

晚上,她又戴上了耳机。

这一次,在调到一个信号极其微弱、杂音很大的频率时,她听到了一段断断续续的对话,似乎是在汇报工作。

“……红星农场……水源不足……春播困难……劳力短缺……部分特殊人员健康状况恶化……急需药品……”

红星农场?特殊人员?健康状况恶化?

秦念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窜上脊背,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耳机线!苏老师年纪大了,身体本就不好,西北苦旱,缺医少药……

她立刻集中全部精神,试图捕捉更多信息。

但信号实在太差,干扰严重,很快就只剩下滋滋啦啦的杂音,再也听不清任何内容。

她不甘心地反复调试那个频率,却再也找不到刚才的信号了。

“红星农场……”她摘下耳机,在稿纸上写下这四个字,并在下面重重划了两道线,笔尖几乎要戳破纸背。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虽然依旧无法确定就是苏老师所在的农场,也无法确定具体位置,但至少将范围进一步缩小了——“西北”、“缺水”、“有特殊人员”、“条件艰苦、医疗缺乏”、“可能急需药品”。

她看着这四个字,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一股紧迫感油然而生。

无论是不是,她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去验证。

下一步,她需要更精确的定位。无线电监听需要继续,或许可以尝试更有针对性地搜索这个疑似“红星农场”周边的区域频段。

同时,她也必须立刻开始为可能的远行做准备了。西北地区,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她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东西——尤其是药品,像消炎药、感冒药、肠胃药、耐储存的食物、扎实的防风沙物资和水具……这些,或许可以悄悄通过那个神奇的空间来筹措和储存。

她收起稿纸,听到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陆野训练结束了。

秦念深吸一口气,迅速收敛起脸上所有焦虑和紧迫的神情,恢复了平日的模样。她起身走去开门。

“回来了?”她接过陆野递过来的外套,语气如常,“晚上想吃什么?”

陆野敏锐地察觉她似乎比平时沉默一点,但看她神色并无异常,只当是写稿累了,便道:“都行。你看着弄就好,别太累着。”

“嗯。”秦念点点头,心里却盘算着空间里哪些东西可以不动声色地拿出来,又能补充体力。

寻找苏老师的计划,终于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大海捞针,而是有了一个模糊却至关重要的方向。而这条艰难的路上,她至少不是完全孤独的,身边还有一个虽然不知情但或许能提供某种程度依靠的人。

她必须加快速度了。从那段模糊却令人不安的讯息看,情况可能非常不乐观。

时间,真的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